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西口文化"是中国地方学宝库中的亮点之一,主要是指在明清时期,中原内地战乱和饥荒时有发生,由于地缘环境相连之便,晋、陕、冀的饥民和商贩为了求生存、找活路结伴"走西口",向今包括鄂尔多斯地区在内的内蒙古中西部流亡,在二三百年的人流延续涌动中,由"走西口"引发的草原文化与晋、陕农耕文化的广泛交流,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西口文化"。"西口文化"作为生发移民文化的一个类型,在鄂尔多斯地区究其渊源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的秦汉时期,据历史文献记载,当时曾数次由中原内地向鄂尔多斯边塞大移民,尤其是秦直道的修建,为开发塞北,发展经济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鄂尔多斯而言,"西口文化"是中原移民文化的历史延续,在推动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进一步密切相融,为造就独具魅力的鄂尔多斯地域文化功不可没而载入了史册。显然,注重对"西口文化"的研究,对于探究鄂尔多斯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丰富的内涵,是不可缺失的一项重要课题。近些年来,包头市西口文化研究会对"西口文化"的研究成果颇丰,本刊特设西口文化栏目,借他山之玉,将陆续编发相关研究文章,并欢迎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赐稿。  相似文献   

2.
任崇岳 《寻根》2007,(3):4-9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国家。他们长期生活在气候寒的漠北草原,社会风俗与中原的汉人迥然不同。入主中原后,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互相吸收、融合,蒙古人的社会风俗有了一些变化,但大体上仍保留着本民族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杨蕤 《华夏文化》2007,(3):47-49
西夏文化是以党项族为主体的民族所创造的物质及精神文化的总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西夏文化是在与周边文化不断地融合、碰撞中成长起来的。具体来说,有三支文化对西夏文化影响较深:中原文化,即一般所讲的农耕文化,吐蕃文化以及回鹘文化。就中原文化而言,西夏学界常用“唐宋文化”一词代替。平心而论,“唐宋文化”的确对西夏文化有着很深的影响,但“唐宋文化”这种提法容易给人造成唐宋一统文化面貌的误解。事实上,我们在承认“唐宋文化”有继承性的同时,也必须承认二者之间亦有较大的差异。李泽厚《美的历程》谈及唐宋文化不同时说…  相似文献   

4.
被九曲黄河怀抱的鄂尔多斯,是我国古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众多的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华夏民族在此栖息繁衍,他们互相交流融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融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为一体的鄂尔多斯文化。  相似文献   

5.
(一)中原农耕文化的内涵,早已熟稔于人们的心脑,而"草原文化",还待深入的开掘和研究。奎曾的论述或可作为一家之言:"当我们阐述草原文化时,指的是包括蒙古族在内的历代北方游牧民族所创造的带有骑马民族特点和  相似文献   

6.
元世祖忽必烈为代表的新兴蒙古族贵族,以儒学治国,成就了一代伟业。游牧文明特色的草原文化,随着游牧民族入主中原,融入农耕文明的中原文化,在新的环境条件下,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寻根》2012,(4):144
历史文化资源的活态化,是人文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其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信阳师范学院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团队以此为学术取向,通过与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合作开发、研究中原根亲文化,走出一条立足区域资源、创新学术发展、服务地方社会的协同创新之路。一、协同河南省台办、信阳市人民政府、固始县人民政府等举办"中原根亲文化节"首届"中原根亲文化节"于2009年10月25至27日,在闽台祖地、唐人故里河南固始隆重举行。信阳师范学院应邀为协办单位,并承办学术研讨会。信阳师范学院副院长李义凡教授  相似文献   

8.
南方丝绸之路早在先秦时期业已初步开通。它的起点是以"三星堆"为中心的成都平原,共有三条主线穿越西南地区绵延逶迤的群山,而远达域外诸方。这些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对外贸易线路,亦是中西方文化交往最早的信道,它促成并实现了中西方最早的相互了解。于是巴蜀文化、中原文化、滇南文化、印度文化、西亚文化等多种文化亦藉兹互通,从而谱写了一曲中外、东西方宗教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华章。  相似文献   

