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玲于1957年因一个所谓“右派集团”问题从文坛消匿22年之久.1979年。她在重返文坛时,曾表示要尽早完成长篇小说《在严寒的日子里》,而且还要争取续写她于1933年因国民党反动派逮捕而只写到半途的长篇小说《母亲》。这六、七年,丁玲是七、八十岁的老作家中最活跃的人物,如写文章、作报告、  相似文献   

2.
与中国共产党对被俘西路军指战员的营救不同,尽管没有营救的领导,也没有营救的方针政策,但甘青各族人民依然冒着极大的危险对被俘和失散的西路军指战员进行了无私的营救和掩护。三十年代的他们虽然对中国共产党和西路军并不是很了解,但甘青各族人民群众从劳动人民的善良本性出发,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决然伸出援助之手营救了众多被俘和失散的西路军指战员。  相似文献   

3.
提起丁玲的早期创作,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梦珂、莎菲和伊萨等人物形象而对同时期发表的另一篇小说《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以下简称《小房里》)则显得较为冷淡。长期以来,只有几位评论者在论述丁玲早期创作时,轻描淡写提过几笔之外,几乎没有一篇文章对这篇小说进行专门的分析和研究,打个弊脚的比喻:《小房里》好象一群白天鹅中的丑小鸭,被人们遗忘在孤寂的角落里。不可否认,丁玲早期创作的笔力主要集中于塑造“五·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小说中的女性服饰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从文作的小说中,女性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被赋予了独特内涵的艺术符号。在塑造这些女性形象的时候,沈从文对其服饰的描写主要采取了简繁对比的手法和简笔点染、以形写神的手法。  相似文献   

5.
莫雨曦 《美育学刊》2023,(4):113-120
20世纪40年代多被认为是沈从文文化政治理念成形的起始时期,通过梳理沈从文40年代有关文学、社会与“美育”理念的时文,可以探寻沈从文这一时期对社会制度和政治治理的思考。具体来说,沈从文从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一说发展出“以美育改造政治”的主张,将文学、音乐、美术都纳入其重造社会的“美育”之中,期以“美的原则”作为最高原则,培养出同时拥有艺术素养、丰沛情感和现代科学知识的下一代新公民,成为建设和治理未来中国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著名的京派作家,沈从文在自身小说创作过程中突出提现了田园牧歌式的湘西小说情调,他对于湘西世界进行了纵情的描写。本文对沈从文小说特点及其中所展现出来的生态意识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沈从文笔下的叙事特点和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7.
《北斗》是丁玲主编的左联机关刊物。作为左翼文学的阵地,它在严酷的文化专制下巧妙运用各种斗争策略,指引左翼文学在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下争取发展空间并广泛扩大影响;同时,它努力繁荣创作,指导左翼文学创作逐步走向成熟;《北斗》还积极指导左翼文艺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左翼文学的发展。它犹如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坛上的北斗星,为繁荣和发展左翼文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是汪曾祺的业师,在小说创作背景的取向、人本理想的寄托、散文化的风格等方面,汪曾祺和沈从文的小说都具有很强的可比性。随着人们对沈从文研究的不断深入,沈从文文学创作的价值也不断得到发掘,对汪曾祺的理解,至今仍没有得到深入的开掘和全面的拓展。通过与沈从文的比较,我们对汪曾祺能看得更清晰一些。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三十年代,各种文学思潮"风起云涌",由于政治文化的影响,现实主义逐渐成为主潮,而一度辉煌的浪漫主义却走向了衰落。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下,著名作家沈从文却依然徜徉于浪漫主义之中,并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上"真正的浪漫主义"。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使得沈从文选择以浪漫主义独傲文坛,本文将从"作者的创作机制""地缘政治的影响"以及"东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三个方面探究沈从文与浪漫主义的种种渊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沈从文小说文本中的叙事模式入手,着重通过论述沈从文小说写作中形成的独特的叙事特色,来解析其小说文本中的时间模式,沈从文小说的叙事模式对文本时间进行了某种分裂,即隐去了客观的时间而又将文本中的主观的时间模式进行了一种有意识的消解,而这种消解,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文本中的空间容量,增加了文本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