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话说,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千百年来都在影响着中国人。如今,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的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出炉了,即: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4.亲自给父母做饭;古话说,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千百年来都在影响着中国人。如今,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的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出炉了,即: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4.亲自给父母做饭;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9.教父母学会上网;10.经常为父母拍照;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12.打开父母的心结;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17.常跟父母沟通;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精要点评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是在传统的"二十四孝"的基础上创新的,其内容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经常为父母拍照""教父母学会上网""定期带父母做体检"……这些内容有时真的会被我们忽略,写入新版"二十四孝",也算是提醒年轻人要在生活的细微之处上多关爱父母。适用话题传统美德;孝道;现代意识;生活细节;关爱(唐慕实选评)  相似文献   

2.
《当代学生》2012,(21):8-10
古话说,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千百年来都在影响着中国人。日前,由全国妇联等单位共同发布的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出炉了。对于这些标准,你有何见解呢?"新二十四孝"具体主要内容如下: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4.亲自给父母做饭。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9.  相似文献   

3.
传媒速览     
《四川教育》2013,(1):2
《中国青年报》:新二十四孝,你做到几条?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等机构,发布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在网上引发热议。网友纷纷自剖心迹:"亲,新二十四孝,你做到了几条?"新"二十四孝"针对城市化、网络化的新形势,增加了不少与时俱进的内容,如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教父母学会上网;定期带父母体检;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有些传统的做法,对于今天父母与成年子女分居的家庭留住亲情,具有重要意义,包括: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节假日尽量与父母  相似文献   

4.
重阳节,MSN上好几个朋友都在名字上做了标记,要给父母过节,以尽孝道。虽然“啃老”现象层出不穷,不少朋友却表示,他们其实都很有孝心,陪伴父母的时间少,但是心中一直惦记着父母,二十四孝也有了新形式。  相似文献   

5.
依据课程改革的精神,将孝道教育同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重读"二十四孝",并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判断。如判断某孝是糟粕,则要重新编写故事,让学生在广泛参与调查、练笔、研讨的基础上编写"新二十四孝",并集印成册。在此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既受到传统的孝道教育,又提升语文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2012,(32):54-55
正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了新版"24孝",内容包括"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教父母学会上网"等。在一次网络调查中,大部分网友认为新版"24孝""很有道理,会用这个标准孝敬父母",也有网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53):193-194
中国历来称为礼仪之邦,好多朝代也是以孝道治天下。孝道既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还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美德,尊亲重教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古及今中国的家庭孝道教育就备受人们关注,许多典型案例流传至今。新中国成立以来,家庭教育愈来愈多的受到关注,大量的文人墨客在开展孝道教育研究的同时,总结出来古代24个孝敬父母的优秀故事,是为"二十四孝",成为古代乃至现代的中华民族孝道教育的光辉典范。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以来,更是首次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到了党和国家重要治国方略的高度;一些德育科研工作者、专家学者在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新24孝》孝道标准,并将孝道教育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中。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怎样将家庭孝道教育与立德树人结合起来,成了德育科研工作者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拟从我校学生家庭孝道教育的调查入手,努力寻找孝道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立德树人的最佳结合点,进而促进家庭教育、孝道教育和立德树人目标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8.
孝道试卷     
文戈  彭益 《高中生》2010,(34):29-29
同事不知从哪里弄到一张试卷,说叫我们认真做一做,看能否考及格。接过试卷一看,我们都吃了一惊,原来,这不是一张普通试卷,而是一张"孝道试卷"。请你也来做一做这张"孝道试卷",看自己能否考及格。  相似文献   

9.
<正>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写起,着重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的强烈反感,表达了对白话文的极力倡导和对封建孝道的无情批判。《父亲的病》写的是父亲的治病过程,主要表达了对庸医故弄玄机、贻误病情的痛恨,以及对病中父亲的复杂情感。《父亲的病》中对孝道的思考与《二十四孝图》中对封建孝道的批判实则是一致的,关于孝道共同的思想内核让这两篇作品有机联结起来。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如何运用《二十四孝》在家庭中开展孝道教育进行了探讨。强调要正面学习《二十四孝》内容,全面把握《二十四孝》基本涵义,正确运用《二十四孝》开展家庭孝实践。  相似文献   

