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正决定中国命运的是乡村,中国基础教育的困难与出路都在乡村,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春潮;甬动在中国大地的30年,也是乡村教育在不断的探索中开始显示出自己独有特色与光明前景的30年。我们瞩望已久的充满期待和价值祈想的新型的乡村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的美丽图卷正逐渐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需要怎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我们应该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学校?晋江龙林小学的建设与发展给了我们启示。  相似文献   

2.
杜尚荣  李森 《教育导刊》2011,(10):22-24
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能否搞好乡村教育直接关乎中国教育事业未来能否走向健康。目前,中国乡村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普九”留下的“后遗症”,课程资源缺乏适应性,乡村本土精神和文化的严重缺失等,这些问题严重影v向着乡+t4~-g的正常化发展,必须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前元庄实验     
“前元庄的教育改革实验,是我父亲康梦熊和原吕梁行署教委主任刘辉汉共同搞起来的。”前元庄实验学校现任校长康毅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4.
梁漱溟是我国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乡村教育理论不但是以中国传统化为奠基,兼容西方现代明的精化,而且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内容丰富而深刻。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是我们今天进行农村教育改革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梁漱溟乡村建设教育实验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先生用乡村建设理论试图解决当时中国人民的生活问题,经济问题和文化问题,其乡村建设理论对我们当今农村教育仍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霞 《师道》2005,(2):6-8
在他多年的苦心经营下,他和乡村孩子们的行知小学幸福地簇拥在花园、果园和田园的怀抱中。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中国的乡村教育,原来可以这么美。美好的乡村教育,就在我们的人间——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走行知之路,让乡村孩子也能接受最好的教育,是他多年前的心愿,如今,他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派主张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积极开展了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改进乡村经济、推进乡村社会整体建设的乡村教育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重心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一次重大探索,其经验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派主张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积极开展了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改进乡村经济、推进乡村社会整体建设的乡村教育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重心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一次重大变革,其经验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梁漱溟教育思想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梁漱溟人生经历的变化和思想的成熟,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也经历了三个较为明显的阶段:前期是对东西文化和教育从学理上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后来从个人经验和现实出发,对当时中国的学校教育进行批判性反思;最后是构建极具个性特色的乡村教育理论和实践,以教育促进乡村建设。通过梁漱溟教育思想的梳理和评析,我们从中可体悟最后一代儒家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民族和教育的思考与追求。  相似文献   

10.
五、要有“活的乡村教师”陶行知先生认为:只有“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活的学生”,故“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乡村教师”’。“培养乡村师资是地方教育之先决问题,也是改造乡村的先决问题……教师得人,则学校活;学校活,则社会活。”。认为“我们要改造中国、改造社会、改造世界,要实现大同之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试论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晏阳初将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乡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种方式,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这些教育,注意了教育与农民生活、乡村建设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科学与农村实际相结合,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国家建设相结合,个人与集体相结合。这种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整体推进的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农村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中国乡村教育边缘化的事实和特征,对现行乡村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结构功能分析,阐述了全球化与中国乡村教育边缘化的内在关联,提出了建立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校长民主选举制、“喷灌式”乡村教育财政体制、乡村教师自治委员会基础上的校长负责制的乡村教育人、财、事的管理体制,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一、美好愿景:我们理解的“新乡村教育”我们认同的“新乡村教育”内涵:一是指新的乡村教育。主要区别于中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兴盛一时的乡村教育运动;二是新乡村的教育,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现代化及区域教育一体化背景下,以促进乡村孩子健康成长为中心,尽最大可能针对乡村教育实际,  相似文献   

14.
对于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我们应该在教育现代化的视野下分析。从其实践活动入手,分析其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并厘清乡村教育思想实践的主要内容,从而总结其乡村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进而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刘军  莫志斌 《教育史研究》2006,(1):48-50,96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中,乡村教育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傅葆琛依托其深厚的乡村教育理论和脚踏实地的亲身实践,并结合中国的国情,从乡村教育的原因、方法与使命着手阐发和构筑了其乡村教育思想。他的这一思想对我国现今农村教育的发展及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主张建设活的乡村教育,其基本思想启示是:我们要有奉献乡村社会、改造乡村社会的精神,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农民;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对于建设新中国、新农村的意义;需要建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体系;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乡村教师"和活的方法,以培养活的国民为目标;乡村学校的课程要切合乡村的生活;乡村教育要与乡村各种力量相联合。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新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乡村文化是一个大问题,而且是个不大合乎时宜的问题。说实话,对于这个问题我有点慌神。我谈乡村文化不仅仅是就乡村教育来谈的,而且是从我们中国现在的乡村教育应该有什么样的位置来谈的。  相似文献   

18.
一、美好愿景:我们理解的新乡村教育我们认同的新乡村教育内涵:一是指新的乡村教育,主要区别于中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兴盛一时的乡村教育运动;二是新乡村的教育,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陶行知先生关于建设活的乡村教育的基本思想及其启示;我们要有奉献社会、改造社会的精神;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农民;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对于建设新中国、新农村的意义;需要建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体系;要有“活的乡村教师”;以培养活的国民为目标;乡村学校的课程要切合乡村的生活;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乡村教育要与乡村各种力量相联合。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乡村教育边缘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乡村教育边缘化的事实和特征,阐述了全球化与中国乡村教育边缘化的内在关联,分析论证了中国乡村教育应对全球化的策略,提出了建立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校长民主选举制、“喷灌式”乡村教育财政体制、乡村教师自治委员会基础上的校长负责制的乡村教育人、财、事的管理体制,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