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涵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移民在迁入地必然要经历的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变迁过程。笔者以永仁县莲池乡凹泥奔新村移民为例,通过移民内在、外在文化变迁的分析来探讨移民的涵化问题。研究发现,该地移民涵化正处在外在变迁向内在变迁过渡的阶段,外在变迁是内在变迁的基础条件,移民主要通过文化整合的方式来实现与当地居民的互动与融合。  相似文献   

2.
李娜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7):15-19,25
社会适应是一个继续社会化的过程,即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和个体生存方式的变化,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文化内容及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易地扶贫搬迁使得移民们面临着环境和社会角色的变迁,迫使着他们进行自身调整,在经济生活、社会交往、价值观念方面都发生变化,以更好的适应新的社区环境。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社会适应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搬迁后的移民要完全实现生产、生活、心理的适应,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整理、归纳、分析中国哈萨克族移民在哈萨克斯坦社会适应过程中所面临的经济压力、维权、语言文化适应等问题。建议通过改善移民服务、提高维权能力、增进互信、提高移民自身素质等措施增强中国哈萨克族移民在哈萨克斯坦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化身份的研究对于探究旅游劳工移民的本质,理解旅游移民文化和社会融合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大理古城旅游劳工移民文化适应过程的考察发现:旅游劳工移民的文化身份是在对移居地的文化适应中建构起来的;与其他移民相比,旅游劳工移民文化身份的建构具有更强的流动性、自致性和边缘性特征。文章可丰富旅游移民社会文化影响的相关理论和案例,并为旅游地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四川水库移民在安置地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困难和文化性隔阂,要实现移民对安置地社会的心理认同与文化融合,需要在解析移民怀旧心理、依赖心理、失衡心理、矛盾心理的基础上,把握其文化融合的心理基础,解决其认知结构、思想观念和精神本质等深层次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温州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移民带来了温州经济的发展。温州移民文化呈现多种形态,其中包括温州侨乡的移民文化、旅居地的移民文化和新温州人的移民文化。温州移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温州移民社会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韩国移民因经济利益诉求迁居到山东半岛,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和文化的不同,在融入移居地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文化变迁,同时,移居地的现代化进程又加剧了移民文化的变迁。这种由移民生存环境的改变而带来的文化变迁,突出体现在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社会交往等物质文化的变迁上。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韩国移民必然与居住地居民发生文化冲突,也导致了韩国移民民族文化认同的弱化趋势,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山东半岛文化的丰富性与国际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社会流动的加快,移民和移民社会已经普遍存在.作为人类生活共同体的一种类型,移民社会特有的内涵及其多样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对现存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政策和社会和谐提出了挑战.因此,研究移民、移民社会问题,构建移民社会学理论体系,开创社会学的新兴分支学科,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9.
在水库移民过程中,移民的文化适应性问题关系着整个移民工作的进程。少数民族地区的移民,面临着比一般移民更复杂、更困难的情况,他们在新定居地出现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身份、宗教信仰、精神上的不适应。针对文化不适用的原因,政府应找到解决文化适应性的对策建议,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三峡移民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新时期的新发展,是三峡库区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它是三峡库区人民在三峡移民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三峡移民精神能够实现文化共建共享,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对构建和谐移民新社区具有重要的理论作用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美国进入城市化扩展时期,大量外来移民涌入美国城市。他们受到内外因素制约,一度产生公民身份认同的困境,而公立学校内部对新移民子女的教育也存在巨大的分歧。在美国社会有撕裂之虞的情况下,美国化运动在官方及民间有识之士的倡导及社会各界的参与下悄然兴起,并通过公立学校及社团公民科课程的探索与公民模拟训练的尝试,有效地促进了新移民子弟的美国化,保障了美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及长治久安。其中不乏有益经验,并对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及其子女如何融入城市问题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流动的加剧,大批农民流入城市,而这些外来人员的生存和发展,以及伴随的社会问题更发人深思。可以从社会排斥的视角来看当今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包括经济排斥、政治排斥、社会关系排斥、文化排斥、社会保障排斥和教育排斥,而开展针对农民工的社区教育是解决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从移民生计方式、生计发展动力机制和移民权益保障三个方面,对国内移民生计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国内学界对水利工程移民生计及其权益保障的研究为政策的实施提供了许多颇有价值的建议,但是系统化研究和定量研究还非常缺乏,可操作的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也还没有建立。这应是未来水利工程移民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英国移民是美国外来移民中一个有着独特经历和贡献的群体。来自美国移民始祖故国的他们和其他新来者一样远渡重洋而来,却很快融入美利坚社会,并被视作“看不见的移民”。他们拥有美国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亟需的先进技术和革新理念,并努力将这些技术和理念付诸实践。无论他们不同于抑或相似于其他进入美国的移民族群,19世纪英国移民定居美国后的种种经历和贡献在美利坚共和国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移民的政治参与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课题。从西方现有献看,西方学关于移民参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影响、制约不同移民集团参与其居住国政治的因素的探讨上。本则主要从移民的族群或化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和移民居住国的制度三种不同视角对影响、制约移民政治参与的因素做了理论分析,并分别对它们作了初步的理论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教育在优化成人移民社会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美国成人移民在教育和生活等方面的分析,深入探讨教育对美国成人移民经济生活、政治参与度、身份认同的影响和具体表现,以期为教育推动美国成人移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利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宁夏南部生态移民和移居地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移民和当地居民在不同阶段的社会支持状况差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提高移民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农民对其子女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大量农村中小学学生向城市"移民"。研究发现:"农村教育移民"社会适应状况良好,特别是人际关系方面;"移民"后班级的竞争程度、"农村教育移民"的家庭月收入、移入学校对待"农村教育移民"的态度等是影响其社会适应状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三峡移民社会适应中的主观能动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在对部分湖北首批三峡移民的问卷,访谈调查及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三峡移民主体角度考察其迁后社会适应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状况,揭示出自我矛盾性特征,从社会化过程的角度,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的九个矛盾;从主,客观两方面探讨了三峡移民社会适应过程中产生主观能动性矛盾的现实原因,指出政府行为因素,不可避免的因素两类客观原因及移民自身诸因素的主观原因,进而讨论移民社会化过程中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特别指出环境结构中主观因素及制约作用;最后分析了移民主观能动性矛盾带来的后果,并对引导移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军健 《云南电大学报》2012,14(2):39-40,44
西双版纳外来移民可划分为“自行流入”、“计划迁入”、“有序移入”3个时期和外国移民、国内移民,计划性移民、自主性移民等不同群体,并且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地域认同和国家认同特点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