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学生为中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现代教学理念。探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区别,强调教师在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理论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强调教学要从"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启发性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启发性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在教学环节中贯彻"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学过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做法。本文在经济全球化引发人才竞争国际化的背景下对传统教学模式向启发性教学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继而提出,为迎接"平坦世界"的综合较量,培养适应全球化竞争的人才,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构建了启发性教学模式的框架。  相似文献   

3.
教学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束缚了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新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本文介绍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4.
"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形成对比。本文分析了这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的法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行的法学教学模式主要是一种传统的传承性教育模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未能在教学中得到足够重视。改革传统的传承性教学模式,进行法学教学改革,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法学专业人才,成为法学专业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法学教学中应突破传承性的教学模式,探索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的新型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日语教学中“演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日语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演习"教学模式在日语教学中的教学实践表明,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形式,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了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演习"教学模式,符合日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和语言经验的积累依赖于学生本身的活动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并实践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教室、校园、社会为场所,开设理论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三课一体"的教学模式。此模式改变了以教材、课堂、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尝试了专题讲授、实践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课题研究组对我区高校英语教学创新与人才培养情况调查中发现我区高校部分英语教师对创新型英语教师的内涵、教师在培养创新型英语专业人才具备的素质等方面认识模糊;存在着培养创新型英语专业人才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差异,他们认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却又难以摈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项目组分析了当前制约我区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向创新型教师发展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创新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对英语教师带来的挑战,推出了一个面对创新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教育,以教师素质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终身教育的学习化社会背景下,社会和市场对工科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把"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教育在高校内完成,使学生一毕业就很快胜任工作,因此高等教育实施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在高校工科专业课教学中,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工科专业课教学开始从教师及教材中心的讲授为主的传统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及信息化的生态模式转化,新型的生态教学模式既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也有利于创新型及复合型工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时期内科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方法在教学工作中创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多媒体案例教学法"、"课间见习教学法"、"代理住院医师制度"、"问题导向式读书报告教学法"、"建设临床技能实验室"等新的教学模式并在同济医院综合应用。结果新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基本理论、操作、技能、分析表达能力,教师对学生各项能力满意度提高。结论创新型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优秀的内科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