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师范专科学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对学生来说,应该重视并认真学好这门课程,毕业后才能胜任中学的语文教学工作。在师专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教师,更有责任指导和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为此,需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求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现在,师专中文专业的学生,普遍不够重视中国现代文学的学习。半年前山西省临  相似文献   

2.
在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课程学习中,由于兴趣的缺失和新潮阅读的影响,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因此,教师要以多种方法促进学生的中国现代文学阅读,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兴趣,进而有效开展课程学习。  相似文献   

3.
樊骏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包括四个方面。中国现代文学:它的存在就是它的意义;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事实的历史,而不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文学理念的历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有"我"的文学史,而不是无"我"的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是由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构成的一个时空结构。樊骏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不但超越了文化大革命前夕,政治革命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而且超越了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翻案文学史观。这种双重超越,是一种终极性的超越,是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自身本质的回归。他把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存在本身视为它们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而且是不假外求的。樊骏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透露出一种至大至刚之气。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因社会现实变迁和传统教学习惯的养成有着强烈的教学改革要求。根据笔者在具体的现代文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观察和分析,认为现在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应该处理好文学史实事件、文学史识意识及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存在的文学艺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文学教材可谓是琳琅满目。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是最早的现代文学教材,具有开拓意义,但是已经过时;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是别具一格的现代文学教材,可以作为教师和学生的参考书;唐锼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只能是当时最好的教材;钱理群等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气势恢弘,学养深厚,观点独到、新潮,论述严谨深刻,是教师和考研学生最好的参考书。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是在全国电大学员使用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的基础上加工修改后的教材,便于学生自学掌握,最适用于作为成人教育教材使用。  相似文献   

6.
卓越教师培养目标要求师范生在接受通识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具备合理完整、要素齐全、符合学科要求的学科素养,这就要求在高师教学中建构学科成分齐全、符合现代教学要求的学科素养培养模式。以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为例,符合"四基"要求的"回归文学现场"教学模式突破以往"填鸭式"大学讲授法,增强了学生的学科兴趣,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素养的形成,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现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在我校作为大学新生首开的专业课之一,在还没有进入文学史的领域,单独面对一部部文学作品,不是要领略其经典意义和文学史的价值,而是要培养和熏陶其文学审美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这儿结合教学实践,就现代文学作品选教学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首先是作品阅读问题。阅读原著,这是文学作品鉴赏的第一个基本环节。然而,因为大学中的种种过级考试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以及学生难得的自由,导致学生无暇阅读原著;另外,因为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时代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了很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白话文学主体地位的确立,小说为"文学之正宗"观念也深入人心,作为讲授白话文学创作为中心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其基本框架也是以此为基点建立的。而散文作为现代文学的边缘文体,不但要让学生体会其被边缘的历史,同时也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散文在现代文学整体中的实际贡献,形成新文学整体观。  相似文献   

9.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文结合的思维工具,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大脑思维过程.在现代文学的教学中合理采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不仅有助于梳理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促使重要知识点形成网络化,还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并掌握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能力.基于此,探索思维导图在现代文学史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孔刘辉 《滁州师专学报》2014,(3):110-113,121
文学论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文学论争大致具有三个特征:发生频率高;地域性和阶段性;产生原因复杂多样。在文学论争的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有分析判断的能力和超越的历史眼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内容需要改革和突破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将科研与教学融合,优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这一构想的提出源于对科研与教学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中的关系的确立与校正。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行为,用教学结果直接检验科研效用,使得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合力直接推动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发展,最终达到优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提高教师科研授课水平、培养学生自学创新能力的多重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内容需要改革和突破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将科研与教学融合,优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这一构想的提出源于对科研与教学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中的关系的确立与校正。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行为,用教学结果直接检验科研效用,使得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合力直接推动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发展,最终达到优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提高教师科研授课水平、培养学生自学创新能力的多重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中文系的专业基础课,在此次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分拆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两门课程。这是在对本学科性质、特点、内容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的作出的一次有益的专业细分,它使作为知识的现代文学史和作为审美的现代文学的特点都更加突出、鲜明。这既增强了本学科的专业性,又让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更加明确。细分后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作为中文系的重要文学课程之一,教学时间又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年,它的文学性和基础性地位是十分明显的。能否对一部(篇)文学作品作出自己较为独立和准确深入的解读和鉴赏,…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现代文学教学中对大部分学生并无严格的学术要求和训练,教师的指导也极为欠缺。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改革教学内容,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学术论文写作的兴趣;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学术论文写作的能力;改革考核方式,加强训练,保障学生学术论文写作的质量。在现代文学教学中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的引导和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的质量,是实现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中国现代文学大学课程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为适应教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能力的提高,拟从学生、教师、教学方法和教材等方面进行考察和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河西学院学报》2019,(4):66-71
贾植芳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建设思想散见于序、跋、讲稿等文献中,他的治史思想对当下的文学史写作仍具有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文章侧重于从现代文学的史料建设、学科性质和尊重历史的文学史书写三个方面来阐述贾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中文系主干课程之一,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过程,包括各种重要的文艺思潮、文学流派,认识中国现代文学运行的基本规律,阅读和掌握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了解重要作家的生平和创作历程、重要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和鉴赏水平。在多年的教学与研究过程中,我觉得有几点是需要指出的:一、仅在现有的文学史框架内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与中国现代社会的结合程度远非其他文学课程所能比拟,这也是新中国政权重视它并且将之作…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一直以来在我国高等学校中文专业所设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应不断革新教学观念,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是进行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关于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状况,以及身处其中的文化人特殊的生活体验、精神感受和审美追求的研究,始终没有很好地呈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叙述中。进入21世纪,这一情形有重要改观。一些研究者开始正视这一现代文学研究中长期被冷落的主题。这些研究涉及对伪满洲国文学整体的把握,对具体作家具体创作的分析,以及原始文献的系统搜集和整理。伪满洲文学研究在当前的突破值得关注,这涉及到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缺失的补充和创新认识,涉及到重新评定日本侵略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验,由此出现了对以往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新的表述。  相似文献   

20.
文学史课程的教学中,中国当代文学史无疑是最具前沿特征、最具挑战意义的。在"重写"的名义下,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虽有许多新的版本,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切合中国当代文学的特点,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结合当前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成果,教师对之进行一种个人化的重述更为合理。文学史的重述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史观,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评论写作能力,切实适应当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