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四川省藏族、羌族、彝族文化遗产丰富,集中在四川西部,形成了一个地域辽阔的文化遗产走廊。相对于其他自然资源的开发而言,这些地区的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方面相对比较滞后。为了促进这些区域旅游业进一步健康协调发展,结合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对这些地区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主题文化体系;并从五个方面将全域旅游理念具体运用于藏羌彝走廊文化遗产开发,包括创新文化资源开发思维,满足游客个性需求,提升旅游业协调发展水平,突破旅游空间,以及助推自主旅游模式,从而提高藏羌彝走廊文化遗产的旅游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藏彝羌走廊石棺葬文化的发掘与研究迄今已走过70余年的历程,学术界就石棺葬文化的命名、内涵、族属、分布范围和影响等达成了较多的共识,但在许多问题上也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四川大学考古系等六家学术单位于2009年7月举办了"藏彝羌走廊暨中国西部石棺葬文化研讨会",国内外10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研讨主题包括石棺葬考古新发现、石棺葬文化专题研究、藏彝羌走廊及民族文化研讨和工作研讨及其他等。  相似文献   

3.
藏彝走廊的历史文化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藏东川西高原峡谷区,即“藏彝走廊”是一条神奇的化沉积带。本首次概括出这里的七大历史化特征,并首次以“母系化带”、“猪膘化带”、“牦牛化带”、“笃苯化带”等为题,分别加以论述。提出:典籍所载“嫫母”为今白马人图腾和先母祖之一;第一个方相氏出于今白马人先民;峡谷一线民族崇拜的是同一个女神;“康”之新释;昆仑即是牦牛;习用猪膘的民族先民是农业的发明等等,对藏彝走廊的诸种历史化现象提出了新的看法和阐释。  相似文献   

4.
藏彝走廊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费孝通先生对藏彝走廊问题曾有五次阐述.经多年研究,学术界对藏彝走廊的研究取得了多方面成果,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本文从以下八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归纳阐述:民族走廊理论;藏彝走廊范围;考古学;民族史;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生态与民族的关系;民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藏彝走廊是一个民族众多、文化多样性十分突出的区域。在这样的区域中,不同民族间的交往、接触呈现了什么样的状况?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文章指出,藏彝走廊中的民族在民族交往中有两个突出特点:一、主观上民族观念淡薄、民族界线模糊;二、文化普遍持包容态度,使各民族在文化上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章对这些特点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讨论,认为藏彝走廊多民族交往的这些特点,对于我国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藏东川西高原峡谷区,即“藏彝走廊”,是一条神奇的化沉积带。笔首次概括出这里的七大历史化特征,并首次以“母系化带”、“猪膘化带”、“牦牛化带”、“笃苯化带”、“重屋化带”、“石棺葬化带”、“藏缅语多元语言化带”为题,分别加以论述。提出:典籍所载“嫫母”为今白马人图腾和先母祖之一;第一个方相氏出于今白马人先民;峡谷一线民族崇拜的是同一个女神;“康”之新释;昆仑即是牦牛;习用猪膘的民族先民是农业的发明等等,对藏彝走廊的诸种历史化现象提出了新的看法和阐释。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对藏彝走廊东缘安宁河上游多续族群的田野调查,通过对文化认同的核心要素藏历年、藏文、藏语、宗教信仰等的考察分析,认为多续族群的藏族文化认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藏彝走廊是中国三条主要的民族走廊之一,其历史沉积的久远性、民族构成的复杂性、文化形态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空间。这一多元文化空间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展现,就是这条走廊上众多的多民族文化汇聚场所。本文以四川松潘黄龙庙会这一多元文化汇聚场所为切入点,通过对黄龙庙会多元文化生态及其形成历史的探讨,从一个具体的点上展现藏彝走廊文化空间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并由此思考在整体上把握藏彝走廊历史文化面貌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藏彝走廊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五个区域类型,在对其基本特征和面貌作了大致勾画的基础上,着重对藏彝走廊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系统与甘青地区的联系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建立“四川藏羌生态保护区”走民族生态旅游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藏族、羌族地区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从保护长江、黄河源头的植被和生态环境、保护传统民族文化出发,结合其开展旅游的实际,本文认为:四川藏族、羌族地区应确立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四川藏羌生态保护区",走民族生态旅游之路.  相似文献   

11.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的中国社会科学名家论坛(2018)平行论坛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术论坛于2018年10月14日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四川大学、西南大学、重庆社会科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杜甫草堂博物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四川大学杰出教授罗志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巴蜀文化首席专家、研究员谭继和、西南大学历史地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藏彝走廊西端金沙江峡谷内的碉房文化,认为碉房的空间意义包含了当地人对生态空间、神圣空间以及社会空间的整体认知。走廊西端的碉房对反思藏彝走廊族群或民族关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族村寨旅游日益成为民族地区重要的经济社会活动,由于依托单个特色民族村寨发展旅游缺乏可持续性,探索特色民族村寨通过发展旅游带动周边村寨共同发展、实现特色传统民族文化区域性整体保护传承的发展道路,成为政府和学界思考的重要命题。四川省阿坝州杂谷脑河流域的藏羌村寨在旅游发展浪潮中历经曲折,目前正形成以核心单元旅游村寨辐射带动周边村寨集群式发展的新模式,对民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人民大学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共同主办的“国际儒学论坛·2005”于2005年12月10-11日在北京召开。来自海内外享有盛誉的众多知名学者围绕“儒学与亚洲人文价值”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著名哲学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教授指出,人文价值的二元裂变产生种种价值误导和弊病,从而导致19世纪中叶以来,东西方文明冲突所带来的价值危机是悲剧性的,并不断给人类自身带来冲突和灾难。而先秦儒家的人文价值可化解这种冲突,其核心理念是儒家论道的形而上天命论与形而下的器物论、天道性命超越性与百姓日用经验性、内在心性的道…  相似文献   

15.
2004年3月19日,"中国朱熹与龙泉文化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巴金文学院举行.此次论坛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成都龙泉驿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并由龙泉驿区朱熹宗祠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朱熹学会筹备委员会、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等联合承办.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及国外留学生参加了此次论坛.与会人士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有深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当今学术界普遍认为“邛都夷”属濮系民族。但本考证,“邛都夷”属濮系民族的理由还不充分。本认为,“邛都夷”应为氐羌系民族。  相似文献   

17.
正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历史研究院承办的四川史学发展学术座谈会于2019年7月10日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天津社会科学院、西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华大学、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四川省历史学会、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成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5月24—26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人民网主办,中共雅安市委、雅安市人民政府、光明日报社四川记者站协办,《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中共雅安市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四川省旅游学会承办的"中华文化论坛:文化传承与文化强国学术研讨会暨雅州文化大讲堂"在四川雅安市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省内高校及科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1月17~18日,作为"第五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高峰论坛的"2010·国际文化产业论坛"在北京举办。该论坛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世界对华交流协会联合主办,是联合国相关组织和国际机构共同参与的年度性会议,素有文化产业界"达沃斯论坛"之称,自2007年于深圳发起以来,今年是其第四  相似文献   

20.
《大理文化》2014,(4):I0008-I0008
3月2日,大理州邮政局正式更名为云南省邮政公司大理州分公司(以下简称“大理州邮政分公司”),并举行了更名挂牌仪式。随着大理州邮政分公司的挂牌更名,以及2012年11月19日大理州邮政管理局的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全州邮政行业发展迈向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