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无相生     
化景物为情思——艺术中的虚实 “有无相生”,实际上就是艺术中的虚实相生。所谓实,就是用文字、色彩、线条、音响、动作、表情等直接表现出来的实在形象,它直观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的感官直接把握到。所谓虚,就是艺术作品中间接显现出来的形象,它不直接为我们的感官所把握,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把握到,即‘思而得之’”(陆一帆著《新美学原  相似文献   

2.
有无相生     
宋白华先生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但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美学散步》第65页)。色,即是实;空,即是虚。前边讲过“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的问题,但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及说:以虚为实,以实为虚。这也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还以《陌上桑》为例,并且回到老问题上:秦罗敷究竟如何美? 秦罗敷究竟如何美?每一个欣赏者的心中,都有一  相似文献   

3.
有无相生     
有无相生赵延龄虚实相生,乃源于《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老子》第二章)。有与无、难与易本是一对矛盾,但却是相生、相成的。这一辩证关系,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所以,也存在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之中,并成为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重要规律。万物变化之道─...  相似文献   

4.
对"反者,道之动"中"反"义的阐释,是理解老子道实质的关键。学界多认为"反"有正反之"反"与返回之"反"两义。"反"具有"相反"(即"正反")之义欠妥。"相反"涵盖了"相生"和"转化",是相对立的双方具有的不同运动方式。但转化(包括强弱转化、祸福转化等)却不是老子之道。老子之道以相生抑制转化,其实质是有无相生。  相似文献   

5.
冬之佳境     
有人说,冬天像一所房子,无论你在春天溜达,还是在夏日狂奔,抑或在金秋漫步,到最后,总要回到冬天,回到自己的家。冬天有家乡的呼唤,冬天有母亲的期盼,冬天有温暖的火炉,冬天还有拉不完的家常。冬天令人心醉,在于野外严寒和室内温暖的强烈对比;冬天令人神迷,在于雪的飘逸和梅的馨香。冬天是最宁静的季节。一阵北风呼啸,几片落叶狂舞,然后,  相似文献   

6.
冬之佳境     
有人说,冬天像一所房子,无论你在春天溜达,还是在夏日狂奔,抑或是在金秋漫步,到最后,总要回到冬天,回到自己的家。冬天有家乡的呼唤,冬天有母亲的期盼,冬天有温暖的火炉,冬天还有拉不完的家常。冬天令人心醉,在于野外严寒和室内温暖的强烈对比;冬天令人神迷,在于雪的飘逸和梅的馨香。  相似文献   

7.
<正>学生进行诗歌鉴赏,说到《鹿柴》中以动衬静却不知如何解释。同学帮忙解围:学生1说,人的声音在寂静的空山中越发显得响,山静可知;学生2说,当声音渐渐消失时,就是空山愈发安静时,有无声音的对比使得山静突出。学生的回答让我很是感慨。原以为只能从有声音的角度思考以动衬静之逻辑的。看来我的角度过于单一了。  相似文献   

8.
有赠人以实在、可靠之感,孕育着信服,无赐人以缥缈、空灵之思,营造着距离。建立在有无相生基础上的有与无的结合,便是将有限而具体的载体融入到了无限而抽象的氛围,给人以丰富而无穷的想象,从而创造出了一种超脱于形之外的、高雅绝俗之美。本文将带领读者从文学艺术中领悟这种超然之美,旨在陶冶性情,启迪智慧,纯洁心灵。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美学,老子所谓的"有无相生"之所以成为一个基本命题,就在于它是自然万物构成的精妙表述,含蕴有"有"、"无"一体,宇宙万物和合交通、交相构成的思想。应该说,这一"有无相生"说,实际上也引发了中国古代美学意境理论。意境美学思想可以说最早就包含在老子"有无相生"说中,包含在老子对构成宇宙万物之"有"、"无"一体的"道"及其富有生机活力的描述中,并规定着意境所要透过"境"以表现其开放性。  相似文献   

10.
首先将老子的“有无相生”分为“有中生无”“无中生有”两个部分,结合朗格的观点,得出两个学说具有相通之处的结论。而后,又将朗格“虚幻的力”单独罗列,因为朗格“虚幻的力”这一观点在舞蹈方面是解开老子学说中“有”与“无”相互转化的关键要素,更加诠释了老子学说与朗格美学思想的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11.
:“有无相生”体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灭不已的变化规律 ,因而必然通过人们的哲学—美学思想反映出来 ,进而影响到文艺创作和欣赏。在艺术文本中 ,“有”即直接描绘和传达之物 ,是有限的“在场”者 ;“无”指艺术的间空 ,是无言之言 ,“不在场”者 ,它隐而不显 ,却内涵“万有”,意味无穷 ;接受主体的积极参与 ,使“有”与“无”互为生发 ,相得益彰。以“有”带“无”,以“无”蕴“有”,方得艺术表现之妙  相似文献   

12.
从“我是电,我是光,我是唯一的神话”开始,S.H.E这个三入少女组合迅速崛起,成为一时无两的台湾女天团。她们为可口可乐代言,都说是可口可乐终于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女团’!相比起李宇春代言可口可乐引来产品“形象杀手”之说,S.H.E的可口可乐代言司誉为可口可乐进入中国以来最准和最狠的霹雳神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数学》试验教材 ,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和呈现形式 ,展示了新世纪课程改革的新貌 ,为我国未来小学数学教育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 ,开辟了新的天地 ,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富于创造性的学习环境。经过三年来的试验研究 ,我切实地体会到 :到底什么是数学?学生该学习什么样的数学?让孩子们怎样来学习数学?我们该给孩子们创造什么样的课堂学习环境?一、“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来完成荷兰的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认为 ,数学学习应该是“数学化”的过程。实验教材在编排上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试图在学习过程中体现“数…  相似文献   

14.
15.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数学》试验教材,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和呈现形式,展示了新世纪课程改革的新貌,为我国未来小学数学教育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开辟了新的天地,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富于创造性的学习环境.经过三年来的试验研究,我切实地体会到:到底什么是数学?学生该学习什么样的数学?让孩子们怎样来学习数学?我们该给孩子们创造什么样的课堂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6.
17.
我们的祖国历来都被视为"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这三朵美丽的奇葩在中国文学史上争奇斗艳。诗歌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好东西,我们应加以继承和发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  相似文献   

18.
用享受的眼光重新打量语文,彰显语文的享受价值.我们会发现以往语文教学中的“满堂灌”与条分缕析地肢解文本.不仅折损了语文内在的美,消减了学生对母语的敏感以及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偏离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属性。“享受语文”植根于语文学科博大、浓厚的人文背景,语文本身所拥有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对学生来说,在生理、心理、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湖南衡阳的特级教师谭青峰曾这样形象地描述“享受语文”给师生带来的求知愉悦:“在这种境界中,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古代有没有行政法,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观点,支持者认为我国古代一直有自己的行政法体系,反对者则认为行政法在近代从西方引进后才得以在我国生根发芽,兼取两方观点的折中说也同样存在。从本质上讲,三种观点所依据的史料相同,存在争议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学说对行政法定义的理解有所不同。行政法的定义和立法原则本身就经历了阶段性的发展,简单依据近现代狭义行政法理论来否定中国古代存在行政法的观点委实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中的实是指图画中勾画出的实物、实景以及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当年齐白石以虚实相生之法为老舍先生创作了一幅水墨画《十里蛙声出山泉》,构思巧妙,传为美谈。文学作品中的实,是指文中出现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指眼前尚未发生的情景,或已经消失的情景,或幻想中的情景,或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