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论教育技术视域中"人与技术"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育技术研究领域里存在多种关系,但最核心的关系是人与技术的关系.为了更有效地研究这种关系,首要的工作是确定研究视角,从何视角出发观察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学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人与技术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应该最大限度地张扬人的主体性而防止和克服"信息异化"现象的出现,人不是技术的奴隶,人决定信息技术的命运,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2.
教育转型,是指通过教育规范体系的整体性变革,改变教育内部的实体和关系结构,转换教育内外部功能、使教育获得新的相对稳定的存在方式.教育转型作为受社会转型和"人的转型"(从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型)之必然性制约的教育改革,已呈现出取代过去曾广为人使用的"教育转轨"之意蕴的态势.应该承认,"教育转轨"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造舆论阶段曾起过积极作用,然而,"教育转轨"毕竟是日常生活中的形象性语言,其直观性和喻体性决定了它不能像"教育转型"那样成为教育学中的理论概念.与"教育转型"相比较而言,"教育转轨"存在三个方面的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3.
印顺的人间佛教内涵的歧异是其思想受到置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印顺佛学中,“人间佛教”的“人间”包含了六道中的人界、世俗社会和胜义的大乘世间等三层含义,而并非只指称其一。印顺的人间佛教的“人间”三义的提出,其目的是为了克服现实中佛教的某些弊端,充分显示出印顺佛学针砭时弊、当机摄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屈原不满时俗而追慕先圣,而在先圣中又尤为推崇舜帝.舜帝的"耿介"之德深深地影响了屈原,使屈原形成了"中正"不阿九死不悔的抗直心态;湖湘人在追慕屈原纪念屈原的同时,亦深受屈原这种抗直心态的影响,从而又形成了湖湘人的坚毅顽强一往直前的"蛮劲",也就是陈独秀所概括的"扎硬寨"、"打死战"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提出了人在人间存在的社会性事实,并分析了人间对人生命成长的重要文化与社会归属意义,反思了现代教育在走向对国家这一抽象体系建构的同时,对人间精神与文化世界的价值贬斥与空间挤压及其造成的后果。在文章结尾部分,提出了在现有的课程管理体制下,教育回归人间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蒋梦麟 《教育》2010,(3):60-60
教育有种种问题,究其极,则有~中心问题存焉。此中心问题惟何?日做人之道而已。做人之道惟何?日增进人类之价值而已。欲增进人类之价值,当知何者为人类之价值。然泛言人类之价值,则漫无所归。且人之所以贵于他动物者,以具人类之普通性外,又具有特殊之个性。人群与牛群羊群不同。牛羊之群,群中各个无甚大别,此牛与彼牛相差无几也,此羊与彼羊相差亦无几也。人群之中,则此个人与彼个人相去远甚:有上智,有下愚;  相似文献   

8.
我国关于教育目的的定位经历了几坎重要的变化,逐渐从单一的"政治化的人"回归到丰富的"本真之人",这一变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从这一角度看教育目的定位于"人"具有合理性,但同时又有不完善性.本文基于教育目的定位于"人"之合理性与不完善性探讨教育目的不仅要定位于人,还要明确定位于怎样的人,更要超越"成人",走向"成己".  相似文献   

9.
个人之价值与教育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2008,(23)
教育有种种问题,究其极,则有一中心问题存焉。此中心问题惟何?曰做人之道而已。做人之道惟何?曰增进人类之价值而已。欲增进人类之价值,当知何者为人类之价值。然泛言人类之价值,则漫无所归。且人  相似文献   

10.
教育有种种问题,究其极,则有一中心问题存焉。此中心问题惟何?曰做人之道而已。做人之道惟何?曰增进人类之价值而已。欲增进人类之价值,当知何者为人类之价值。然泛言人类之价值,则漫无所归。且人之所以贵于他动物者,以具人类之普通  相似文献   

11.
人是社会的主体.教育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就是教育.现在创新教育成为了强势话语,然而"创新"则甚微.究其原因,创新教育没有以人类学为基础,即没有教育的对象--信息人,没有人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教育.信息社会必然形成"信息人",信息人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神.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创新教育正是培养新人的教育.信息人是信息时代的"新人",新人需要培养教育.创新教育与信息人本质相通.  相似文献   

12.
孔子创立的儒学具有人学特质,“人”一直是孔子思考和关怀的对象。本文旨从“天一人”转向而确立人学和自我之人与社会之人的合体-人之挺立两方面去体悟孔子的德性生命的确立以及人之意义的生存。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历来多以"境界说"为其论述内容。我们对"人间"一词,从"忧生"、"忧世"意识、情感的真切和形象的鲜明作出新阐释,认为王国维选择以美育育人的人生之路,关注人生苦痛、抒发人性之真和语言应该"俗化"的审美标准,共同构成了《人间词话》中的"人间"意识,体现出他悲天悯人的"人间"情怀。  相似文献   

14.
人是生命和精神的统一体。人自身的生命及精神运动有其内在必然性,这一必然反映了人的生命和精神之间的联系和有序发展。教育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复杂系统,所有的物态活动都反映着人的意识志向。中国传统教育惯习着超自然的规则,抑制了儿童的自然发展——与当代教育的价值取向的冲突成为改革深化的路障。教育之于人,就必须尊重生命,尊重生命的发展自然。  相似文献   

15.
16.
"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和杜威的教育思想有着天然的联系,但由于各自的时代背景不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针对教育的施者即整个教育体系,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更多的针对受者即普通大众.对当今的学校教育改革而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更具有实践性.  相似文献   

17.
18.
在当代教育中,语言教育不可忽视."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也已经成为目前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但同时,我们必须明确:"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本文笔者将就此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孔子与庄子都讲“人”,孔子眼中的“人”是“仁”与“礼”之中的社会的“人”,庄子心目中的“人”则是脱离一切枷锁的最本性最自然的“人”,两人视域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了认识的差异。但正是这种差异才使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关“人”的认识显得丰富而多维。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校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等来治理学校、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如果不对人治或治人思想进行彻底的清算,我们很难真正做到依法治校,树立起法的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