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舒婷诗歌的理想主义内涵及相对精致的形式与俗化倾向及极度散化,构成中国当代诗歌的两极,代表两种发展方向的选择。舒婷以超越困境、诗意化境界、乐观态度为基本特征的理想主义内涵,以重视韵律及语言锤炼为特征的体形式精致化,更有可能代表中国诗歌的合理方向。过分俗化、丑化以及毫无限度的散化,并不符合诗歌体的历史、心理与逻辑定位,也不利于诗歌充分发挥体的特殊优势。  相似文献   

2.
张鹤  张安 《现代语文》2006,(12):19-19
因为历史献记载有限,对于王梵志其人,其名姓、身世、行年等都受到后世极大怀疑。20世纪敦煌石室的打开,使他成为备受学界关注的人物。考较诸家研究,对于其诗歌的训世化倾向都有统一的认识,没有疑义,这首先源于王梵志诗歌训世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诗歌教学是新理念下中学语文教改和课改的重点之一,但目前的诗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诗歌教学的切入点应是诗歌的言语形式。诗歌语言的主要特质是陌生化,陌生化的形式包括语音层面的陌生化和语法修辞层面的陌生化。语法修辞层面的陌生化形式有名词并置、语序错综、抽象词与具象词的嵌合等。在诗歌教学中,应从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形式入手,学习诗人驾驭语言的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  相似文献   

4.
唐果的保佑     
作为中国诗歌一部分的女性诗歌。一直有着光辉的历史和发展。冰心、舒婷等人的诗歌为中国新诗的历史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放眼望去,女性诗歌在今天更是群星璀璨。唐果的诗歌“诗风新锐,语言独到”。在她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女性传统的爱这一主题在诗歌中的延伸和传承。  相似文献   

5.
五十年来两岸诗歌因“地域切割”和“历史割断”形成了风貌各异的诗歌景观。两岸诗歌的优长异向互补,有助于全面认识同一化圈内多元并存的完整与丰富。两岸诗人和学应超越一时一地的囿限,从和合的观念出发,把握整体、运动、平衡的原则,去思考诗歌问题,处理被离析的诗学,以创造性的母语思维和艺术追求,传达当代中国人的生命情调。  相似文献   

6.
诗歌教学存在课堂结构程式化、朗读随意化、理解文言化等现象。教师要把握诗歌的特点,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把握新课标诗歌教学的要求,才能克服和纠正这些问题,达成诗歌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教师们通常对诗歌的语言、意象和情感进行分步骤地、孤立地翻译、分析和附会式归纳,导致把一朵朵美丽的花揉成了片片花瓣。众所周知,语言、意象和情感是诗歌的三个基本要素,但是,诗歌的主要要素还是它的情感,情感性是诗歌的基本特性,诗歌的语言和意象都是为抒发情感服务的。因此,古典诗歌的教学内容重点应定位于对诗歌情感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吸取人类丰富的化营养”,“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诗歌同英语传统诗歌存在的差异一直是中英学及跨化交流中的鸿沟,本通过时两种诗歌内容、形式及传统流变的比较,展现两种诗歌的诸般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种种表象后隐藏的中英语化各自的特点及差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王书怀诗歌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探讨,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了在特定历史年代,诗人创作的坚持和创新。从多角度对诗人的作品进行重新审视、论证,尤其对诗人的诗歌语言和诗歌取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试图通过对王书怀诗歌的研究。挖掘其诗歌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取得的文学和历史成就,进一步对其诗歌的美学特质进行探究,使其诗歌的历史意义和审美价值得以更清晰的展示在世人眼前。  相似文献   

