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量词是个出现很早的词类。考古发掘证明,早在殷商的甲骨文中,就已有量词使用。随着社会交际的发展,量词的数量、构成、用法日臻完备,成为现代汉语词汇中很具特色的一类词。但是,人们真正理性地认识量词,并对它作认真的研究工作,时间不太长,诸如量词的分类,这些基本问题还没得到科学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浅谈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词是汉语学习的难点,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时出现偏误最多的词类之一.本文选择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作为研究点,对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作一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3.
作为模糊语言学研究对象之一的数量短语,在一定条件下确实具有模糊性,从先秦的《诗经》到现当代文学作品都可以找到佐证。数量短语的模糊性的产生方式是多样的:模糊数词或模糊量词,或精确数词、量词、或数词连用,或量词的重叠都可以使短语产生模糊性。正是由于模糊性的参与,使数量短语的意义容量增大,不仅能有助于事物的形象化,而且能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4.
汉语量词是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出现偏误最多的词类之一。分析留学生在数量名结构中量词偏误的类型及原因,提出量词教学应加强量词本体研究,完善教材和词典编写,更要明确量词教学的阶段性任务和目标,最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导致名量词分类中面临的困境和原因是长期以来他们的依据是经典的范畴化理论。而这一理论在词类的划分中已明显暴露出弊端是很难有"对内一致性而对外排他性的"标准。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原型的范畴理论。认为名量词是以具有纯"表量"语义的度量词为原型,其他名量词以这一原型为参照而聚合而成。  相似文献   

6.
第一、帮助表达文意量词是以汉语为代表的汉藏语的特有词类,印欧语里没有。如汉语说的“一本书”、“两块黑板”、“三支钢笔”,如果译成英语、法语和俄语,就是这样的: a book two blacboards three pens un livre deux tableaus troois stylos 一书两黑板三钢笔仅从这三个词组看,印欧语里不用量词,词组的基本意思不受影响;即使是汉语,如把量词去掉,最多念起来听起来不顺当,感觉到不符合汉语表达的习惯,而词组的基本意思也不会受到影响。照此说来,似乎量词无关紧要,可有可无。这种认识对不对呢?  相似文献   

7.
重叠是现代汉语词类的一种形态变化。量词、数量短词重叠后在语义及句法功能上具有很强的特殊性。量词重叠后充当主语表示“每一”的意思 ,充当状语又有“逐一”之义 ,充当定语、谓语是用来表示数量的“多”。数量短语的重叠形式是“一A一A”式或“一AA”式 ,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除了表示数量“多”或“每一”的意义之外 ,有时还兼表形状的意义 ;有顺序或按次序进行也是其语义之一。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细小的现象组成的 ,这些细小的语言现象在语言学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遵义方言儿化现象相当普遍。从儿化在词类系统中的分布看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可以儿化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语气词不能儿化。儿化的作用主要有 :一、成词 ,二、变化词义 ,三、改变词性 ,四、增添附加意义 ,五、表示感情色彩等。  相似文献   

9.
汉语史上名量词语法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汉语量词的性质、范围和作用有两种不同看法,我们认为量词的主要作用就是计量。量词语法化经历了漫长过程,远古时代出现了原始度量词。殷商时代个体量词萌生。周秦、两汉时期度量词已比较完备,个量词大量产生,其他类量词不断出现,数量名语序已确立,形成了量词的语感。魏晋时期是量词语法化初步完成的时期,现代汉语1/3的量词已在那时产生。  相似文献   

10.
量词家族成员众多,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语言,而且让文学作品增添了不少色彩。如:一“头”牛,一“匹”马,一“口”猪,一“条”狗,一“峰”骆驼,一“尾”鱼,都是说动物,却不重复,真是多姿又多彩。说到书,那更是名目繁多——有时用“卷”,有时用“册”,有时用“本”,有时还要用“部”。为此,量词公司感到人才紧缺,便决定从其他词类中“招聘”一批兼职量词。首先进行面试的是名词。它带来了“一锅肉”“一碗汤”“一瓢水”和“一盆菜”,并且还准备好了“一肚子肺腑之言”。量词公司的老总一看,非常中意。形容词和动词也不甘示弱,它们献上了“一泓清…  相似文献   

11.
陈跃 《江汉学术》2011,(1):69-73
通过<红楼梦>量词系统与唐宋元明量词系统的比较,<红楼梦>量词系统从大的类别(名量词和动量词)以及次的类别(度量衡量词、容器量词、借自然景物和人工景物的临时量词、个体量词、集体量词、专用动量词、借用动量词和同形动量词)同唐宋元明量词系统是一致的,而某些量词和结构又发生了变化或转移.可见<红楼梦>量词系统是一个具有继承和...  相似文献   

12.
器官名词"头"("head")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可用作量词来表示某些事物的数量。本文基于语料库发现"head"在英语中主要和三类不同名词相搭配,并将其与汉语中"头"作量词的情况相比较,最后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凸显观、隐喻观、转喻观来解释"head"作量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毫"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它具有量词和副词两种词性,而其本身是表示名词"毛"的意思,本文将从历时的角度探讨"毫"是如何从名词变为量词和副词的,并对名词、量词、副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表达习惯上的差异,有时必须改变原文某些词语的词类才能有效地传达出原文的准确意思。本文讨论了词类转换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的特点之一是有丰富的量词,而量词的大量使用又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关于汉语中量词与名词的划分,以及量词次类、借用量词与临时量词的划分都将有利于汉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6.
“盘”的基本意义是“浅而且敞口的盛装物品的器具”。在魏晋时期,“盘”从名词借用虚化成为名量词。名量词“盘”在后来不断扩大计量对象。在明朝时期又出现了动量词用法。量词计量的对象也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产生时代、计量对象、词法特征和语法特征等方面对量词“盘”进行阐述,并且运用了认知语言学解释量词“盘”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量词是表示数量的名词,是用来作事物计数的单位的,在厦门方言里面用得很多。厦门方言的量词同普通话有差异,大多数是由于使用习惯,形成了厦门方言量词的特点。本文把厦门方言里常用的量词作了搜集、排列和比较,调查一下厦门方言量词在构词上有些什么特点,以供研究厦门方言参考。  相似文献   

18.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属性,广告语体中模糊性词语随处可见.本文从广告语言实际出发,简要分析了模糊性词语在广告语体中存在的原因,阐释模糊性词语在广告语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临时量词是现代汉语量词系统中的一个小类,本文以丰富的语言事实为基础,对现代汉语临时物量词的语法功能、语义特征,名词临时借用为物量词的语义条件,临时物量词与名词的语义选择等问题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析,并试图从认知语言学角度作出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独上高楼开拓新域──《量词修辞审美论》评介杜敏量词是汉语表达体系最具民族特色的词类,它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特色。但以往语言学界的研究只停留于量词个案的论述,缺乏共时的系统描写,较少历时的探源研究,更无审美的透视。张向群先生历12年之际,著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