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Chi-Kim Cheung 《Curriculum Journal》2013,24(2):191-205
The tremendous influence of today's mass media can hardly be matched by the sum of its works from the past. There are more sources of media, more types of information and entertainment, more interactive modes for consuming these messages of the mass media in a more interconnected global village available than ever before. Since many pupils spend much of their time on the media, the call for media education is urgent. This article first describes the aims and objectives of media education, then portrays the power of the media and how the education sectors have responded. Finally, it argues for the need to implement media education into the secondary curriculum in response to proposed curriculum reform in Hong Kong. 相似文献
2.
随着第一届香港中学文凭考试顺利完成,香港的\"三三四\"新学制改革在2012年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过多年的讨论、咨询、研究和筹备,它在三年制高中终于得以落实,香港学生终于可以获得更完整、更全面的高中教育。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设计,配合了新学制和新课程的发展,更满足了全体学生和社会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同时,在科目设计上增加了应用学习课程,使一些对传统学科兴趣不大的学生可以通过香港中学文凭获得、达致某行业技能的资历。对于选修传统学术科目的学生来说,校本评核避免了以往\"一试定生死\"的局面。而水平参照成绩汇报方式,能够让大学或雇主等不同利益相关者更清楚地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中学文凭考试的新标准为教育界和社会整体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简要介绍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科目、分类及核心科目等级的基础上,论述了建立考生群体能力指数的基本思路,介绍了在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中群体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并对其中权重的选择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由2007年开始,香港中学会考中国语文科及英国语文科开始采用水平参照成绩汇报(standards-referenced reporting)。本文以香港中学会考中国语文科及英国语文科水平参照成绩汇报为例,介绍水平参照成绩汇报的特点及采用水平参照成绩汇报的理念,着重讨论如何设定、保持水平,及汇报成绩,并略述水平参照成绩汇报对香港社会的影响以及水平参照成绩汇报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6.
郭启兴 《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学报》2004,11(3):94-106
踏入21世纪香港制造及服务行业的产品及服务现况有如下特点:顾客主导;高度多元化;产品周期短;设计上须创新、具弹性及快速;存货量低。香港高职高专教学内容的改革将循以下方向发展:与工商企业更密切的联系;发展核心技能及重要的资历;确保职业教育的地位同样重要;推广持续及终生学习。 相似文献
7.
香港是中西文化交融之地,不仅拥有高水平的教育体系,而且建立了科学系统的教育评估方法。本文重点介绍香港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育评核制度,包括全港性系统评估、学生评估和中小学校表现评估等,评论其对香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借鉴香港教育评核的经验,实施科学的教育评价对于深化内地基础教育改革,建立、优化符合内地实际的教育质量的评估与督导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香港公开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港公开大学课程和教学的传递模式是以远程教学为主并辅以面授教学,因此其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文从入学、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大学设施、质量监控及其它等几个方面介绍了香港公开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旨在帮助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其远程教育的情况,并希望对改进国内的远程教育的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由2007年开始,香港中学会考中国语文科及英国语文科采用了水平参照模式(standards-referenced reporting)对考生的成绩进行等级评定。在分数处理过程中,采用了含结构参数的Rasch模型。本文介绍了该模型及其一些主要性质,导出了联合极大似然估计(Joint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的求解方程,并报告了应用该模型于香港中学会考水平参照等级评定中的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10.
香港新高中通识教育科的评核设计包括权重为80%的公开考试和权重为20%的校本评核。由于涉及因素众多,其实际评核面临诸多困难。香港考试及评核局的经验是,建立考务人员团队,加强教师的考评培训,通过充分研究回应社会上利益相关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区域化发展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合作需要关注资源、实践与制度等相关要素。从这一角度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具有以地缘文化优势、经济产业优势为代表的资源基础,以优势互补、区域整合为取向的实践基础,以及以规范化、全域化为特征的制度基础。当前的合作困境主要表现为如何在优势基础上推进协同的资源转化困境,如何在差异基础上实现协调的实践进化困境,以及如何在规范基础上实现创新的制度优化困境。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应以新的发展任务统领资源整合,推进协同化合作;以新的发展思路优化实践路径,推进一体化合作;以新的发展范式带动制度创新,推进战略化合作。 相似文献
12.
