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梅记》是梅兰芳1919年访日首演后由以研究中国文化著称的"京都学派"学者们集体撰文的一本评论中国戏曲和梅兰芳的"论文集"。梅兰芳访日首演改变了"京都学派"对京剧的固有看法,促使他们从关注文本向关注演出转变。但是,我们通过细读《品梅记》原文,可以知晓"京都学派"中内藤湖南、狩野直喜、滨田耕作、铃木虎雄、青木正儿等人对京剧艺术和梅兰芳的认知与评价是各不相同的。在今天大力提倡文化走出去的历史语境中,重读《品梅记》对于理解20世纪早期京剧东传日本、中国文化如何走向海外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面向数字人文的京剧脸谱图像数字资源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剧脸谱的"非物质"特征决定了脸谱图像的数字化保护应该更重视"活态"的传承,尤其是需要从程式化、象征性和装饰性特征出发来认识京剧脸谱图像资源。针对京剧脸谱图像保护、传承和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提出面向数字人文的京剧脸谱图像数字资源建设路径,通过结合数字资源呈现展现京剧脸谱图像数字资源建设的成果。利用"北京记忆-京剧脸谱"网站建设案例展现面向数字人文的京剧脸谱图像数字资源构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黄育聪 《新闻界》2013,(15):15-20
《北洋画报》是1930年代北方重要的娱乐性画报。它登载了大量京剧剧评、演出广告和京剧改良理论。它以"艺术眼光"为指导,努力塑造一批"典雅"的京剧女演员形象,特别是通过"选举"等形式使京剧在更广范围内接受女演员,也推动了女演员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对京剧的新变产生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京剧《智取威虎山》最初编演于1958年"大跃进"的年代,剧本定稿于1969年10月,电影拍摄完成于1970年10月,其间经历了十几个年头.它见证了文艺界的斗争历程和中国社会的变幻风云. 在"大跃进"的浪潮中诞生 京剧《智取威虎山》改编自曲波所作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这部小说出版于1957年,作者曲波生于1923年,山东蓬莱人.十五岁参军,后成长为年轻的指挥员.1946年冬,他带领—支小部队,深入东北的林海雪原剿匪,亲身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战斗生活.  相似文献   

5.
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京剧流播全国,影响范围较广,有着"国剧"之称。京剧走遍世界,成为介绍以及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对余三胜对京剧的贡献进行研讨,以望对艺术大师有一个更为深层次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正>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名震中西,"喜连成"京剧戏班也广为世人知晓。然而,东北首富牛秉坤创办"喜连成"戏班,培养出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等一大批京剧大师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7.
尚杰 《网络传播》2007,(10):90-90
几个月前,有一组名为“裸体京剧”的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原作出自摄影师刘铮之手,是以戏曲造型为载体而创作的系列摄影作品。原本与京剧无关,被好事的网友冠以“裸体京剧”的名字上传到网上,于是引来了一阵疯狂的点击和转贴,各种评论也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8.
顾建平 《北京档案》2011,(11):48-49
京剧行当中的"须生",其地位殊为重要。由于须生是京剧中十分活跃、举足轻重的行当,历来群英荟萃,自清同治时期誉满京都的程长庚起,百余年来可谓人才辈出。现代京剧史上继谭鑫培之后的"四大须生",更是这一行  相似文献   

9.
陆洁 《编辑学刊》2010,(4):71-74
2007年中国最美的书评选中,<美丽的京剧>,<小猫茉莉>、等23本图书荣获"中国最美的书"的称号,这些书也在2008年代表中国赴德参加莱比锡书展.  相似文献   

10.
昆曲、京剧和京昆三者的表演存在着彼此继承的关系。对于三者之间同异之处的梳理要从京昆剧目与京昆剧目中的昆曲曲牌、京剧中遗留的昆曲曲牌入手,目的在于找到京剧对昆曲真正的承继关系,这不仅是一种梳理,也关系到如何阐释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戏曲表演体系问题。本文从昆曲、京剧、京昆三者的范围、关系与区别入手,尤其是特别明确"京昆"的概念,即进入京剧中演出的昆曲,它不同于昆曲,同时也未完全京剧化。在此基础上,从全面系统地梳理京昆剧目与京昆剧目中的昆曲曲牌、京剧中遗留的昆曲曲牌入手,论述昆曲对京剧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杭州西线景区杨公堤边的山坡上一座墓里,静静地安眠着京剧大师盖叫天.朴素的墓碑上只写着"艺人盖叫天"五个大字,墓前的亭子匾额上写着"学到老".亭子的两边有楹联,是"英名盖世三岔口,杰作惊天十字坡"和"燕北真好汉,江南活武松". 为了纪念盖叫天,传承"盖派"艺术,弘扬国粹京剧,笔者特地采访了盖叫天的孙子,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人,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校教授张善元先生.  相似文献   