10.
昆明美丽的自然风光让很多人骚客留下了无数歌咏她的旅游诗歌作品。章通过揭示这些旅游诗的意境美、自然美、人格美和雄浑美,展示了旅游诗歌所蕴涵的地方历史和化的积淀以及昆明的生态化。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生态平衡的保护时不应忽视旅游诗歌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诗自发轫起便饱受西方各种诗歌美学思想、诗歌思潮、诗歌创作技巧的洗礼,中诗西化严重削弱了中国古典主义诗歌审美传统的历史地位。时至当下,诗坛喧嚣浮躁的镜像反射了诗歌美学走向非理性的狂欢化时代,传统诗意岌岌可危。对中国当代禅思诗歌审美上主动回归本土之解读,对当下艰难的诗、禅圆融态势之探析,更兼以对当代禅思诗歌发生的功用之阐释,不仅有助于匡扶当代诗歌趋于理性风向,亦有助于禅宗美学思想的当代传承与流变。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诗歌是运用网络这个新的媒介和载体,来创作、传播、存储和阅读的新的诗歌样式。从十多年我国大陆网络诗歌的发展来看,相对于平媒诗歌,它更多地体现了对传统人文精神的解构。网络诗歌的匿名创作放弃了诗人对创作主体角色的承担;颠覆了传统平媒诗中的人文价值观;它的读屏模式消解了平媒诗歌阅读时的诗性体验。电子媒体的崛起,把诗歌置于全球大众文化传播的背景下,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中国新诗可以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实现它在艺术领域的再次复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农业诗歌与人类的农业劳动相始终,能够多层次,多侧面地反映中国古代农社会,是研究中国农业历史及中国历史不可忽视的信史资源。然而,这些农业诗歌以各种形式散见于浩瀚的古代文献中,难以研究,利用。展开对古农业诗歌的研究。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本文对农业诗歌的作用,特点以及古今农业诗歌研究状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永波 《九江师专学报》1996,15(2):69-72,68
数词在诗歌中的运用,不仅使诗歌描写内容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也增强了诗歌的审美情趣与艺术效果。本文从中国古典诗史的实例出发,对诗歌中数词修辞现象及其规律、特点、作用,作了自己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当前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竞争,更多地决定了人们倾向于选择“快餐化”:漫画、网络学、短信等,甚至认为不涉猎这些就是落伍的表现。这种现象也蔓延到校园,由此产生的中学生不爱读古诗、不爱背古诗的现象比较普遍。如果诗歌仅仅成为远方的海市蜃楼,那形成的诗歌的幻象将无法把她的博大精深一代一代地在中华大地乃至整个人类化进程中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如何把这个代表着中华民族灿烂化的火炬传递给年轻一代,让高中生接受古代诗歌,进而喜爱诗歌,是语教师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6.
李商隐一生多难,遭遇不幸使其表达思想时采用隐晦的手法,艺术方式也趋于深微化,诗歌题材与所用手法丰富多彩且比较难懂,他最重要的诗歌题材是政治诗、咏史诗、咏物诗、爱情诗和感怀诗。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发展状况是令人堪忧的,但诗人及诗评定所作的努力令人敬佩,这一时代的诗歌处于化,历史和社会的夹缝中,生存和发展的危机都十分严重,诗人为刻画出这个喧嚣社会的生态人情,为发扬新诗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尝试,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互生共进为新诗的发展开拓了前进的道路,对这一时代的诗歌主导生存状态进行总体性描述,有助于理清思路,寻找出新诗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唐果的保佑     
作为中国诗歌一部分的女性诗歌,一直有着光辉的历史和发展。冰心、舒婷等人的诗歌为中国新诗的历史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放眼望去,女性诗歌在今天更是群星璀璨。唐果的诗歌“诗风新锐,语言独到”。在她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女性传统的爱这一主题在诗歌中的延伸和传承。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诗歌犹如现代版文学神话,骤然改变了中国诗歌的版图。当诗人们哀叹文学死亡,诗歌的边缘化、私人化与平庸化时,网络诗歌却呈现出诗歌的世纪复兴。在虚拟世界的互联网上,数以千万计的诗歌网站、诗歌博客等色彩纷呈的诗歌圈子和QQ诗群,已构成网络诗歌的辽阔疆域。网络诗歌的发展,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8年至2004年"诗歌网站和诗论坛"阶段,第二阶段是2004年至2008年的"博客诗"阶段。网络诗歌在2008年汶川抗震大潮中激情登场,恢复了诗歌的神圣性和非功利性,呈现出精品化、群体化、生长型等诸多特征,但网络诗歌由于缺乏商业获利模式,其创作主流化尚需国家文化资源的扶持。  相似文献   

20.
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词语的数量并不多,蕴涵的意象却相当丰富,因而诗的感情容量大,启示性强。统观中国诗歌,自然界的意象占据着显著地位,而且其意蕴不断丰富。大自然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诗歌意象的源泉,历代的诗人们总是努力地从中寻觅属于自己的新鲜活泼的意象,来构织他们的诗句,构织他们的理想或苦闷得以发泄的沟渠。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一定意义上是自然景物不断意象化的过程。唐代三百年,自然景物意象化的过程十分迅速,同时诗歌创作也达到了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