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贪吃弟弟     
我弟弟贪吃在我们家是出了名的,他一天不吃零食就身体痒痒。你看他一会吃一点饼干,一会抓瓜子,一会咬面包。像几天没吃东西似的这么夸张。不过我弟弟这贪吃的毛病也让他吃尽了苦头。  相似文献   

2.
徐复岭 《现代语文》2006,(7):115-116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五十六<邻曲>诗云:"拭盘堆连展,洗鬴煮黎祁."诗人自注:"连展,淮人以名麦饵.""黎祁,蜀人以名豆腐."<辞源>和<汉语大词典>便据此将"连展"一词释为"麦饵".前者仅仅释为"麦饵"而已,没有作出进一步的说明,后者却另有阐释.  相似文献   

3.
胡彭华 《现代语文》2006,(10):116-116
倨句 <汉语大词典>:"亦作'倨佝'倨拘',物体弯曲的形状角度.微曲为倨,甚曲为句.<周礼·考工记·冶氏>:"[戈]已倨则不入,已句则不决,长内则折前,短内则不疾;是故倨句外博." 居句 <汉语大词典>:"犹言方圆直曲."<史记·乐书>:"居中矩,句中钩."<古代汉语词典>解释云,"居"通"倨".直也.段玉裁释"倨"时,引<礼记·乐记>作"倨中矩,句中钩."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社戏><绝唱>两课教学可作如下构想:  相似文献   

5.
"莫"字词性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惠 《现代语文》2006,(5):128-128
"莫"最初是"暮"的本字,<说文>:"莫,日月冥也."<说文通训定声>:"莫,假借为无."段玉裁认为是引申义,<说文>段注:"引申为有无之无."几乎所有对"莫"的训释,皆以为"无"字,如<广雅·释言>:"莫,无也."<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笺:"莫,无也."<小雅·天保>:"以莫不庶."笺:"莫,无也."<礼记·檀弓>:"莫相予位焉."注:"莫,无也."<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皇疏:"莫,无也."皆以"无"为训,这种训释含混模糊,因此,后世对"莫"的用法争论颇多.  相似文献   

6.
读<老王>,要跟着杨绛先生读老王. 杨绛为什么写<老王>?是因为"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这份"不安",不是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或者"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杨绛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都不是."--所以我们不要去计算"杨绛和老王谁亏欠谁"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7.
苗苏莉 《文教资料》2009,(26):69-70
新版<红楼梦>电视剧正在拍摄过程中.编剧黄亚洲先生表示,此次新编他以120回全本<红楼梦>为蓝本,以15集左右的篇幅来反映高鹗的后40回,网友们对此争议颇多."87版"<红楼梦>电视剧使用"探佚学"的成果作为底本,遭到了很多批评:"探佚学"本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鉴于此,使用120回本作为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底本具有内在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让阅读教学回归自然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列问题摘自某优秀教案中<祝福>一课的教学设计: ▲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采用了什么结构方式,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许寿裳先生说:"人世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相似文献   

9.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2008年岁末的<国际先驱论坛报>上发表了题为<大破解>的文章.这篇文章首先提出:中美经济是"两国一制".他说:如果从中国的角度审视美国的银行危机,一方面令人瞠目结舌,另一方面令人感到沮丧.之所以瞠目结舌,是因为人们难免得出结论认为,美国和中国正在走向"两国一制".  相似文献   

10.
对道宣"照录"刘孝孙说"刘孝绰撰<诗苑>"之序作综合考察,便知据此无法证"刘孝绰主编<诗苑>".以由"太子独使孝绰集而序之"说证其不能撰<文选>,犹科学家走出实验室而忘记了科学常识."<诗苑>就是<诗苑英华>",而以此作刘孝绰为<文选>实际编纂者的"关键核心"无任何实质性意义,根本动摇不了著统撰<文选>说.从总集编撰的实质性层面上考察,昭明太子完全可凭一己之力完成<文选>.  相似文献   

11.
<触龙说赵太后>中有句云:"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和于身也."此中"乃自强步"、"少益耆食".课本注释分别译作"自己只勉强走走"、"稍稍渐渐喜欢吃东西";唐家龙老师认为."这样翻译不妥",应分别译二语为"于是自己勉强(打起精神,去)散散步"、"逐渐(变得)(比以前)更喜欢吃东西".  相似文献   

