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迟性评价,即推迟对学生的评价,是将美国心理学家奥斯本的“智力激励法”和中央教科所华国栋研究员的“差异教学论”引进课堂评价,理解和尊重学生,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交流想法,并激发其他学生的创意与灵感,诱发更多有创意的思想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增强自信,体验成长,  相似文献   

2.
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来创设情景,是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有效教学策略。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应打破“学科中心”的定势,用“大课程观”的理念将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起来,“跳出数学教数学”。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作等将数学问题迁移到其它学科上来。  相似文献   

3.
知识传授型教学。它十分重视知识的解说。这种教学,教师试图将教材里所包含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其他知识全部挖掘出来,并且将它们尽数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中心论”,基本忽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精神,把学生当作接收知识的容器,一古脑儿地强行灌输,其基本程式就是讲授、作业、考试,其结果是学生被完全训练成为“记忆机器”、“考试机器”。学生知识的储存量虽然也不可谓不多,但能将知识迁移运用的学生甚少,纵有少数人或能迁移运用一下,但其运用的量也是少而又少。这种教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酸气十足,傲气十足,迂…  相似文献   

4.
兴趣常常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环境激趣。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事物很敏感,容易引起注意。教师应努力创设有别于其他教室的音乐教学环境,墙上或各个地方不定期调换各种有关音乐、课题的图画或实物摆设。如在教《小青蛙找家》时,在教室里摆上“荷叶”、“荷花”、“树”和“草”,将教室布置成一口“池塘”,当学生跨进音乐教室便会感到进入了童话世界,学习兴趣浓厚。角色激趣。低年级的学生好动,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时机,及时启发孩子们感受歌…  相似文献   

5.
拔尖学生和学校拔尖鹰潭师范河奇每所学校总有些拔尖学生,或学习尖子,或文体尖子,或在其他竞赛中夺冠得奖的知名学生。如今.检查频繁,有的学校都在这些学生身上投下“赌注”.文艺、体操、“三笔字”、口语评比乃至学校评优,全靠这些学生去争分夺旗,艺术团、体育队...  相似文献   

6.
不少学生特别是农村初中的学生以较好的语文成绩进入高中,但是一到高中的语文课堂,或者在语文课外的其他地方,“说”却成了一个难题。他们在该“说”时,表现得或茫然不知言,或拘谨不敢言,或无知不能言,或木讷不善言,至于在一般的交际场合中词不达意、牵强附会、随心所欲的现象更是屡有发生。问题出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7.
课文课堂教学进行学法指导的几种模式(之二)北京/魏威,石世伟(二)点拨式点拨是就进行指导的方法而言,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按照计划与设计,着力讲“点”,而将“线”与“面”留给学生去思考,或着力讲“线”而将“面”留给学生去思考,或着力讲框架,将内容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8.
所谓“心罚”,就是对学生进行的一种心理处罚,即教师有意或无意地以某种手段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其表现如下:1.剥夺自由。老师将犯错误的学生时刻“带”在身边,不离寸步。上课坐在讲台边,下课站在办公桌旁。上厕所也须请假,且有学生干部跟踪监视。学生成了“囚犯”,行动自由丧失。2.孤立隔离。规定不得与其他学生说话,不得参加集体活动,不得和大家一起玩耍。视学生为“坏分子”,使其失去朋友和欢乐,变得“孤苦伶打”。3.剥夺学习权利。把犯错误学生赶出教室,让他们去除草,平整操场,冲洗厕所等。或干脆让学生在办公室里…  相似文献   

