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久久 《师道》2011,(10):53-53
“不管高考得多少分,只要进了大学,大家就都一样了。”你是否也持这样的观点?最近麦可思调查公司的一项调查却发现,高考分数与大学生的就业率甚至毕业后的收入有“正相关性”:高考分数越高.越容易就业,毕业后的收入也越多。(见《北京晚报》)  相似文献   

2.
军校招生专业一般分为两大类,即技术类和指挥类。技术类专业为部队、军队科研单位、军队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其毕业学员主要到部队的各个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指挥类专业是为基层部队培养排长以上职务的人才,学员不仅要懂得武器装备的操作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高考刚过,为孩子选专业成为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国内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出炉。2011年就业蓝皮书显示:法学、生物、计算机等高考报考热门专业连年就业爆冷,而地矿、交通等工科专业就业率与薪资持续走高。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校招生》2010,(9):10-17
“孩子马上要高考了,过后就是头疼的志愿填报。我想咨询一下,XX专业就业怎样?毕业之后是否能找到好工作?”  相似文献   

5.
在2009年校园招聘如火如荼进行时,2008年大学生就业俨然进入尾声,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也在持续增加。毕业生总体过剩,应届生求  相似文献   

6.
吴艳  罗小燕 《考试周刊》2014,(35):150-151
大学生就业难既受"大众化教育"背景、社会性别观念、家庭背景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又与大学生个人择业期望过高和职业能力不强等个人因素有关。大学生应该通过培养沟通交际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加强社会实践等途径不断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影响大学生就业要素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力、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措施、用人单位的人事制度以及选才标准、高校的扩招和教育体制等,都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高校和大学生需要扩大视野,从更高层面、更宏观的角度去把握问题,通过营造宽松的就业环境,创新教育和教学模式,提升就业竞争力等措施,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8.
崔卓 《中国地质教育》2013,22(3):106-109
为了解地质专业本科学生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和期望程度,本文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2010级展开就业期望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毕业后的去向选择还未考虑或选择略显盲目,此外对工作地区和岗位较高的期望也是制约学生正确选择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给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贞  周欣 《大学生》2012,(23):32-33
调查主题:尴尬的断层——"多纲多本"给农民工子弟教育带来的挑战调查人:中国传媒大学周欣胡明子调查形式:文献查阅、田野调查、个案访谈、问卷调查一个大纲、一套教材统管全国的中小学教育,这就是所谓的"一纲一本"。新中国成立以来,基  相似文献   

10.
2016年高校毕业达到76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深圳作为高校毕业首选的就业城市之一,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尤为突出。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全面掌握当前就业形势对深圳大学生思想状态的影响,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并据此提出有效建议,以期提高就业率。  相似文献   

11.
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2008届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难的问题并没有缓解,而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还将增加,就业问题的矛盾还将加剧.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计算,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2001年为118万,2006年已增加到413万,无论增长率还是增长数都是惊人的.我校的毕业生也从2001年的1337人迅速增长到2007年的5678人,2008年,我校又有5659名大学生毕业.显而易见,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前的就业压力已经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