11.
张鸣 《教师博览》2014,(2):49-49
<正>眼下,随着儒学的再次复兴,《二十四孝图》也再次走红,好多旅游点,都张挂《二十四孝图》,很多地方,为儿童讲授儒学经典,不仅有《弟子规》,还有"二十四孝"的故事。在好多人眼里,提倡孝道,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好事情。鲁迅先生曾经撰文,特意表达了对《二十四孝图》故事的反感,特别反感这些故事体现的虚伪和残忍意味。"老莱子娱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和《史记》的孝道思想,主要包括"尊敬"、"奉养"、"承志"、"立身扬名"、"安葬追念"等内容和规范。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孝?司马迁主张,要尊敬和顺事父母,对父母应该竭尽全力奉养,奉养父母是子女的义务,要继承父母志向,完成父母遗愿,要努力建功立业,立身扬名,以光耀祖宗和父母,父母仙逝,要"持丧"、"侍丧"、"居丧"、"服丧",以礼安葬,守孝追思,在兄弟之间应该"孝慈"、"孝悌"。司马迁严格恪守孝道,并因孝道而成就了自己和《史记》。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对192名大学生的孝道观念与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对客亲留后的赞成程度最高,其次是敬爱祭念、抑己顺亲,最后是随伺奉养;当代大学生最赞同的孝道观念和行为是"多陪伴父母、与父母多联系、多和父母聊天"、"尊重父母"、"关心父母"、"常回家看看"等;大学生最反对的对待父母的行为和观念是"绝对顺从父母、盲从"、"不赡养父母"、"不关心父母"、"打骂、虐待父母"等;他们认为当今社会仍然需要提倡孝道观念的主要原因是"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养育之恩必须报答"、"提倡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等.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基本上持肯定态度,但又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点,对传统孝道既有继承又有超越.  相似文献   

14.
"孝"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系的中心概念,历代君王多倡"以孝治天下",同时孝道思想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所谓"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头",可以看出孝道思想在我们这个民族中的地位。《孝经》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反映儒家孝道思想的著作,《孝经》在其成书之初便取得了"经"的地位,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孝道思想的重要性。但是在先秦时期有著述不留名的习惯,致使许多先秦的著作不知其作者是何人。《孝经》亦是如此,对于《孝经》一书的作者前人和时贤从各自的角度做了大量的考辩,但是到现在都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意见。本文在充分吸收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社会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方法,对《孝经》的作者做一考察。  相似文献   

15.
孝道礼仪观是儒家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核心思想,对于维持封建社会家国观念具有重要意义。以晋南、晋东南金代墓葬发现的砖雕及刻绘"二十四孝"图为例,运用二重证据法,将文献典籍与考古材料相互印证,从而得出金墓所出孝子故事与典籍记载在内容细节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且金墓中也存在多种版本,但主体孝事与地上材料相互吻合,这体现出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对于"二十四孝"的重新界定与解释。  相似文献   

16.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  相似文献   

17.
学会爱     
2013年2月23日晴幼小的时候,那寻找乳汁的啼哭不是爱,而是一种依赖。等我们渐渐长大,羞于将"爱"说出口,而是突然就开始用不耐烦和顶撞回应父母的话语,事后更开不了口说出心中的愧疚。喜欢,可以是本能,是自然的、带着率真的天性。而爱,是专一、认真的,如何去爱,是需要学习的。曾反感《二十四孝》,在看了鲁迅评《二十四孝》后犹甚。我反感的是那些扭曲的、极端的、超过自尊自爱独立的人格底线的"孝道"故事。过分强调父母,而把子女当作一个生而当为父母牺牲的附属品。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佛教学者虽然对印度佛教有无"孝"一词,佛典是否弘扬孝道有所争议,但事实却雄辩地说明释迦牟尼佛一贯倡导孝道.他不仅强调孝顺父母是"佛法"、"圣道",而且是孝道的典范和楷模.佛教典籍无论是巴利文<经集>、小乘佛典<阿含经>,还是大乘诸多经籍,都毫无例外地倡导尽心孝养父母.并将孝敬父母的孝道纳入戒律之中,规定凡不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者皆犯轻垢罪.探讨佛教孝道观的特色和功能,可使上述观点更具立足依据.  相似文献   

19.
韦凤美 《老年教育》2014,(10):30-30
<正>两年前,全国老龄办等部门发布"新二十四孝"标准,号召子女们在节假日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电话,常跟父母沟通,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以及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等。标准公布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各种反应,有人认为说起来容易做到难,有人认为孝顺是一种自觉行为,每个人的行孝方式各异,不需要用标准来参照。而我始终认为,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20.
"百善孝为先",孝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但是孝道不是一味地顺从父母长辈,在长辈出现错误,甚至是犯罪时,作为子女是否能够敢于指出呢?我们是否敢于诤谏呢?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来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