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祖宝 《江苏教育》2012,(31):31-32
《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相似文献   

2.
叶兆芬 《教育》2021,(8):87-88
思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作思考辨析理解.《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明确指出,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低年级阅读教学也应该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观,将思维发展与提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言语生命的有效发展。只有紧扣语言,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阅读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资源、紧扣文本细节,引导学生深入对比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数学思辨所指的是用数学的方法从数学角度进行的思考和辨析,涉及思考、分析、辨别、推理、判断、表述、交流等数学思维过程和活动。数学思辨是逻辑思维(主要用于解决问题)与非逻辑思维(主要用于发现问题)的有机统一。从表现方式上讲,数学思辨主要分为隐性思辨和显性思辨两种方式。隐性思辨也就是学生内在的思  相似文献   

5.
陈树元:阅读教学怎样才能富有实效?学生怎样才能会读书?我们认为:质疑,是学生打开主动阅读大门的金钥匙,是学生自主探究式、参与讨论式和创新式学习的最佳载体和支点.  相似文献   

6.
正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谓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所谓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思辨能力也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活动有余,思维不足,内容丰富、深度不够的现象,因此,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更要关注对思辨层面的追求。一、捕获思辨的题材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思辨的题材其实隐含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着眼于教学的目标重点,具备敏锐  相似文献   

7.
蔡守江 《广西教育》2012,(29):27-27
所谓数学思辨就是从数学角度观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其在表现形式上分为隐形和显性两种,隐形思辨就是学生内心的数学思考、分析和判断,显性思辨就是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思考的过程和结果。让数学课堂充满思辨是我们的追求,抓住思辨的根本,内“思”外“辨”,圆融共生。  相似文献   

8.
多元解读离不开多元思维,需要经历思辨碰撞。肖培东老师课例从“标题巧化,多元引入”文本思辨,多元解读”结尾关联,多元反思”三方面来训练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增强思维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为阅读思辨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是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言语为中介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最终在多重对话关系的互动中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感悟,积淀语感,升华情感,促进言语和思维的同构共生,提高语文素养的动态过程.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就是各种各样的对话,这些对话又需要在和谐的情境中发生,因此和谐对话是阅读教学的美好境界,也是阅读教学的朴素追求.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不少教师认识的片面和肤浅,导致了行为的过激和盲从."平衡"关系的忽略,使教学中的"矫枉过正"变得司空见惯;  相似文献   

11.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增加了至关重要的一句话:“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进一步明确了语文指向语用的学科规律。但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很多教师断章取义,忽视语用的实践性和内在逻辑性,导致课堂教学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都反复强调“对话”。本文在剖析《课标》中“对话”理念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实施教学对话的原则:平等原则、相互尊重原则、创造性原则;并指出实施教学对话应处理好的三种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过程和结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多年以来,关于语文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怎样教"的研究得到了持续不断地关注与探索。我们在教学改革中越来越清晰地明确———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当聚焦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即关注学生"学会言语"。一方面应当促进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根据语境,正确、规范地运用已学习的字词、句段、篇章和标点符号等内容;另一方面更应关注学生能借助正确、贴切的遣词造句、命题立意、篇章结构、行文线索等,有方法、有创意地运用语言文字,力求富有个性地进行表达。  相似文献   

14.
言语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阅读教学活动也应当承担培养学生言语能力的责任。应用言语实践改革语文阅读教学,是给小学生提供素质提升机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苏丽花  章宗潘 《教师》2014,(10):102-102
语文课堂的思辨,促使学生发挥观察、分析、判断、推理、表达等能力的作用,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思辨对促使学生发展潜能,并成长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思辨能力强弱是学生数学素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体现。拥有较强的思辨能力,是信息时代对数学人才的要求。然而现实中学生的思辨力脆弱不堪,表现为无动于衷、惰性等待、思维混沌、手足无措等。小学生的数学思辨应该是基于问题的全局性思辨、基于观点和答案的批判性思辨、基于数学知识层面的认知思辨和基于数学方法策略的智慧思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自身的教育智慧,既要促其内"思",还要导其外"辨",更要教其圆"巧",三者相辅相成,使数学隐性思辨与显性思辨得以圆融共生。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应将培育智慧型读者作为使命,综观时下阅读课堂,存在着诸多反智慧的现象:教学情境热闹有余,教学内容取向窄化,阅读教学课型单一,教学机智虚情伪化……立足自身的儿童智慧阅读教学研究,笔者从营造润泽型教学情境、安排结网型学习内容、创设生态型阅读课型以及达成缪斯型教学机智等几个维度构建了培育智慧型读者的课堂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共生"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力图构建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师本、师生、生本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持续生成,追求在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繁荣,共同推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共生"能够以活激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促使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提升,从而追求有效阅读教学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素读”是要求以一种原始的心态贴近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渠道,把握作者原初的内在的思想,并与作者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上达成共识.以此丰富阅读体验、丰厚知识内涵、丰盈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0.
何治平 《学子》2013,(13):18
理答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角色对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的梳理与引导技巧。高效的教师理答是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中一种推进策略,是学生反思自我认知局限甚至是错误的一种手段,更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抓手。阅读课堂教学呼唤教师的智慧理答,才能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实现成长的拔节与认知的跳跃。一、艺术理答在于梳理归纳学生在初次接触文本时,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由于对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