12.
“审”与“知”:《乐记》教学思想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乐记>音乐教学思想的总体构成看,<乐记>教学思想与方法就是"审"与"知".从教学角度讲,"审"是先决条件,有了"审"的能力,才可能达到"知"的结果."审声、审音、审乐"的能力培养既是音乐教育的任务,也是音乐教育的成果."知"是在"审"的能力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学的行为的结果."审"是"知"的前提,"知"是"审"的证明.在实践中,两者互为关系,难以绝对分开.  相似文献   

13.
"折衷"是刘勰的主要论文方法,<文心雕龙>"变乎<骚>"一语较典型地体现了他的这种"折衷"思维模式.在刘勰看来,体"资于故实"、数"酌于新声"是文"变"之"势"、"理",而<楚辞>则是对这两者的集中体现."变乎<骚>"者,实指<骚>(概指<楚辞>)为文"变"之典范.  相似文献   

14.
几点感想     
在校点<史记>过程中,我们有一些粗浅的体会和认识,愿意提出来与读者讨论,欢迎批评赐教.一是核对原文非常重要.如,<夏本纪>"至于衡漳"<索隐>:"<地理志>清漳水出上党沾县东北,至阜城县入河.浊漳水出上党长子县东,至邺人清漳也."  相似文献   

15.
尹子彬 《现代语文》2005,(1):103-104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下称<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了这样阐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种阐述和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有两点不同:一是更加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是比原来的大纲多了一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标准>的制订者认为这样的阐述,"摆脱了长期以来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正面阐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似乎终于找到了多年来为之争论问题的定论,为语文学科的性质找到了归宿.大有今后不要再对此问题拿出来争论之势.  相似文献   

16.
班固是东汉时期史书编撰大家,他的编撰思想不仅丰富,而且自成体系."宣汉"是其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编撰思想的核心."断代"、"崇儒"、"会通"、"切世"都是其"宣汉"思想的衍生物."断代"思想催生出<汉书>"断代史"体例;"崇儒"思想使班固编撰<汉书>以儒家思想为是非准绳,"会通"思想生成了班固"上下博洽"的编撰方法,而"切世"思想注定了<汉书>具有明显的为东汉政治服务的特征.正是由于班固有着丰富的编撰思想和较为严密的思想体系,<汉书>的编撰才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汉书>一经编就即成史学经典,对后世史书编撰的影响至为深远.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0月12日<中国青年报>的一则短评<申竟的困境就是中国慈善事业的困境>:"弦外之意,似乎因为看到申竟不再是下岗女工,而成了有钱的老板,因此我们的记者便不那么感动……"在读到"弦外之意"这个词时,我感到十分拗口和不习惯."弦"是乐器上用以发声的线,"弦"能发"音"但难以表"意".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写作训练是<成长的烦恼>.成长,自然会有不少烦恼.然而,批阅了学生的作文,我的心莫名地"痛"起来.学生就生活得这么压抑、这么痛苦吗?有位男生居然说"我觉得自己活不下去了".我急着找他谈话,他却轻轻地说:"我是写写的."真的只是写写而已?  相似文献   

19.
范崇高 《现代语文》2006,(10):16-16
<咬文嚼字>2002年第9期"一针见血"栏目内有<"胆如牛"闻所未闻>一文,指出<联合日报>一篇文章的标题"贪官缘何胆如牛"有误,并且说:"要准确地表达这个意思,不如把'胆如牛'改为'胆大包天'或'胆大妄为'." "胆如牛"的说法确实闻所未闻,但仔细分析,恐怕作者原本用的是"胆如斗",在编印过程中,不知在哪个环节误成了"胆如牛".  相似文献   

20.
罗素珍 《现代语文》2006,(10):62-63
语气词是汉藏语系诸语言所独有,因而也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系语言的特征之一.<马氏文通>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说:"助字者,华之所独,所以济夫动字不变之穷."<马氏文通>所说的"助字"即语气词,语气词始终是古今汉语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