9.
毕业设计(或研究论文)的教学环节处于学制的最后期间,是学生全部学习课程的总结。在毕业设计阶段,学生将全面地巩固、深化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它应成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仍存有片面强调“系统”、“全面”,而将毕业设计课题局限于“假想题目”或多年不变的“老题目”的范围内,单纯追求“完成教学任务”.脱离生产、科研实践,实际上是走“封闭式教育”的老路。它的效果是学生得了“学历”、脱离了“社会”,缺乏竞争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如何充分利用毕业设计环节,实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10.
不少学生特别是农村初中的学生以较好的语文成绩进入高中,但是一到高中的语文课堂,或者在语文课外的其他地方,“说”却成了一个难题。他们在该“说”时,表现得或茫然不知言,或拘谨不敢言,或无知不能言,或木讷不善言,至于在一般的交际场合中词不达意、牵强附会、随心所欲的现象更是屡有发生。问题出在哪里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刘婷 《四川教育》2005,(4):31-32
“导”而有方,“导”而有效,“导”出智慧,“导”出精彩,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本板块呈现的案例,教师或引导学生在本深处“穿行”,进入本的世界,和作进行心灵的对话;或巧设“问题情境”,拓宽思维的“域”,把学生的思维从“求同”引向“求异”:或在关键之处“铺路搭桥”,“拉扶”一把,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或顺应学生心理需求,“妙用资源”,将学生的兴趣引向教师的“预设”;或制造“困难”和“麻烦”,让学生在“痛苦”中突破“成长上限”……教师“导”得高明,“导”得精彩。这样的课堂呈现的,是师与生对学习活动的快乐享受,是刻苦攻关的精彩无限,是徜徉于精神家园的心理满足,是诗意般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2.
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生理正常,思想表现不好,学习成绩跟不上同龄人的学生,另外,有些学生学习成绩虽不差,但缺点和错误较多、较严重,也被看作“后进生”。“后进生”在一个班里是极少数,但他们的“活动量”大,对班集体有较大的“破坏”作用,常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教学和班级日常工作产生一定影响,一旦他们与其他班级的“后进生”,特别是社会上的不良分子结成团伙,对其他学生的影响就会更大更坏,如任其发展下去,“后进生”犯罪,好学生变坏等情况都有可能出现,班集体将会变成一蒲箭沙。  相似文献   

13.
教师打骂学生通常被认定为师德问题,例行的解决办法是警告、扣奖金直至开除,然后以此为鉴,对其他教师进行师德教育。然而,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事件近年来仍屡见于报端,并且见诸报端的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   于是,我们不禁要问,常用的师德教育的“药方”对症吗?   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在学校总跟学生发火的教师在家里也经常发火,爱跟学生动手的教师也爱跟爱人及子女动手。   将家里家外的表现联系在一起,我们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些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师德问题,而是教师的心理健康方…  相似文献   

14.
《辅导员》2009,(4):38-41
中学学生正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这段时期也是心理状态极不稳定的时期,被称为“危机期”或“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孩子们从心理上逐渐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和逆反的倾向,他们对人性似懂非懂、渴求自主,容易与教师发生“顶牛”或其他冲突。  相似文献   

15.
师德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师德建设的内容很多,但最核心的是提高教师爱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及在爱学生的过程中教育学生的能力。一个教师即使知识很丰富,业务水平很高,其他方面也做得很好,但如果对学生毫无爱心,经常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包括“心罚”学生,如讽剌挖苦学生、用繁重的作业惩罚学生以及以其他方法侮辱学生的人格等,这样的教师就是师德不好的教师,也不可能是合格的教师。像最近媒体所披露的在学生脸上剌“贼”字的陕西省某小学教师,在学生脸上剌“不会背书”的河南省某小学教师,把学生吓出精神病的四川省…  相似文献   

16.
王晓军 《考试周刊》2010,(24):69-69
当前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指导-教师示范-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单边活动,其中的“教师示范”,我们一直是比较重视的,或片段,或全篇,经常把练笔的结果摆在学生面前,这样做当然是有一定效果的,将动笔的全过程解剖于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立意、选材、列提纲、成文、修改”的全过程中悟到一些作文的真本领,收效更大。现将我最近在教学中的一次“下水”示范的全过程展示出来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17.
莫良斌 《湖南教育》2005,(20):16-17
农村“留守学生”是指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农村,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孩子。就如何加强对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邵阳市教育局进行了大力探索,总结了一些较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某校有一个或几个学生考上北大、清华,这个学校就立即成了“一流”的名校;某校有一个或几个学生在统考中总分或单科分数得了第一,或在某些竞赛中取得好成绩,这个学校就立即拥有了“一流”的教育质量和“一流”名师;某校刚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或其他现代化教学设备,这个学校就立即具备了“一流”的办学条件……现实中,类似这样给自己穿花衣、戴花冠的学校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9.
学生拖拉、应付、抄袭作业,甚至不做作业的现象,常令老师十分头疼。对于个别严重者,无论老师怎样劝说教育,仍是涛声依旧,依然如故。“罚作业”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老师惩罚拖拉作业或不做作业学生的拿手戏、杀手锏。意在使其认识到不做作业的“下场”,从而痛改不做作业的恶习,亦起到威慑其他学生的作用。如此,在学生眼里,作业成为了“惩罚”物,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所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或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中的四大要素.这要求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