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课是近年来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本文笔者主要说及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及性质.在指导本节课的教学时,笔者将尝试运用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是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计划授课为两课时,笔者的说课为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参加了省市组织的一次"两课"评比活动,活动的主题是课堂教学.评委们选择的课题是三角恒等变换一章中的第二节"二倍角的三角函数"第一课时.这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它的基本性质,以及刚刚学习过两角和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二倍角公式是和角公式的特例,体现的是将一般化为特殊的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参加了省市组织的一次"两课"评比活动,活动的主题是课堂教学.评委们选择的课题是三角恒等变换一章中的第二节"二倍角的三角函数"第一课时.这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它的基本性质,以及刚刚学习过两角和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二倍角公式是和角公式的特例,体现的是将一般化为特殊的  相似文献   

4.
朱颖老师"认识周长"这节课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独创性地将"周长的认识"作为一节独立的课来设计 "周长"是小学数学中的传统内容,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往往是把对周长的认识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合在一起进行.这样就把周长的概念作为一个铺垫,用很短的时间完成,而将重点放在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和应用上.  相似文献   

5.
<正>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沪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九章第11节平方差公式的第1课时.2.内容解析平方差公式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一次方程及不等式、列代数式、整式的加减和整式的乘法等知识的基础上,在学习了多项式的乘法之后,自然过渡到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乘法,符合学生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从代数和几何两个角度加以验证,帮助学生理解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解释,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平方差  相似文献   

6.
1 教学分析 1.1 教材分析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必修)》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最后一节.本节内容研究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推导公式的过程渗透了化归的思想,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方程,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等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解析法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有了这么多知识和方法做铺垫,进一步深化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即把代数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来研究几何问题."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几何问题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在几何问题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知识的纵向联系上看"点到直线的距离"为进一步学习直线与圆、圆锥曲线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教给学生自行整理知识的方法,既能使学生理顺教材,疏清知识线索;又能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具体方法是:每学完一节,我就要求学生自行将本节的概念、公式、重要内容摘记在笔记本上。学完一章时,再要学生根据教材及自己所做的笔记,将本章内容归纳总结,而且要求找出本章知识与前面知识的联系,以使学生将知识前后贯通,纵横联系,并从物理量间的因果关系和发展变化中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  相似文献   

8.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一节内容编排在《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中,这部分知识,是本章的一个基础性的重点,本节从力的概念人手来研究分析重力,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重心,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便于学生接受,笔者在处理这部分知识时,自己动手设计了几个小实验,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效  相似文献   

9.
<正>前不久,笔者参加了连云港市教研室组织的一节哲学同课异构课,授课内容是"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框,笔者的课受到与会师生的一致好评。那么,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什么呢?一、创新思路,创设主线贯穿教学创设主线开展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清晰地把握教学内容,还能让学生将零散知识贯穿起来,  相似文献   

10.
正一、物理综合题及其解题策略概述"综合题"的定义或者说概念,不同场合各不相同,难于划一.本文所称"物理综合题"指题述内容(题面)或解题过程牵涉到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物理知识元(PKC)或物理信息节(PIS)(包括物理理论、非公式规律、公式、定型数据等四种表现形式)的一种高中物理题型.其本身按解题运作方式等标准又可分为选择题、填充题、计算题、是非题、实验(操作)题等若干种类型.与单一题相比较,笔者认为综合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题面(题述)一般较长;②题涉物理量及其他类量较多;③往往存在隐含条件(包括隐含关系和隐含量二类);④一般地  相似文献   

11.
电路计算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考试中占有很大比重.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电路计算缺乏正确方法,对电路规律缺乏深层次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规律掌握不牢,混淆不清;二是对电路图的简化缺乏正确的方法;三是解题格式逻辑混乱.下面,笔者针对以上问题,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第一,引导学生掌握电路规律.笔者将电路规律概括为"一定律二公式三关系"."一定律"指欧姆定律I=U/R;"二公式"指电功公式、电功率公式;"三关  相似文献   

