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新华社社长、著名记者穆青同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催人奋进的新闻作品问世,这些作品不但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其中以人物通讯最为  相似文献   

2.
穆青人物通讯,写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各行各业的人。但是,他笔下的凡人又都闪烁着非凡的光彩。穆青是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写人民群众的。 穆青笔下的人物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有铁人王进喜,有工人的旗帜赵占魁,有至死不忘周总理嘱托的农民科学家吴吉昌,有植树老人潘从正,有红旗渠的除险英雄任羊成,有改革大潮中的老支书阎建章……。这些我们相当熟悉的人物,曾经感染和熏陶了至少两代人,发现和塑造他们的人就是穆青。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新闻界,从事党的新闻工作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记者编辑为数不是很多,其中75岁高龄的穆青同志格外引人注目、令人尊敬。穆青同志以充沛的精力和高度的政治热情,作为中国历史见证人、记录者,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新闻作品,这些作品无疑是新闻文库中一笔熠熠闪光的财富。穆青同志所写的新时期人物通讯,经过了历史和时间的检验,至今仍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这是他在  相似文献   

4.
人物报道在新闻报道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有着其他新闻报道不可比拟的影响力。相对于日常新闻事件对人的采访而言,人物报道,是就某个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或新闻人物本身展开的专题报道。人有千面,抓住人物的个性特点是人物新闻报道的关键。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声画结合的表现形式,使我们可以利用许多电视新闻特有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特点,刻画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今年下半年,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直至行业报、专业报,都对中层以上干部(主要是新闻业务干部)开展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广大新闻工作者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新闻业务。工人日报社总编辑、副总编辑带头到培训班讲课、谈心得,部主任也都写出论文交流,从而形成了编辑、记者学习理论、坚定信念、研究业务的风气。本期选登工人日报社几位部主任的论文,希望能对广大读者(特别是企业报及各级工人报刊的采编人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民族同题历来是关系多民族国家兴衰安危的重要问题.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这就决定了民族报道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论述了穆青任职新华社社长期间,对发展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独特贡献。他对5个自治区和多民族省(区)分社的管理,除了与所有分社有相同措施外,还实行了一些倾斜政策。民族报道一直是他关注的焦点,他对民族地区的新闻报道工作提出了许多中肯意见:强调加强民族报道的重要意义;确立加强民族报道的原则;落实民族报道的重大举措。对民族地区的报道工作他多次予以精心指导,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他关注记者的成长,为促进记者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对记者提出了具体的严格的要求。穆青关于少数民族新闻报道和少数民族新闻队伍建设的精辟论述至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战地通讯 穆青从事新闻工作初期,正值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摆在他面前的任务是放弃文学创作中对人物的虚构,真实、感人地报道抗战一线的英雄人物,生动逼真地反映出热气腾腾的抗战场面,以鼓舞抗日军民和全国人民的士气。在这样的环境下,穆青迈出了他新闻工作的第一步——直接描写抗战第一线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9.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各类报道题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括典型个人和典型单位。通过对先进的典型人物的报道,将对受众起到鼓舞、示范作用,对工作起到推动、促进作用。穆青同志在新闻写作领域涉猎非常广,尤以写人物通讯见长。他通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等脍炙人口的人物通讯,蕴藉了强烈的时代精神,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他在数十年的新闻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风格,并得到娴熟的运用。穆青的人物通讯之所以给人以这种强烈的“贴近感”,正是他在写作过程中时…  相似文献   