9.
宁夏僻处西睡、北接大漠,历来是农耕与游牧民族的交汇地带,其古文化面貌充满神秘色彩,青铜时代的社会状况更是扑朔迷离。八十年代以来,通过宁夏文博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已初步揭去青铜时代宁夏地区的神秘面纱。现在看来,宁夏所见到的最早的青铜器属于商代,有确切出土地点的却是西周。宁夏出土的这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是容器,造型风格与中原和关中的器物如出一辙,显然这些器物都是来自内地,而当时本地区的青铜制造业尚未形成。宁夏青铜时代的形成和发展,当在东周时期,衰亡在汉代,起始和结束年代都远远晚于中原和关中。近年来,在宁…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中原农耕文明捷足先登且兴旺发达;建基于内陆型农耕经济基础上的“五伦”观念乃是其赖以形成与发展的核心要素,体现了其最为根本的伦理精神属性。尽管这种伦理意识曾遭致从古代先哲到近、现代思想家从未间断过的质疑和抨击,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它依然是人们在应对实际生活时所可能采取的最好的伦理安排和道德选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原人民应当结合现代化的要求,对这份精神遗产加以改造,使之能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和生活方活中的有益思想成分,在塑造中原新文明中继续发挥其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文化,并同时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鄂尔多斯文化以我国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交流融汇的特有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眩目的宝石,享誉海内外。同时,以北方游牧民族为代表创造的草原文化,在中国乃至整个东方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鄂尔多斯地区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  相似文献   

12.
《寻根》2016,(3)
正漳州书院发展历程福建僻处东南一隅,漳州又位于闽之南陬,文化远较中原落后。不过在唐初陈元光开漳之后,中原文化在漳南迅速传播,书院亦随之产生,诞生了有"八闽第一书院"之称的松州书院;南宋大儒朱熹知漳一年,使漳州文教事业复兴,并对此后的漳州书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到了明代,漳州名儒迭出,书院多所创建,明末黄道周所创建的邺  相似文献   

13.
正南旺分水龙王庙坐落在山东省汶上县南旺镇的汶水入运处。元代开凿京杭运河,南旺一带因地势较高,被称为"水脊",成为运河畅通的难题。明朝初期,工部尚书宋礼和汶上民间水利家白英经过勘察,在戴村筑坝遏汶,使汶水西行,由南旺入运,七分北流以济漳卫,三分南流以济淮泗,漕运得以畅通无阻。为纪念宋礼、白英之功绩,人们建龙王庙于汶水分流处,称"分水龙王庙"。南旺分水龙王庙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清代不断增建,渐渐形成了众庙集聚的建筑群,包括龙王庙大殿、戏楼、禹王殿、水明楼、宋大王祠、白大王祠、关帝庙、观音阁、莫公祠、文公祠、蚂蚱庙及和尚禅室等10余处院  相似文献   

14.
匈奴文明与中原文明是基于不同的生存环境及经济基础所形成的两种截然不同文明形态,匈奴属游牧文明,中原属农耕文明。  相似文献   

15.
《寻根》2016,(2)
正中原特色两岸协同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计划的意见》,由信阳师范学院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中心牵头,河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台湾师范大学东亚文化与汉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同参与,面向文化传承创新,以中原华夏祖根文化保护传承为创新方向,以中原文化与闽台寻根为主要研究领域,共同组建新中原华夏祖根文化保护传承协同创新中心(简称"新中原协同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16.
《寻根》2016,(1)
正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计划的意见》,由信阳师范学院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中心牵头,河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台湾师范大学东哑文化与汉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同参与,面向文化传承创新,以中原华夏祖根文化保护传承为创新方向,以中原文化与闽台寻根为主要研究领域,共同组建新中原华夏祖根文化保护传承协同创新中心(简称"新中原协同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17.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这世纪之交,文化研究成为一种热门,意见纷纭,各有所议。不揣冒昧,亦陈一见,以求指教。研究文化问题,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几千年绵延不断,影响深远,确实很值得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农耕小生产自然...  相似文献   

18.
1月23日,“物阜民丰话农耕——松江农耕文化展系列之农具展”在松江区博物馆开展。展览以清代《康熙御制耕织图》为布置背景,运用大型村落景观模型、农家生活起居场景复原和大量具有鲜明松江农耕文化特色的捕鱼、耕作、纺织工具为展览内容,诠释了松江独特的农耕文化历史。蟹笼、木船、稻床、织布机、蚕架100多件农具展现了松江数千年的农耕文化。  相似文献   

19.
正连成一体的欧亚大陆被称为"世界岛",在这个巨大的世界岛上,有一条东西方贸易与文化的交流沟通大道——丝绸之路。中国的新疆和敦煌,位于这条东西方大通道的中间地带,古代称为西域。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选择敦煌,是一种历史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中亚粟特人是中古时期一个传奇和神秘的商业民族,在北朝隋唐时期沿着"丝绸之路"大量进入中原内地,由于卓越的商业才能,驰骋丝路,曾在以西北陆路"丝绸之路"为中心的中西交流史上扮演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史料与西北地区的考古资料,分析探究丝路民族——粟特人入华后对中华儒家文化的接受与认同,主要从儒家文化的开放性、儒家文化对粟特人的吸引力、粟特人以儒家行为准则为要求,并自觉践行等方面展开。入华粟特人虽为"异族",但颇具"华心",甚至以汉地为家,对中华儒家思想与文化形成了高度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