12.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陈秉初教授在谈到高三一轮复习时,讲到了两个核心任务:建立知识网络和查漏补缺,他认为这是高三复习有别于高一、高二学习的重要特征;笔者在高三一轮复习的实践中,对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做了一些探讨,本文主要论述了"对知识网络的认识"、"构建知识网络的一些举措"等两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3.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的内容和难度都在逐渐增大,学生往往会遇到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记不住的内容越来越多;二是记住了大量的事实与公式,却不能灵活运用,出现"一听就懂,一看能做,一做就错"的尴尬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没有完全掌握化学的学习方法,没有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不能灵活存取大脑中的知识。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和引导学生把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为老师的教学指引了正确的方向.笔者作为数学老师,在多年数学课堂教学中逐渐形成了属于数学课堂的另类"三维"课堂教学目标,这里的"维"不是"维度"的意思,而是"思维"的意思.我们提出的"三维"是:知识思维、教师思维、学生思维.知识思维是指教材对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或命题者对数学题目的呈现方式;教师思维是指教师在备课时对知识思维的自我理解和认识;学生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时对知识思维的自我理解与认识.这"三维"肯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甚至会存在非常严重的分歧,我们认为能将这"三维"充分体现并较好地融合在一起的数学课就是一节非常成功的数学课.  相似文献   

15.
曹兆军 《教育》2012,(36):44
"合并同类项"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和"代数式"之后接触到的最重要的一节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自然延伸,更是后面学习整式加减和方程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学好整式的有关知识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教学环节和教育情境如何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环节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关键有两点:第一,"同类项"的概念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关键点。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同类项的概念才能正确识别同类项,才有基础去学习合并同类项。如何"关注概  相似文献   

16.
学生学习物理困难是由于师生双方在知识积累和工作方法上的信息不对称性造成的,其含义有两个:所谓"困",物理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过了学生的经验。使其困惑不已,不甚理解的物理原理和方法多;所谓"难",物理知识超过学生认知水平,在学习方法上也超过其技能范围。物理学习过程的知识水平和方法水平不断地向学生的智力、意志、情感挑战,造成学习困难。一、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表现除了智力因素之外,学生物理学习的困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积累不足,如,解密度题时不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方法不清,如,解决浮力问题时不会准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不能有效地应用解题策略,如,在解决压强问题时生搬硬套公式将计算液体的压强公式和固体的压强计算公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材初中代数第三册中《无理方程》一节,是在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及《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之后安排的学习内容 .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以及它与以前所学知识间的联系,在教学这一节时,笔者引导学生采用了类比的方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 一、知识体系的类比 无理方程是初中阶段出现的最后一类方程,至此,初中阶段所要学习的“方程”大家族的成员已全部出现,因此本节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理清代数方程的知识系统 .在教学中,笔者没有急于将知识体系的结论归纳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回忆实数、代数式的知识体系,得到 之…  相似文献   

18.
"基因工程概述"是苏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是生物新课程中最具有挑战性的内容,也是近年高考考查的重点、热点、难点.本节涉及的基础知识多,技术难度大.教师该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达到课程标准要求呢?我校生物组开了"基因工程概述"教学研讨课,课后教师一致认为这节课结合生产实践创设学习情境,成功地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的数量规律的科学,它的理论和方法已成为研究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在中学阶段学一点概率的基本知识是完全必要的.为此,新编高中数学教材(试验修订本)增加了"概率"这一节内容,这既是近年来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成果之一,也是实现教育内容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举措.高中数学的许多知识与概率有着密切的联系,前面所学的排列、组合等知识在本节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应用,同时今后要学习的概率论、数理统计等内容也都以概率初步知识为基础.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已获得当今社会的广泛应用、概率已成为日常生活的普通常识的今天,对"概率"一节内容的学习更是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在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下面是我对新教材"概率"这一节内容所作材料分析,供同行们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周敏 《中学生物学》2011,27(9):35-36
1研究背景"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一节。在最初接触新课标教材时,笔者就发现这一节的与众不同,它鲜明地体现了新课改思想:从旧教材里被动地学习生物分类知识,到新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