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特殊性的思想研究数学问题其目的是从变化中找出事物相对不变的因素,说明事物的本质,提高对问题的认识,通过巧妙应用解答问题.  相似文献   

2.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从而体验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利用逐步回归与逻辑分析法建立铁路货运量最佳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事物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事物质的联系上存在着量的关系。利用这种质和量的联系可以进行定量的相关分析,来描述一事物受他事物作用的变化过程。但事物的联系往往不是单一的对应关系。而是复杂的多面体。单因素相关分析只能反映事物发展的某一侧面,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因此对复杂  相似文献   

4.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实验教学在大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通过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可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进行实验、总结归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常人们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属性,属性是事物的一个基本范畴。“事物”和“属性”是否分离,两者关系如何,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如何区分是哲学上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事物的矛盾属性无处不有,无处不生,辩证法没有说明原因。本文从组合的角度研究认为:组合是事物存在的方式,任何事物既是组合的结果,又是被组合的对象。组合是事物与属性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事物一切属性皆由组合产生,内部组合产生本质属性,外部组合产生非本质属性,两个事物体间的组合产生“对立统一”属性。“组合产生属性”是哲学的阿基米德基点,一切哲学问题都与之有关,它是一把开启哲学的钥匙,用它可以诠释所有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浅谈模糊逻辑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逻辑的优势在于,它突破了“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反映事物深层次差异,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精确度从而充分地揭示出事物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的丰富内涵,为完全建立在形式化方法基础上的精确逻辑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可能。模糊逻辑展露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极大的优越性。本文就其相关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范为启 《科教文汇》2020,(8):53-54,57
事物内部运行机制,是揭示事物内部架构关系规律性的机制。与形而上学的共同性思维传统不同,它阐发了哲学发展的新路径;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不同,它重塑了事物内部的哲学架构。从这个哲学架构及其重要属性出发,它探讨了哲学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赵艳霞 《科教文汇》2013,(15):89-90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其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①。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幼儿科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相生是指五行之间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具有助长和滋生的作用;相克是指五行之间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具有克制和制约的作用。相生与相克是我国人民利用五行学说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内容。在判斷专利创造性的"三步法"中,如果区别技术特徵为另一项现有技术中披露的相关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其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①。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幼儿科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科学领域中提出了:"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自然生长的过程中,会产生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而对周围事物与事物发生的各种现象进行的探索过程,就是幼儿最直接的"科学探究"过程。由于观察能力、生活经验的缺乏,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时比较容易忽略深入探究、思考的问题。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使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并了解如何探究,不同的提问方式,能够引发不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问题时用了一套 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概念,建立了反映市 场经济中经济规律的理论。当一般人仅仅 看到经济中各种问题的现象时,经济学家 却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这正是经济学家的 高明之处。只有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经 济规律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正是我们  相似文献   

13.
反问题(inverse problem),顾名思义,是一类需要逆向思考来寻找答案的问题。你可能不知道,相当多的数学实际应用,都属于反问题的研究范畴。在推理小说里,罪犯作案是一次正向发生的过程,而福尔摩斯用优秀的逆向思考能力,得出最有可能的作案方法,破解了案件。在现实世界中,大多数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往往也存在着一定的自然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因果顺序等。而反问题则是根据事物的演化结果,由可观测的现象来探求事物的内部规律或所受的外部影响,由表及里,索隐探秘,起着推果求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佚名 《知识窗》2008,(5):44-46
灾害是事物正常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异常突变现象。如果说人们现在已经把事物正常发展过程研究得很清楚,那么异常突变则还停留在定性讨论阶段,特别是涉及灾害的预报问题,人们还往往为之长叹。  相似文献   

15.
<机械基础>课教学中"讲"要适当应用直观教具,理论联系实际,直接地启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由事物的表象窥探出事物的本质,进而由具体事物联系抽象概念,达到理解教材、获得知识的目的;"记"它代表的是记忆和记笔记.且记笔记学生只需记三个方面:记重点、记难点、记规律;"练"是为了利用较短的时间,通过做少量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习题,能够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16.
问题变式,就是不断变更问题的情境或改变思维的角度,在保持事物的本质特征不变的情况下,使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不断迁移的变化方式。有些教师对问题变式的"度"把握不准确,不能因材施教,给学生造成了过重的学习和心理负担,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造成事倍而功半。因此,数学变式设计要有"度"。  相似文献   

17.
在未来研究中,经常采用经验直观预测法来预测事物的未来。经验直观预测法简单地说就是把对多次反复出现的事物的直接经验,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经过分析综合,来推断事物的发展趋势。这种方法在科研质量管理中也同样适用。为了确定科研各阶段中控制质量的计量标准,我们可以对科研质量在各个环节中的分布进行评估和预测,使得对科研各个环节的质量有了一个定量的概念,这样就可以将非肯定型的问题转化为肯定型的问题来处理。做到预先控制,确保科研质量。  相似文献   

18.
面向未来说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讨论我们的教育未来的发展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涉及发展问题,就离不开选择。能动的进行选择,是人类的主要特征之一。可以说,选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选择本质上是一个控制问题,它追求的是事物发展的可能性空间的缩小,使事物的发展朝着人们所想的方向、目标、价值观趋近和收敛。  相似文献   

19.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具体过程。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儿童有探究外界事物的本能,但认识较少,还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幼儿园老师应该抓住孩子的这一特质,引导他们对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用传统逻辑去分析问题,或用顺向思维去评价事物,可解决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