10.
陈喆  薛国林 《当代传播》2011,(2):119-120,122
作为一种新闻叙事方式,视觉化新闻有利于增强新闻事件的现场感,丰富人物故事的表现手段,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和感染力.穆青在多年的新闻报道实践中提出的新闻视觉化理念和新闻叙事形象化、用白描手法展现事实以及注重细节描写的操作原则,突出新闻的实用性和传播效果,易于理解和运用,在中国新闻报道的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证明.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先生在这里虽然是指文学作品而言,但笔者认为,对于新闻作品来说,强调民族特色何尝不是这样呢?新闻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而客观事物是一定时代、一定民族的具体的社会实践、社会生活,新闻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也就成为情理之中的事了.新闻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只有具有民族特点的新闻作品,对外,才能为世界各国所注意,所乐于了解;对内,才能为读者所接受,所喜闻乐见.这种民族特点表现得越鲜明,越突出,越易于广为传播,越能充分发挥新闻作品的社会作用.新闻既然是客观事物通过记者头脑的产物,那么任何一篇新闻作品,不管是在主题的确定上、材料的取舍上,还是表现形式上,必须体现着作者自己的思想、倾向和风格,而记者又是一定民族的记者,这样,就使得他的作品,必然打上本民族特点的烙印.概观穆青同志一些谈论和通讯报道,不难看出,几十年来,他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在致力于我国民族特色新闻的创建和发展,下面笔者就这方面,谈谈学习中的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2.
穆青的人物通讯存在大量的细节描写:一是情节性很强,讲求细腻动作的缀结与连贯,采撷生动活泼的词汇连缀细节;二是皴染化特征,通过铺陈典型的琐碎言行塑造人物形象,有时运用多种描写手段,对人物进行反复的烘染。  相似文献   

13.
穆青新闻作品,最有成就的当推人物通讯。对白描手法、典型细节、散文笔法等艺术手段的娴熟运用,使其作品极具"形"的魅力。反映时代精神的最强音、"勿忘人民"等写作理念,使其作品在内质上具有深厚的蕴意。形质俱美使穆青人物通讯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穆青是中国当代名记者,从1942年步入新闻界以来,从写第一篇人物通讯《赵占魁》,到建国后采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以及新时期采写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等优秀人物通讯,都用恰当的画面艺术,提高产品的感染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这些作品仍令我们常读常新。 一、利用画面艺术 反映时代精神 穆青在人物通讯写作中,首先注重用画面艺术,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新闻界,无论是年岁大些的,还是青年,对穆青同志都是非常崇敬和爱戴的。我也怀着同样的心情。由于我长期在新华分社工作,过去主要是“远处看”的感觉;1992年调到总社新闻研究所以后,开始进入“近处看”的境地,且因从新闻研究的角度多了,自然增添了几分思索。特别是担负中国记协和新华社联办的“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筹备工作之后,我联系穆青同志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重温他的一系列新闻作品和新闻学论述,一个认识油然而生:穆青同志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朱清河 《新闻知识》2006,5(12):27-29
众所周知,穆青在现代中国新闻史上,尤其是中国新闻思想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建国以来,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三代领导核心有着直接交往和密切合作,与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一名的杰出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穆青提出了一系列新闻思想,对于指导21世纪我国新闻工作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笔者认为,穆青新闻思想特色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理论承袭性首先,穆青新闻思想继承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穆青1942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可谓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喝延河奶水”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安徽日报在报道安徽好人时,注重表现报道对象的人性美、人情美。不为报道对象化妆,不人为拔高,追求真实与平实,对这一原则的遵守既增强了先进典型的可信度和亲和力,也形成了报道比较质朴的文风。根据材料的特点,精心选择提炼,巧妙调度组织,力避陈章旧式,力求杨柳新翻。正是内容与形式的不断创新,使先进人物报道常写常新,总有一片动人的新绿。  相似文献   

18.
19.
张磊 《新闻爱好者》2011,(6):101-101
穆青的作品,充满高昂、激越的时代主旋律,洋溢着革命的激情,给人以奋进的力量,具有一种撼人心魄的魅力。穆青作品之所以成为新闻写作的典范,不仅因为他深刻的思想性,更在于他高超的艺术性。不辱使命的强烈责任感,扎实的文学功底,几十年笔耕不辍的创新追求,形成了他朴实自然、苍劲厚重、气象浓郁、沉雄苍凉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20.
郭远光 《今传媒》2009,(12):25-27
尽管人物传播在目前的传播活动中非常广泛.各类人物报道和人物传播类媒体、栏目空前繁荣,但作为严肃的传播学分支,系统的人物传播学研究还是一项空白,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物传播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