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中小学大力普及的过程中,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将不断更新和充实。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着重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技术相关的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具体说来,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一、计算机技术的学习要为学生的创新学习服务我们这儿所讲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是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的,其编排的目的是为了…  相似文献   

2.
孙克坚 《教师博览》2023,(18):68-70
合理搭建信息技术支架,有助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发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搭建情境性支架、任务性支架、工具性支架以及创新性支架,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需求,缩小学生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跨度,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质量,优化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形式。基于大概念视角下的初中信息技术学习支架搭建,能助推学生把握信息技术学习重点、攻克信息技术学习难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大大优化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益。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较为方便地整合教学目标和优化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协作学习情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构建高中政治学科的素材资源,为资源共享创造条件;利用信息技术是实现研究性学习和基础性课程整合的有效手段。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验性和探索精神,学生学习兴趣高,参与意识强。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步伐的迅猛推进,无疑给中学历史教学、特别是学生历史学习带来了新的方式。就中学生而言,能否真正改变传统划线、背诵的历史学习方式,实现趣味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关键在于能否将信息技术与历史学习结合起来,在历史学习中广泛而充分地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教学整合对学生学习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信息技术的科学探究学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的最大教育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自由,为学生的探究和体验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有意识地利用相关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支持学习,是构造信息时代科学教育方式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在科学探究学习中的探索资源、工具软件和交流平台作用,并探讨了基于信息技术的科学探究学习的一些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6.
谢冬秀 《学苑教育》2012,(19):48-48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展现的教学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作者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现状与意义,通过归纳、总结与分析,在新课标下实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总目标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一种有效学习模式:合作学习的组织、实施和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指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和学校越来越重视小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学校发展信息技术的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教师应重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学生也要意识到信息技术学科对提升个人学习能力的积极作用,保证自身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本研究主要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意义、问题及不足、措施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享有了空前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国际互连网上,有着众多的历史网站,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历史资料、图片、影像等)。信息技术和网络不仅成为教师学习提高的途径,也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教改课题。下面围绕高一历史研究课《辛亥革命》,谈谈研究性课程的学习计划及信息技术在其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提高了中小学生获取、利用、处理、传递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小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各种网校、远程教育机构的兴起也对中小学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来学习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简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信息技术,分析了建构主义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论述了信息技术能为构建主义的实施提供理想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王发珍 《甘肃教育》2007,(12X):14-14
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为现代教育带来了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影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文字等信息实时、动态地引入教学过程,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一般有讲解演示模式、协作学习模式、自主探索学习模式、自我练习检测模式等。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教育必然走向与课程整合的阶段。目前,信息技术为中学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阅读、写作、口才、研究性学习等语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素养。  相似文献   

15.
一、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背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6.
刘晶 《青海教育》2009,(9):91-91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可见,信息技术课堂不仅应是信息技术知识传递的殿...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信息化教学如火如荼地开展。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基于网络的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教学形式,学习的各个层面都打上了信息技术的烙印,学习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然而,信息技术在给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学生容易在网络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教师盲目追求技术而忽视教学本身、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对当今教育的影响尤为广泛和深远。陈至立任教育部长时,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联趣、效率和能动性。”“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