12.
卞卫辉 《出版参考》2007,(12S):18-18
京剧之所以流传几百年,正是源于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近年国家提出“振兴京剧”作为文化建设的国策可谓正得其时。  相似文献   

13.
京剧被人们称为"国粹",唱京剧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娱乐活动,2010年京剧被收录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拍摄的《京剧》这部纪录片里,舞台表演艺术呈现给我们了一场鲜活的场面,历史语言的加工演绎更令观众印象深刻,剧中的情景再现穿插回忆,更是把我们带到了京剧最为繁荣的时期。  相似文献   

14.
新书推荐     
《出版参考》2013,(1):37
《李瑞环谈京剧艺术》李瑞环/著定价:48.00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6月京剧艺术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历来被称为"大戏"、"国戏",但在"文革"中饱受摧残,在新时期又一度面临生存危机,甚至被认为是陈旧、落后的艺术,迟早要衰亡。在这种局面下,作者大力倡导、身体力行,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京剧艺术走出困境,得以传承和健康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书中集中收录了作者1986年11月19日到2009年4月12日间有关京剧艺术的讲话、文稿五十篇,很多内容系首次披露。从这本书中,  相似文献   

15.
戏曲近代的发展繁荣与庶民文化的勃兴有高度相关性,19世纪末以来京剧的发展演进更是如此。因此,戏曲、尤其是京剧研究不能只局限于精英文化视野中的经典文献,仅凭这些经典文献无法真正认识与理解戏曲/京剧,必须重新定义"文献"的内涵与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包括戏单在内的大量非书籍/印刷品类文献中的海量历史文化信息,逐渐为新一代戏曲/京剧学者所发掘,因此,戏曲/京剧文献研究也在呼唤超越传统的新分类。  相似文献   

16.
孙萍 《中国出版》2015,(12):61-63
随着对外传播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单纯依靠演出实践的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需求,被翻译成严谨适当的外文、全面而详细介绍京剧艺术理论的著作和剧本是京剧艺术在海外取得良好传播效果和普遍承认的关键之一。因此,应加强对京剧相关文本的大量翻译和全面推介,实现演出与文本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两条腿走路"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7.
薛瑞环 《今传媒》2016,(3):85-86
《国色天香》是由天津卫视原创的一档由明星进行戏剧训练以及竞赛的季播真人秀节目,将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与京剧、豫剧、越剧等传统戏曲的唱腔旋律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曲风.第二季《国色天香》通过升级赛制和更加多元化的改编,赢得了更多的肯定与赞誉,但是其背后的有关传统文化"创新还是恶搞"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8.
魏亮 《新闻世界》2011,(8):269-270
电影《霸王别姬》通过京剧艺人的经历,展现了中国现当代历史,并试图探讨历史的变更对京剧艺术地位的影响。电影再现了历史变更时代京剧艺人的生活。叙述学是对于文化的透视。电影《霸王别姬》的主题深刻,深度挖掘中国灿烂的文化历史、人性,片中影像华丽精致、剧情细腻自然。陈凯歌选择中国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表现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这种对历史的挖掘,是大胆独到的。此片的内蕴更为丰富深广,银幕影像的张力更具历史深度。  相似文献   

19.
赵蓂 《东南传播》2021,(9):87-89
京剧是一种依托于传统文化,以虚拟写意为特征的表演艺术.随着京剧生存样态和传播方式的改变,其视听空间不断被重塑.京剧的视听空间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指人在物理空间中的的"存在空间";而媒介技术作为一种物质性要素,是促成这种空间的转向的重要结构性力量.京剧的视听空间转变以其艺术传播规律为基础,而这种重塑也让其传播产生了新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洁 《北京档案》2011,(8):48-49
梅兰芳,著名京剧艺术大师。他是第一位将京剧艺术推向世界的人,其开创的"梅派"戏剧表演艺术,与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的表演体系、德国布莱希特的演出流派并称"世界三大表演体系"。梅兰芳在京生活50余年,留下了许多遗迹。梅兰芳的出生地——前门外李铁拐斜街45号,今铁树斜街101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