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建华 《陕西教育》2004,(11):28-28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笔者始终注意渗透激励教育,并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了几点思考。 一、平等、尊重——激励实施的必备前提 目前新课程所倡导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必须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尊重就是“蹲下来教育”,教师只有真正从心底尊重学生,才能在思想政治课教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兴趣是学生写作的内动力。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这是众多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课题。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一书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试行了一种方法,对学生的写作兴趣颇有“激励、唤醒、鼓舞”之功效,聊称之为“作文教学一趣”。  相似文献   

3.
许桂芹 《考试周刊》2012,(68):184-185
“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多的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美术欣赏教育是一门以一定的美术作品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的课程。教师只有选择合适的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才能做好审美教育的“导游者”,唤起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增强审美效果,在审美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性情的陶冶。  相似文献   

4.
快乐变变     
肖琦 《教育导刊》2010,(7):53-54
设计意图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如何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保持浓厚的兴趣。有效“激励和唤醒”他们在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表现?我认为,教师的理念和引导是关键。本次印画活动,我事先以幼儿感兴趣的《西游记》人物为素材创作了生动的手印画作品,  相似文献   

5.
有句教育名言"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激励,对挖掘人的潜力,激发人的奋进,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激励在心理学是指激发人的学习动机和行为.欲使学生中心喜悦,其进不已,离不开教师激励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设计具有童趣性、亲近性和科幻性的课堂教学,把和要学的数学知识相关的有趣的故事告诉学生,唤醒他们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去想象,去思考,进而主动地去学习。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生整体素质,为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打基础的一项工作。小学生学习作文是社会的需要,是为今天和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服务的。要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民族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标观。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克服如下弊端:(一)教师对小学生作文的要求过高科学家、作家的论述和创作是高层次的文章,而小学生的作文是低层次的、其文章篇幅短小,思想单纯,言语简单,属于练习的性质,目的在于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有的…  相似文献   

8.
法国教育家第惠斯多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在教学时,应通过尊重、关心、激励、唤醒的手段,使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智慧和潜能的充分张扬.  相似文献   

9.
唐民兆 《山东教育》2004,(11):44-44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可见,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除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和良好的语言艺术外,还应该练就高超的激励艺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激励艺术就是指教师善于发挥激励功能、不断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张琴 《河南教育》2010,(7):36-36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以说善于运用激励性的教育艺术,应成为普遍实用的教育管理方法.学生不是一个可以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可以点燃的火把.教育是以阳光召唤阳光,以高尚激活高尚的事业.对学生来说,教师是他们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因此,做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尽自己的全力去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曾经被遗忘、被伤害的学生.让他们看到你期待的眼神,听到你鼓励的话语,感受到你的信任.这种期待、鼓励和信任所组成的激励,将像一盏导航灯,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激励艺术●杨年昌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我们政治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以及精湛的语言艺术,此外还应掌握和运用高超的激励艺术。1?..  相似文献   

12.
一、以人文精神为思想基础,将幽默带进课堂。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而这种“唤醒”注定了人文精神的教育是不能“灌输”也不能“强制”的。因此,作为语文老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要相信他们,尊重他们,爱护他们。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教师才可能将教学中出现的学生的“捣乱”现象轻松应对,才能以宽容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不守规矩”,才能以幽默亲切的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例如,有一次上语文课,在登上讲台的同时,我发现黑板上写着几个字:“**老师我恨死你了”。我非常惊讶,…  相似文献   

13.
徐晖 《现代教学》2014,(12):48-49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充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首要任务,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这节作文指导课中,夏老师体现出了唤起学生主体意识的主旨。  相似文献   

14.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典型教学情境,正是进行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教学艺术。把情境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构成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是小学生身心成长的摇篮,是小学生心灵世界的培养基地,为发展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情境导趣,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精神小学生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这是有利于他们接受英语的积极因素。但是,小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5.
"问题在于思考,思想在于激励,行为在于养成."不仅揭示了人在思想认知与行为能力上的相互作用和辩证关系,而且强调了"教育与养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校教育是一项融"智慧、情怀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工程.只有三者"兼容并蓄、良好互动",才能取得最大化效果和最优化效益.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相似文献   

16.
梁家英 《广西教育》2009,(22):44-44
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位教育艺术家,而教育艺术的奥秘则在于教师能以兴奋的情绪、赞美的语言、殷切的期待去赞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格外重视评价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余宪  周伟红 《湖南教育》2007,(11):26-27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写作是学生个体的生命活动,它所呈现的是习作者的生命本色;作文教学要唤醒的是习作者内心深处的真实的学习意向和愿望,要激励的是生命个性的独特体验,要鼓舞的是生命意义的追求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作文评语常从以下几方面人手:立意、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这种程式化的评语,多理智的评述,少感情的注人,往往令学生望而生厌。收效甚微。其实作文评语是师生间推心置腹的交谈,是师生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教育心理学表明,沟通越成功,它的教学效果就越好。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激发其写作欲望。正如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种饱含着情感的激励、唤醒、鼓舞,对于每一位学生都是有价值的。都会对他们产生令人欢喜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徐元 《考试周刊》2015,(4):50-51
<正>三、四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如何让学生赢在习作的起跑线上,关系到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这个学段的一个任务。如同婴儿牙牙学语,最需要的不是母亲"语法"的讲解,而是母亲心领神会地鼓励和表扬一样。在小学三年级这一学生作文起步的阶段,教师首先要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达到《课标》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  相似文献   

20.
"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批,就是对学生作文中的优点、缺点,在文头、旁侧、行间空白处或文尾用极精练的语言,从理论的高度予以指出:全局性的问题用总批,即尾批;局部性问题用眉批或腰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