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独鹤先生是新闻界的前辈,是著名的爱国新闻工作者。虽然他离开我们已经十八个年头了,但他献身我国新闻事业的崇高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毕生办报留下的丰富经验,需要我们认真汲取和借鉴。独鹤先生从事新闻工作长达半个多世纪,先后经历了北洋军阀、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等几个历史时期。他在这几十年的办报实践中,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形式和内容等各个方面,对报纸进行了多次的改革,特别是对报纸副刊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在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2.
钟友彬同志将他对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的书稿寄给我。他是我国享有盛名的心理分析专家,从我们辽宁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一系列心理学丛书中获得信息,也愿加入我们的著译队伍。看到他的书稿,一个念头突然萌生而出:目前我国出版界对精神分析理论介绍得多,评论得少;翻译得多,著述得少。钟先生对心理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143个国家发行14.5万份的《国际先驱论坛报》主编,是一位39岁的年富力强的美国人,他叫瓦尔特·威尔斯。前不久,他同夫人帕特丽夏一起在我国进行了访问。对这家报纸,我们没有研究,无法作出评价,但这是一张老报纸,主持编辑的又是这样一位中年人,这引起了我们兴趣。在威尔斯和夫人即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在西方哲学界崛起了两个引人注目的哲学流派,即结构主义和解释学。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学术界介绍和研究结构主义的著作已经相当可观,因此结构主义对于我们来说已不再是陌生的东西了。而对于解释学的介绍和研究相比之下则显得薄弱,因此解释学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它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它的要  相似文献   

5.
金灿然同志离开我们14年了。他生前在中华书局主持工作期间,对我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卓越贡献,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和尊重知识、爱惜人才的革命胆识和开创精神,一直为我们钦敬和怀念。 1958年初,为了加强领导和规划我国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成立了以齐燕铭同志为组长的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确定中华书局为它的办事机构,以整理出版古籍为主要任务,同时适当出版古典文学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由金灿  相似文献   

6.
    
朱湘 《出版参考》2009,(11):6-6
拿起一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的赏鉴了。 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今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他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的思索、感叹,更不须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  相似文献   

7.
《图书发行研究》自创刊起,已经历了十个春秋。它是我国图书发行战线上唯一一本公开向国内外发行的理论性、学术性专业刊物。它宣传、贯彻党的出版发行政策,坚持以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指导,在探索图书发行的客观规律,推动图书发行理论研究和加强图书信息交流,探讨改革理论,推动图书发行工作,培养发行专业人才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图书发行研究》杂志的诞生,为我们开辟了一块沃土“园地”,集中反映了我们的共同心愿,我们迫切需要这样一块自己耕耘的“园地”。 《图书发行研究》是我们所喜爱的刊物。内容丰富,知识面广,适用性强,理论联系实际,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有许多好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曾三离开我们已经十几年了,但是他的档案工作精神,档案学思想和科技档案思想一直活在我们心中。曾三在主持我国档案工作期间,为了发展科技档案事业,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为国家领导献计献策,使科技档案工作纳入国家档案管理渠道。在他的努力下,从大连技术档案工作现场会议至“文革”前就以中央、国务院名义下发了11个发展和强化科技档案事业的文件,迅速创建和推动了我国科技档案事业的发展。这种胆略和魄力是空前的。也可能是绝后的。现在我国科技档案事业和科技档案管理学的创建已40多年了(从大连现场会议算起),大量实践证明曾三的科技档案学思想是务实的,是有卓识远见的,是符合我国实际的,也是任何人不能否认的。我们今天纪念他,最重要的就是要切切实实地学习和继承他为我国创建和发展的档案事业、科技档案事业,贯彻和发扬他的档案学和科技档案思想。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伟大的长征胜利五十一周年。当我们纪念长征,认识它的伟大深远意义、学习长征精神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地想起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他的《西行漫记》。是他,第一个外国记者,冒着危险,冲破封锁于1936年6月进入红色区域,采访了经历千难万险胜利到达西北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领袖和红军。是他,进行了非常忠实、客观的报道,把根据地的情况、共产党的主张和政策、红军的奋斗目标等等全面地第一次介绍给中国和世界。他写的名著《西行漫记》在帮助当时一代中国青年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方面起了很大的启蒙和教育作用,不少人受到它的很大影响。而我就是这千百个青年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曹建忠 《档案》2018,(9):13-18
吴宝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档案学家,是新中国档案学和档案教育的奠基人。他的档案学术思想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对我国档案学研究、档案教育和档案事业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借鉴运用价值,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研究、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1.
对新闻史研究方法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彬同志借鉴国外的史学理论对我国新闻史的研究方法提出批评和建议,显然是很有益的。本文对我国新闻史的研究作了一些肯定,但总体评价是否偏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史的研究框架和学术思路实际上早已超越了戈氏窠臼,一些优秀学者也早已认识到微观考察的最终目的是对宏观的历史规律作出科学的解释。的确,前一阶段我国的新闻史研究者较多地对片断的微观事件进行调查考证,这是因为研究工作处于筚路蓝缕的创业阶段,这些基础工作非做不可。但如果将细枝末节的考证视为史学研究的终极目标,那便是研究者的学养和才识问题了,这也正是本文所一再告诫我们的地方。诚如李彬同志所说:“在所有历史事件与文献的肯后,实际上都站着人”,可他的结论是:“人,才是他追寻的目标。”不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光见到人仍然是不够的,还应看到人和事件背后的客观规律,并运用它来指导实践才是我们追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生态博物馆”一词及其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这篇文章是用来纪念乔治·亨利·里维埃的,他是生态博物馆运动的创导者,“是最早完全认识到文化遗产这个概念的复杂性,这个概念可能的延伸(和可能发现的局限性),它的分支以及迄今为止被忽视的时代的人之一。”尽管我们在前一期,即第147卷《博物馆为杂志中的文章里赞颂了他,伹我们对他在法国和全世界的开拓性工作所给予的承认是如此之多以致于我们选择了本文这个特殊的题目来作为对他的纪念。确实,有几个投稿者已明确地这样做了。  相似文献   

