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 ,曹雪芹的《红楼梦》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人物之间的关系完美而复杂。其中贾宝玉、贾兰、薛蟠实际上是一个互相参照的阅读体系 ,即贾宝玉是“中间人物” ,而贾兰、薛蟠是两个极端。作者曹雪芹于此三人上着墨不均 ,但因为有了互相参照进行阅读的可能 ,从而使三个人物 (尤其是着墨较少的贾兰、薛蟠二人 )都得到了很好的性格表现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之中,人与人之间也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按照整体性观点来看,人群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其特定的地位和作用,他们之间既表现为互相作用,又表现为互相依赖,互相制约。时时处处都反映出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管理理论中的行为科学就应运而生,并成为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许多管理者都从以对“事”的管理转为对“人”的行为管理。由原来对“规章制度”的研究发展到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下面我就学校管理行为中的几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瑰丽璀璨、五彩缤纷的大千艺术世界中,有一个历史悠久的线条王国——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诸多艺术美学之间,存在着不可分离的密切联系,它们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中国的书法与绘画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诸如“诗、书、画”三绝、“书画同源”、“书画用笔同法”之说,即是人们对艺术这个庞大家族中“书”与“画”具有最近的“血缘”关系的  相似文献   

4.
“两课”教学的科学性包括很多内容,主旨有三个层面:第一,科学的理念,即教育者应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并运用于教育活动中;第二,科学的精神,指要用科学的内容去教育大学生;第三,科学的方法,即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三者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的关系。科学理念是根本,科学精神是核心,科学方法是保证。  相似文献   

5.
“两课”教学的科学性包括很多内容.主旨有三个层面:第一,科学的理念,即教育者应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并运用于教育活动中;第二,科学的精神,指要用科学的内容去教育大学生,第三。科学的方法,即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三者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的关系。科学理念是根本,科学精神是核心,科学方法是保证。  相似文献   

6.
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今天我们提倡并需要的课堂师生关系,是“共享”关系。“共享”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要求师生的心灵彼此敞开,并随时接纳对方的心灵。“对话”是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分享。在“共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建构者。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应该是“对话”的主旋律。在“对话”与“共享”的过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他在“对话”与“共享”中发挥着其他参与者(学生)所无与伦比的“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作用。“共享式”体现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在对话中师生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最终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7.
文中认为哲学、文化与社会三个研究领域,一般说来给人印象似乎是各自独立的三个领域。但从学理而言,三者之间却有着不可分的本质联系。在三者的研究上也表现了相互之间的相互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提出和论证了一个"哲学、文化与社会密不可分关系"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8.
所谓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是在与客体互相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在主体性的支配下,个人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是唯一的“主体——客体”关系。主体性虽然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类与科学的发展,但却容易陷入“以自我为中心”。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后果。主体间性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主体的关系。主体间性是对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是指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互相平等、互相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  相似文献   

9.
礼貌用语是表示谦虚恭敬的话语,恰当运用,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形成互相尊重、平等、和谐的关系。现在我国正在提倡“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十字礼貌用语。烟台市在开展“双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思想是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而提出来的.该文从创造多种条件.使人们在物质需要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全社会倡导人与人之间以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为要素的人际理关系,注重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社区精神文化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管理学中有三个重要的论断:管理的艺术性在于让人快乐地工作;管理的科学性在于让人高效地工作;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即完全实现自主化)。表面看来,这三个论断是各自独立、互相并列的关系,实际上,它们是互相渗透且密不可分的。有了快乐,就能自主、高效;有了高效,就能快乐、自主;有了自主,就能高效、快乐。  相似文献   

12.
一、天人相合相分 我们在考察古代希腊人对于“天”“人”之间价值关系的观念时,首先,必须注意区分天人关系概念内涵的两个层次:一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人与物质的“天”的关系;二是人与神的关系,即人与精神的“天”的关系。其次,必须注意到天人关系具有前后变化的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天人关系以“天人相合”为表征。后一阶段的天人关系逐渐显露出“天人相分”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所谓理论知识之间关系的“排列组合”法,就是借用数学的“排列组合”方法,建立其之间的联系。例如,设知识A,知识B,则A与B两者的关系图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举例说明“类属性”及它们的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变化相关”的概念,并给出“决定”,“变化相关”和“互相决定”等三个定义。接着作者分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相决定,妻子行为与丈夫行为的互相决定,弱决定与强决定,互均决定以及构成“决定与反决定”关系的条件。作者指出,决定与反决定关系绝不是普遍存在的关系。文章的最后讨论了函数关系与变化相关,指出这两个概念的外延是相交的。  相似文献   

15.
求解逻辑问题 ,要求我们从一些关联的条件出发 ,应用数学知识或生活中的常识 ,通过分析、推理 ,排除不可能的情况 ,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但这类问题用文字罗列出来的条件 ,其关系往往错综复杂不便分析和推断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解法 .一、借助于图形解题对于一些涉及到“关系”的问题 ,可借助于图来解题 ;问题中对象是用点来描述 ,而对象之间的关系用线段来描述 .例 1 证明 :在任何 6个人之间 ,或者有三人互相认识 ,或者有三人互不认识 .证明 我们把编号为A ,B ,C ,D ,E ,F的 6个人用平面上 6个点来表示 .如果两人相识 ,就在代表这…  相似文献   

16.
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程度,是检验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和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内在特征,提升人的精神品质是高等教育的永恒追求;现代高等教育的价值迷失和精神发展的当代危机,呼唤精神教育;人的精神大厦的构建包括心理、道德和审美三个层面,因此精神教育的内容也是由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构成的一个大“道德教育”体系,三者是由浅入深、依次递进的动态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所谓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是在与客体互相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在主1]体性的支配下,个人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是唯一的“主体—客体”关系。主体性虽然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类与科学的发展,但却容易陷入“以自我为中心”,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后果。主体间性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主体的关系。主体间性是对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是指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互相平等、互相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1]一、教育管理中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1.教育管理中的主体性及其特点传…  相似文献   

18.
战洪 《考试》2003,(11)
2003年全国高考数学新、旧课程卷(文科)第15题:在平面几何里,有勾股定理“设△ABC 的两边AB、AC 互相垂直,则 AB~2+AC~2=BC~2。”拓展到空间,类比平面几何的勾股定理,研究三棱锥的侧面面积间的关系,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设三棱锥 A-BCD的三个侧面 ABC、ACD、ADB 两两互相垂直,则 S_(△ABC)~2+S_(△ACD)~2+S_(△ADB)~2=S_(△BCD)_~2.”该题把平面几何中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教材内容:本单元共安排了五部分内容——家庭的日常消费、各种各样的商业场所、学习选购商品、尝试买与卖。编者的意图通过“消费与商业”这些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行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服务的关系,进行遵守社会规范、建立和谐关系、勤俭节约、消费权益意识、观察、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三人行     
说到三人行,我一下子想到“众”这个字。三个“人”组合在一起,稳定而美观。我不知是哪位“圣人”发明了这个“众”字,但我们不妨假设一下他发明这个字的经过。他一直想创造一个字来表现“多个人组成的集体”这个含义。他住的地方有三个人,关系十分好,总在一起工作,挣到的钱按劳分配,三个人都过上了富足的日子,因为他们总并肩行走,大家都称他们“三人行”,于是那人联想到把三个“人”组合在一起创造一个字。可是,把三个“人”竖着由上到下排放,这字太长了;把三个“人”横着从左到右排放,这字又太宽了;苦恼之余,他猛然发现三个人中有一个人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决定,并很善于调节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另外两个人也十分听从他。那个一心想发明一个“众”字的人终于想到了将三个“人”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