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小刚 《职业技术》2009,(12):62-62
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起实施"高职高专院校访问工程师项目",目的在于加强"双师"建设。本文回顾了"双师"发展的背景,追寻其发展状况,探究其推动"访问工程师"项目产生的原因,从而有效提升高职院"双师素质"。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笔者作为访问工程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期间学习的内容及收获。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是高等职业院校打造"双师素质"教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着重阐述了高职院校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的意义、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5.
阐述了访问工程师政策出台背景及意义,结合自身实践经历,从多个方面论述了访问工程师的着力点。实践证明通过实施访问工程师项目可以有力加强校地互动,加快形成学校、企业、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共赢格局。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的意义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重点阐述了高职院校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的意义、具体做法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以期为高职院校的持续稳步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促进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制度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适应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途径,2002年以来,笔者从系统分析高职院校教师构成入手,按照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要求,探索了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构建了促进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体系,创新了促进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各项制度;通过在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实践,取得了突出成绩,走出了一条促进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起实施"高职高专院校访问工程师项目",目的在于加强"双师"建设,回顾"双师"发展的背景,总结其发展中存在的不良状况:内部培养"轻质重量、顾近失远",外部引进"招而不安、兼而无职".细究其因为"政策指导"缺失和高职院校对"双师"意义、培养模式缺少研究.从时间、空间及效能三个方面分析"访问工程师"是提升"双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双师"发展的背景,总结了其发展中存在的不良状况:内部培养"轻质重量、顾近失远",外部引进"招而不安、兼而无职".细究其因是"政策指导"缺失和高职院校对"双师"意义、培养模式缺少研究.从时间、空间及效能三个方面分析了为什么说"访问工程师"是提升高职教师"双师素质"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来源和结构复杂,教师教育存在职前教育先天不足、入职教育培训不够、职后更新教育缺乏等问题。针对高职院校教师教育现状,文章提出现阶段高职教师教育应实施分层次的教师教育体系,探讨了高职院校教师教育的培养标准及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应结合"访问工程师"项目,加强与企业合作和联系,利用校内资源服务企业,具有主动性、配合性、获利性和共赢性的内涵;表现为系统性、动态性、多样性和开放性。高职院校应丰富和拓展高职院校教育内涵、加强和创新产研结合、促进校企互动和交流,形成校企一体化,并配套相应政策、制度支持和保障,以企业为本,积极主动服务企业,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纷纷出台政策,加强外引内培力度,切实提高师资水平,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以保证双师素质的长效发展。"访问工程师"无疑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探索过程中又一重要举措,是提升"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关系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地方职业教育改革实绩,牵动各方利益主体。以多重制度逻辑为分析框架,采用NVivo软件对68所“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双师型”认定文件进行质性分析,并结合实践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工作中的认定标准、实施认定主体和认定机制等进行实践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在认定指标、认定制度、认定结果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具体改革路径是:强化各主体制度逻辑的共同价值导向,师德为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搭建融合各主体制度逻辑的认定体系,强化监督评价机制、完善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文章从准确把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入手,剖析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三项基本能力和素质,并以转变观念为出发点,提出了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应采取的五项措施,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深度探索。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前人职容易,职中发展不足,职后缺乏规划。终身教育理论作为一个前瞻性的、成熟的教育理论,对“双师型”教师的终身发展极具指导意义。应从保障制度、激励制度、职称晋升制度、职后培训制度四个维度,为“双师型”教师的终身发展进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近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剖析如下:1.“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界定逐渐清晰,但呈现多样性,其认定标准有待进一步细化;2.理论性研究偏多,实证性研究偏少,而且研究方法趋同,调查对象过于笼统;3.对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研究基本是原材料的复述和移植,缺乏具体、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双师型"教师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和保障。必须正确认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积极探索当前"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促进高职院校发展,使其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相似文献   

18.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重要的人力资源,是高职院校的软实力,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方面。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仍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探求解决问题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调整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需求都日益增长。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主体,高职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意义重大。从健全制度、校企合作、“双师型”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探索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和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打造强有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在汲取一些国家和国内关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河北省实际,力图探索一种有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机制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