13.
农业博物馆需要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第一个农业博物馆,即中国农业博物馆已在北京建立。它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而诞生的,它的建立结束了我国没有农业博物馆的历史。一在我们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以农业为发展国民经  相似文献   

14.
宣传与信息     
研究小平战略思想我国一位著名经济学家不久前在一次讲话中说:我们应该研究小平同志一系列战略思想。他说:要经常地提醒下面的同志看看小平同志跟外宾的谈话。小平同志很重要的观点就是通过与外宾谈话讲出来的,但我们有的同志看报对把它当作一般消息对待,甚至不看就过去了,这不太好。实际上,我们当前的各项工作都要按照小平同志的战略观点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5.
小张: 去年秋天,你们的郭主任来京办事,趁一个星期日,我陪他游览了西山。我们漫步在枫树林中,一面观赏红叶,一面天南海北地畅谈。从他的言谈话语中,听出他对你是很赞赏的,对你的成才抱着很大的期望。不过他也提到,你曾表示过不愿意从事经济报道,说整天和数目字打交道,写出来的报道太枯燥。小张,恕我直言相告,你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从小处说,你终日置身于五光十色千变万化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应当把接触它、观察它、研究它、报道它,看成是十分有趣的事情,去热爱它、追求它。从大处说,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转上了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轨道,举国上下,正在向“四化”进军,做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闻事业,自然也要以报道经济建设为主要任务,新闻记者是新闻事业的一分子,又怎么能回避  相似文献   

16.
黄瑚 《新闻记者》2007,(11):39-42
赵超构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报人之一,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5年了。他对我国新闻事业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他长期主编、用心呵护的《新民晚报》这份报纸。"新民"在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一份著名的报纸,而且还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享有一席之地。二是他撰写的数以万篇的时评与杂  相似文献   

17.
雨果是个下水道的观察者,他说,下水道是个愤世嫉俗者,它控诉着世间的一切。 如今,南方暴雨成灾,现代城市显得尤其脆弱,我们通过来自广州地下的控诉,看到了这个城市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城市的良心和智慧。与日新月异的地上世界相比,这个城市的地下世界更像一个积重难返的病人,而且被我们时常忽视。  相似文献   

18.
"哎呀,你是个坚强的男子汉,怎么哭了呀?"当我们在大街上走的时候,看到男孩子哭,我们就会很快地跑过去对他们这么说. "别哭了,有本事你就战胜它……"当我们看到有人因为痛苦而哭泣的时候,我们也会这样安慰他.  相似文献   

19.
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父亲的工作是绝密级的。院里其.他叔叔、阿姨也一样。我们只知道父亲是研究物理学的,因为他的书架上摆的大部分是物理书。在家里,他从来不讲自己在做什么工作。我们只知道他经常去西北地区出差.而且一走就是几个月。他在搞原子弹、氢弹,是我们猜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画蛋与写稿     
“达·芬奇画蛋”是读者很熟悉的一则写作轶事。这个故事说的是,14岁的达·芬奇跟老师学画画,老师每天让他练习画鸡蛋。后来,他越画越不耐烦。老师发现后,对他说:“在一干个鸡蛋中,就从来没有两只形状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看它.它的形状便不同了。”达·芬奇领会了老师的意思,专心画蛋,练好自己的基本功,后来,他成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这则“画蛋”故事对学习写作的通讯员是很有启发的。它告诉我们,在写作中要善于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一干个鸡蛋’冲如何“画”出不同之处,换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