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修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岩土力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葛修润院士长期从事岩土力学研究,是我国著名的岩质边坡工程学科带头人,岩体工程数值分析方法成就显著,精于岩体力学设备研制,长期致力于古文化遗址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钟荷 《科协论坛》2013,(4):26+2-28
郑哲敏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还是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他是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力学学科建设发展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2013年1月18日,这位为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不遗余力、倾尽全力的著名力学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登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相似文献   

3.
中国院士制度的建立及其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从学部委员到院士制度建立的过程.学部委员不同于院士制;以学部委员为基础建立院士制度,使中国院士的资格相对较低,名额也较多;近年来对院士的追捧则使院士制发生了变异,弊端丛生.改革院士制度可以从控制院士规模,吸纳当今世界杰出的华人科学家入手,也有赖于相关体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制度的启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兰西科学院成立于 16 6 6年 ,是法兰西学院 5个学院之一。为政府部门决策提出咨询建议是它的重要职能 ,此外 ,还负责有关奖项的评审和颁发工作、组织国内外学术会议、定期出版刊物等。法兰西科学院在法国科技界占有重要地位。法兰西科学院设有数理科学及应用学部 (第一学部 )和化学生物及医学学部 (第二学部 )。第一学部又分为数学、物理、力学与工程、宇宙科学 4个分学部 ;第二学部又分为化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动植物生物学、人类健康和医学、交叉学部 5个分学部。截至 2 0 0 0年底 ,共有院士 142位 ,通讯院士 2 2 6位 ,外籍院士 10 6…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是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学术地位 ,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外籍学者、专家。自 1 994年以来 ,已有 32位外籍学者、专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已故 3人 )。其中男 31人 ,女 1人。按学科分 ,数学物理学 (含力学、天文学 ) 1 3人 ,化学 3人 ,生物学 (含医学、农学 ) 2人 ,地学 4人 ,技术科学 9人 ,科学史学 1人。按国籍分 ,美国 2 5人 ,英国 4人 ,澳大利亚 1人 ,法国 1人 ,奥地利 1人。其中 ,华裔 2 0人 ,非华裔 1 2人。大多数外籍院士因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成就而荣获过国际大奖 ,例如 :Noble奖、Har…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人》2004,(7):F002-F002,1
苏义脑院士长期从事油气钻井工程研究,特别在定向井,丛式井和水平井等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有较深造诣,在钻井力学,轨道控制和井下工具研究中多项创新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体系用于生产效益显著,主要成果有: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是院士队伍的重要部分,是建设高端学术平台和工程科技思想库的重要力量;外籍院士制度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制度的重要内容。改进完善外籍院士制度,加强外籍院士队伍建设,是促进国际学术和科技交流,充分利用国际高端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是服务国家科技发展和外交战略的重要方式。文章综合分析了外籍院士制度的起源、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制度现状,并对促进外籍院士发挥作用的保障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改进完善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制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键词     
国家科学技术奖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共授奖330个项目和7位科技专家,其中4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7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8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  相似文献   

9.
程耿东,1941年出生,是我国著名力学家,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他在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和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方面颇有造诣,先后获得了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10,(6):7-7
钱伟长 1912年出生于江苏无锡。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著述甚丰。特别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早年提出的薄板薄壳非线性内禀统一理论对欧美的固体力学和理性力学有过重大的影响。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室.筹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1院士候选人的推荐及资格审查情况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从1月份正式启动。今年共向470位院士(不含资深院士)以及国务院所属机构和各省、市、自治区、有关大型企业集团的128个部门发出增选通知。截至4月30日,共收到438位院士的759份院士候选人推荐书,其中推荐一位候选人的有120位院士,推荐两位候选人的有319位院士,未推荐候选人的有31位院士。此外收到34个归口初选部门推荐的院士候选人242人次(中国科协推荐的候选人与部门有交叉)。以上两个渠道共推荐院士候选人322人。通过对院士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有效候选人条件的为309人,与…  相似文献   

12.
4月2~3日,中国科协2009年初、遴选两院院士候选人评审委员会议在北京市京西宾馆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初选中国科学院候选委员会主任委员庄逢甘,副主任委员赵忠贤、杨卫,遴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委员会主任委员师昌绪、副主任委员杜祥琬、胡启恒,以及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160余位院士参加了评审大会。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宋南平出席并讲话.会议由师昌绪院士主持。  相似文献   

13.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精英,研究分析院士思维背景、思维方法及其结构极具现实意义。文章计量分析了221位院士思维背景、思维方法,指出意象思维、概念思维、辩证与系统方法构成了院士思维方法的主体结构,其中意象思维居于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14.
院士,这个神圣的称谓,永远在科学金字塔上熠熠闪光。而引人注目的院士之家更是传为佳话:兄弟院士、夫妻院士、父子(女)院士、伯(叔)侄院士……这些科学家永远带给我们惊叹和震撼。  相似文献   

15.
易南英 《金秋科苑》2010,(15):36-43
提及中国“三钱”,无不令人肃然起教,他们为祖国乃至人类作出了贡献,若以年龄排序,前有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后为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居中者系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为确定中国力学的发展方向和力学人才的培养,他与周培源、钱学森及郭永怀一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是参与制定中国第一个“十二年科技规划”的主要执笔者之一,中国第一个力学研究室的创办者;他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4):257-257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 ,有 7位外国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其中 ,美国 4人 ,日本 1人 ,瑞典 1人 ,德国 1人。最大年龄 72岁 ,最小年龄 5 1岁 ,平均年龄 6 3.3岁。这次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选举过程是 ,经中国科学院第三届学部主席团第 1 1次会议确认 ,中国科学院有效外籍院士候选人为 2 0位。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之前 ,先进行一轮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通信预选 ,由学部联合办公室将 2 0位外籍院士候选人的推荐材料汇总 ,寄送院士 (不含资深院士 ) ,通信预选结果供学部主席团参考。学部主席团第 1 2次会议认真讨论了 2 …  相似文献   

17.
作者简历:黄文虎1926年生于浙江永康。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50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进入研究生班,1953年毕业留校,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81年首批被批准为一般力学博士生导师,1995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哈工大先后曾任理论力学教研室副主任,图书馆副主任,工程数理软科学系副主任,飞行器结构强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等职。  相似文献   

18.
6月12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公布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修订稿。《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作为院士制度的基础和学部工作的基石,自1992年首次通过以来(时称《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章程》,因1993年学部委员改称院士,1994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其后经过7次修订,本次是第8次修订。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中国人》2011,(3):5-5
谢和平(1956.1.17-)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山岩体力学专家。湖南双峰县人,1987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科协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20.
起源于欧洲的外籍院士制度是院士制度国际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衍生出来的制度体系,是院士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制度借鉴了国际通行做法,经历了漫长曲折的酝酿设计过程后于1994年建立。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籍院士在国际合作交流中越来越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为保障外籍院士更好地发挥作用,欧美国家在外籍院士制度建设中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机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制度建设充分吸纳了国际经验,同时在本土化过程中也深受国家不断提升的综合实力和历史悠久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色。文章在比较视野下,对中外外籍院士制度的起源发展和保障外籍院士发挥作用的体系机制方面进行了初浅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优化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制度,助力新时代我国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战略实施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