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够对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这是中考现代文阅读测试的一项基本能力要求。围绕这一能力要求,命题者常常从多种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查,而用“填充的方式”来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就是测试学生概括能力的一种主要题型。下面就结合实例谈谈其中的解题规律,供大家参考。阅读《八月的阳光》一文,结合小夏的言行,在空格处把小说情节补充完整。□□□□→筹借学费→□□□□→外出打工(每处4个字以内)。(1)一进八月,小夏和小秋天天去村前的土路上盼信。土路上的尘土很厚,八月的阳光煮熟了那层泡沫,赤脚踏上去便会燎起几个水泡。(2)终于…  相似文献   

2.
能够对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这是中考现代文阅读测试的一项基本能力要求。围绕这一能力要求,命题者常常从多种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查,而用“填充的方式”来概括文章事件就是测试学生概括能力的一种主要题型。下面就结合实例谈谈其中的解题规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4.
信息概括题属于“压缩语段”的一种形式,就是把一段字的主要信息用极简约的字准确地概括出来。其考查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限字作答.如99年高考第26题;另一种是限句作答,要求只用一句话表达。但不管那种形式,解答此类题型时,应遵循规律,学会方法。下面介绍解答信息概括题的四种方体.  相似文献   

5.
解决规律探索型问题通常需要观察题中给出的一列数、一些等式或图形等,通过比较、归纳,寻求其内在的规律,然后依据规律加以运用.题目一般以数与式、图形与表格的形式呈现.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中.由于此类问题能系统地考查同学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动词时态题是历年各地高考测试的重点语法项目,也是考生失分比较严重的题目。这主要是因为汉语中动词没有时态的变化,而英语的时态多达16种,常用的也有8种之多.且近几年高考试题在考查动词时态时,形式灵活多样。多体现在上下文语境中,且寓多个考点于一题。这样无形中增加了试题的难度。使得一些考生总感觉时态题不可捉摸,无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7.
要做好动词时态语态题,除了必须掌握各种时态的结构、含义和用法外,平时还要注重体会动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使用。本文结合最新高考试题,对其命题角度做一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帮助同学们走近高考时态题。  相似文献   

8.
浏览2004年全国各地中考题,你会发现语段概括(或语段压缩)题在许多地区频频出现,这给我们带来一个重要的信息,我们应该重视这种新的题型。考生面对这种新题型的普遍反应是,都能读懂命题者所给的语段材料,觉得它并不难,可是一旦真的动手做起来,就有点“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这才意识到这种考题比较难以回答。有时勉强做了,也因抓不住要点信息,答不到点子上,而失分较多。这种题有如下特点:(1)给出的语段材料大都是新闻性或说明性文字,字数较多。(2)对概括出的内容大都有字数限制,不准超出(有的包括标点符号在内)。现就这种题的解答技巧…  相似文献   

9.
阅读《共同的秘密》,用 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 内容。 共同的秘密 矿工下井刨煤时,一镐刨 在哑炮上。哑炮响了,矿工当场 被炸死。因为矿工是临时工,所 以矿上只发了一笔抚恤金,不再过 问矿工妻子和儿子以后的生活。 悲痛的妻子在丧夫之后感受最  相似文献   

10.
动词时态是历年高考英语测试的重点语法项目,也是考生失分比较严重的内容。这主要是因为汉语中动词没有时态的变化,而英语的时态多达16种,常用的也有8种之多,且近几年高考试题在考查动词时态时,形式灵活多样,多体现在上下文语境中,且寓多个考点于一题,这样无形中增加了试题的难度,使得一些考生总感觉时态题不可捉摸,无规律可循。要做好动词时态题,除了必须掌握各种时态的结构、含义和用法外,  相似文献   

11.
一、结构还原法这种方法主要用来应对非正常语序涉及到的被动句、疑问句、感叹句、倒装句、省略句之类的单项选择题。许多考生平时对非陈述句语序和被动语态的语序用得较少,因此,他们遇到这类涉及语序的题目时,就感到不太好做。其实,做这类题目时,我们可以先将原题还原为自然语序,然后再做就显得比较容易了。例如:  相似文献   

12.
非谓语动词因其有多种句法功能以及有语态和各种时态变化而成为英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来高考试题的考查热点之一。如果解题时,考生思路不清,就会感觉试题难度很大。下面就谈谈非谓语动词试题的解题思路。1.分析句子结构,弄清句中是否缺少谓语动词。根据句子是否有谓语动词来确定是否选用非谓语动词。例如:(2005山东)The country life he was used to greatly since1992.A.change B.has changedC.changing D.have changed分析分子结构后得知,主句的主语是The country life,句中he wasused to是定语从句,修饰life,这样主句缺少谓…  相似文献   

