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家为了保护种粮农民的经济利益,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其政策性主要是通过农业发展银行向粮食购销企业发放政策性贷款,对收购资金进行封闭管理,保障收购资金及时、足额供应,从而达到保护农民利益的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收购资金封闭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笔者就此发表一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粮食购销体制的主要内容是: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实行粮食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实行封闭运行。敞开收购:农民卖多少就收购多少,保护农民利益,严禁私商和其他企业收购。顺价销售:如果粮食都掌握在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中,就可以控制市场价格,实现顺价销售,从而不会亏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粮食收储企业从农发行那里得到贷款,收一斤粮食给一斤的钱;卖出一斤粮食,连本带息还一斤粮食的钱给农发行。在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条件下,每年用于新收购粮食的资金需求,可以用粮食销售后及时收回所占用的贷款来解决。粮改的重大意义有两…  相似文献   

3.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需要农村金融的强力支持,而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撤离农村,农业发展银行只提供粮食收购贷款,信用社背离了合作制的宗旨,邮政储蓄又从农村抽取大量资金,致使农用信贷资金异常紧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改革农村金融体制:理顺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的资金关系;放宽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发展新的合作制金融机构;改革税收、利率政策,形成农业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增加农业的信贷资金投入,多方面筹集资金,支持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国家粮棉油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由国家指定服务于粮棉油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专一政策性银行的信贷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调整,主要反映在信贷政策发展方向上,由单一完全运行的全政策性信贷业务向政策性和经营性信贷业务双轨运行方向转变。虽然信贷政策双轨运行给国家大大减轻了财政政策性补贴亏损负担,但同时农发行在自主经营上也相应承担着多种风险。要运用好信贷新政策,使得国家、客户和农发行自身三方充分获利,只有面对现实,选择应对措施,合理规避信贷新业务风险,才是最佳出路。  相似文献   

5.
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后,农业发展银行在资金的供应范围、供应对象、供应方式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调整政策和方法,加强信贷资金管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粮食生产具有特殊性和弱质性,对农业生产实行保护是世界各国普遍选择,为了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已从2002年开始改“保护价收购”政策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应当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作为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粮食补贴政策在运行中并不能完全达到政府的预期目标。为了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必须对现有粮食补贴政策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7.
农发行作为粮食收购资金的供应管理者,对非保护价贷款如何强化信贷管理,防范信贷风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笔者就此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我国粮食流通环节与组织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粮食收购市场失效的表现和影响,分析了我国粮食收购市场失效的原因与对策。为了提高我国粮食收购市场的效率,促进农民增收,政府应该提高粮农的市场信息素养、加强农村信息服务,改善粮食收购市场结构,健全粮食收购市场制度,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粮食期货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9.
统购统销政策是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行的对粮食和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收购和供应所采取的一项国家计划和管制的措施。该政策实行了30多年,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保证了国家粮食的稳定供给,为我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初的资金积累;它通过低价供给城镇居民以粮食,降低了工业生产的劳动成本,对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传龙 《中国科教博览》2004,(10):124-125,158
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和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农村金融体制的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的风险也在发生变化。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1.
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一方面推动了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如果股市靠巨额的信贷资金支撑,迟早会有危险爆发。但强制性,大面积将资金撤出会加剧股市的动荡。 因此,对违规流入股市的信贷资金必须采取妥善的处理方式,笔者认为,银行信贷违规资金化解既要严格控制银行违规资金进入股市的增量,又要进行各种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提高金融监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国银企信贷博弈分析与信用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银行与企业间的信贷风险,是我国银行业一直以来面临的一个重大的信用风险问题.企业与银行作为信贷资金的需求者与提供者,两者之间存在利益最大化倾向,从而在信贷过程中产生了企业失信和银行惜贷的问题.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对筹资企业与银行的行为关系模式进行分析,力图从理论上揭示我国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银企信贷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重复博弈问题,并提出缓解与解决信用风险的一些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资金严重短缺问题,主要是贷款难、融资难。原因之一是长期以来缺乏健全的信用担保体系的支撑。中小企业在建立信用担保体系的同时,应尝试新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4.
在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会对央行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以及金融体系运转的稳定性,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因此,有必要在宏观经济层面及金融系统方面进行改革,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优化金融机构信贷结构,以抑制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学分银行是职业院校将学生的学习数据与学分进行收集、归纳整理,鼓励学生在毕业之后仍可通过自身学习,将所产生的学分进行存储、兑换。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发展及专业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会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在实践中,由于对学分银行的重视程度不足、作用了解不全面、定位模糊、学习成果认证标准不统一以及覆盖范围不明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分银行运行的推进。应加强对于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的宣传,提升学分银行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的覆盖范围,促进学习成果统一认证标准的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全面运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分银行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国外学分银行制度起步较早,具有代表性的是欧洲的学分转化与积累制度以及韩国的学分银行制度.学分银行在国内还处于实验初期,慈溪市对市民学分银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上海市学分银行的建设实践也值得其他城市 借鉴.无锡开放大学要实施学分银行制度,有赖于完善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重难点是要建设学分银行的标准体系,以及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唯一的政策性支农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可依托政府融资平台来增加业务发展,扩大支农惠农项目,而政府融资平台也需要农发行的贷款来带动和发展地方经济。双方的共同需求决定了农发行和政府融资平台的合作基础,在以后的合作中应通过促进政府融资平台管理的制度化,建立完善信贷制度,进行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排查,组织地方融资平台清查及风险分类工作,制定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限额制度等措施,不断弱化和避免不利因素,以强化农发行融资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8.
从教育政策限度视角出发,以学分银行政策主体的合法权力和实际能力这两个方面存在的限制为切入点,基于对国际上学分银行的主要类型及其政策限度的解读,对我国学分银行制度的政策限度与提升相关政策有效性提出有限理性地界定学分银行沟通、衔接的教育领域;为学分银行的多种利益攸关者提供表达和参与实现政策的机会;激励机制让教育政策内化为目标群体的主动选择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地方院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地方政府教育事业经费投入不足情况下,适度举债发展自身是可行的。银行信贷资金的注入,给地方院校发展带来了生机,但是过分依赖银行信贷资金,将给地方院校的发展带来财务风险。因此,在举债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防范财务风险,要提高管理层对举债发展的认识、建立贷款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合理控制贷款规模、加强对贷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多渠道筹资和及时催缴学费,增强资金自给能力,才能保证地方院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