何立萍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2):52-55
香港理工大学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和旅游教育理念的探索方面卓有成效,它独特的校企协作教育(Work Integrated Education)模式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结合在香港理工大学培训期间的调查分析,对香港理工大学旅游高等教育的校企协作教育模式进行相关论述以期达到相互借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14.
15.
Magdalena Mo Ching Mok 《Educational Research for Policy and Practice》2007,6(3):187-204
This study reports on the Hong Kong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and school monitoring system. Three research questions were addressed: (1) Who controls the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 in Hong Kong? (2) What strategies are used in the Hong Kong school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process? (3) Agenda for Future Research on quality assurance and school monitoring in Hong Kong. The analysis found that whilst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s in Hong Kong are sophisticated, major reviews are necessary to rebuild trust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practitioners. 相似文献
16.
1919年香港之所以发生米荒,既是东南亚频繁灾荒及国际粮食市场等外在因素影响的结果,同时也与港岛自身的社会问题密切相关。米荒不仅扰乱了粮食市场,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而且严重破坏了社会的稳定。探究此次米荒风潮形成的原因,对我们当前制定和完善粮食政策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和香港的双语教育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加拿大法语浸入式双语教育和香港EMI双语教育表面上有很大的相似度,然而,从本质上来看,两地的语言环境、双语师资、双语教育的类型以及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相似度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两地双语教育的效果也大相径庭.通过对两地双语教育的分析比较,对我国大陆开展的双语教学是有借鉴作用的. 相似文献
18.
香港作为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会,已成为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回归已有十六年,但与内地之间似乎一直存在着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使得两地之间经常产生民众纠纷、文化矛盾、意识形态认识的冲突。追根溯源,其中的原因与漫长的英国殖民统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在这段时期里香港社会历经了领土遭遇割让、地区被迫投降、经济高速发展、主权确认回归等诸多事件,才形成了一次次的社会心理变迁,最终发展成为了如今香港地区社会心理的一个基本雏形。 相似文献
19.
Bonnie Pang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2020,52(12):1256-1265
AbstractThis paper begins with a question: can concepts generated in the Chinese context in the sociocultural relations of the periphery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ciences in the field of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HPE) that have their roots in the metropole? Setting the scene in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HKSAR), a postcolonial city reverted to the rul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in 1997, this paper aims to develop a critical sociology of HPE by having a dialogue among Continental philosophies (e.g., Bourdieu) and Chinese philosophies around embodiment concepts. Although HKSAR is a complex meeting point of Eastern and Western ideologies, the current HPE field tends to focus on Western and ‘scientific’ ways of knowing, such as the measurement of health and physical fitness, and often at the expense of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s, social justice and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in HPE. In other words, the (post) positivistic research paradigm underpins the HPE field.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 order to reap the benefits of a more holistic health education for academics and students in HPE, it is vital to de-imperialise the positivistic ways of teaching and being in HPE. In doing so, this paper creates a space for Bourdieu’s habitus to meet Chinese perspectives on embodiment to engage in a dialogue for knowledge production that extends the current knowledge base in HPE. 相似文献
20.
面对协同育人的新机遇,大力加强粤港高等教育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和示范作用:是推进广东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是粤港两地高等教育优势互补共建南方教育高地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粤港两地经济社会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基础。在已有实践基础上,粤港高教深度合作需要制订针对性强的法规政策,建立制度保障;需要设立具体协调操作机构,提供全方位服务;需要探索合作举办大学或学院、联合培养学生、缔结姐妹学校、师生访学、师资培训、学分与学历互认、非学历培训合作等有效模式,为多层次合作搭建常态化平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