13.
“表现式”选择题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多次出现,且形式多样,有时提问直截了当,有时提问较为隐蔽。但做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便于学生掌握做题技巧,本文将“表现式”选择题归纳为直问型试题、依据型试题、体现型试题和是指型试题,并将每一类型试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简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赵德庆 《广东教育》2006,(12):47-48
2007年《新课程标准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文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具体规定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前者要求考生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谈及的事件或论述的道理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属于客观的东西,考查着眼于归纳、概括能力;后者要求对文章的有关信息进行辨别筛选后,才能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归纳概括,并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属于侧重作者主观见解的东西,考查着眼于分析、概括能力。这两种考查均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时,一般涉及以下几点:(1)某个论点的依据;(2)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3)某件事发生的原因,以及发展所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一、词汇测试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材料,英语也不例外。英语试题里的词汇测试最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是根据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完成句子;二是根据句意,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即“词形转换”。  相似文献   

16.
学贵有思,教重在引。如何在教学中把握时机,点拨思路,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呢?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要从如下方面下功夫: 一、借助直观手段,注重操作,在“动”中引思路不少教学内容,单靠教师详尽的讲解,难以讲清楚,费时又费力,若从直观形象入手,让学生多看多动手,引导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探究思路,启发他们学会用动态的观念变化图形,使隐蔽的条件变得清晰,不规则的图形变成简单图形,使学生很快找到解题思路。例如求下面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新课程标准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文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具体规定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前者要求考生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谈及的事件或论述的道理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属于客观的东西,考查着眼于归纳、概括能力;后者要求对文章的有关信息进行辨别筛选后,才能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归纳概括,并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属于侧重作者主观见解的东西,考查着眼于分析、概括能力。这两种考查均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时,一般涉及以下几点:(1)某个论点的依据;(2)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3)某件事发生的原因,以及发展所导致的结果;(4)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解题时要注意细节中是否存在着诸如人物的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事件杂糅、层次混乱、强加因果、故意曲解、无中生有、片面遗漏、褒贬有误、任意拔高等常见错误。下面以2007年广东高考调研卷AB卷,以及2006年各省高考题中的分析概括题为例作错因解说。一、夸大其辞,言过其实2007年广东高考调研B卷:D.在王志的禀性和声望的影响下,他的兄弟侄子都为人纯朴忠实谦让平和,他被当时的人誉为马蕃巷王公贵族...  相似文献   

18.
分析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而分析的重点是数量关系,但题中的事实情节也不容忽视.因为事实情节的明显与隐蔽,将直接影响到数量关系是否清晰,所以变换情节是解答应用题的一种重要方法.现举几例如下:例1 某店有苹果与梨子两种水果共270千克.后来梨子卖去了3/5,苹果卖去了2/5,结果还剩水果132千克,这个店原有梨子与苹果各多少千克?这是一道分数难题.按原来情节直接思考,求解不知如何下手.若运用变换情节求解,就可顺利获解.先把题中的条件“后来梨子卖去了3/5,苹果卖去了2/5”变换为:“梨子、苹果都先卖去它们的2/5,再卖去梨子的1/5”.这时,把两种水果的总重量270千克,减去卖去水果的2/5,又减去还剩水果132千克,即270-270×(2/5)-132,就是原有梨子的1/5,从而即可求出原有梨子的重量.  相似文献   

19.
还原短文型"阅读理解"题有两种形式:即选择句子还原短文和排列段落还原短文。第一种形式要求考生根据短文内容,从文后所给的句子中选出适当的句子填入短文空白处。第二种形式是给出一篇200~300个词的短文,要求考生根据短文内容和结构,将顺序打乱的段落重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试大纲中新增了—种考试题型,即“阅读填空”题。该题型要求考生在阅读短文后,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填空,即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来转述原文的内容。对于这种新题型,我们应该先了解如下几点:1.“阅读填空”题的设计目的: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侧重考查考生的单词拼写和猜词能力。2.“阅读填空”题的测试形式:要求考生在阅读短文之后,根据短文内容进行填空。空白处要填的可能是一个单词、词组或句子。3.“阅读填空”题考查的内容:1)对短文中关键信息的正确判断和采集;2)进行适当的句型转换;3)正确地用英语解释英语;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