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把文学、文学翻译、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等紧密联系起来,莫言作品的主要翻译家葛浩文也进入人们的视野,其翻译思想与翻译风格成为学界的评论焦点。研究葛浩文莫言作品的各种翻译批评,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坚定的文化启蒙者和中国白话文小说的开创者,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呐喊》代表了鲁迅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其译介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鲁迅文学"走出去"及其在国际文坛上的影响力。本文对鲁迅小说集《呐喊》的英译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从文化负载词翻译、隐喻翻译和语料库翻译研究等方面对其英译研究进行综合述评。  相似文献   

3.
随着诺言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中国文学也在世界文学领域中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翻译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因素。在本文中,将就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文学翻译与文化调适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寒山诗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是翻译文学史上的重要个案;而在着力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当下语境,寒山诗作为"走出去"之成功典范,对其译介与传播的成功经验却鲜有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毋庸置疑,对于其成功经验的细察,将加深我们对于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与翻译策略的再度思考与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5.
我国"一带一路"的构想要求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中外文化交流必须具备的先发优势。文化交流的基础是文学翻译。文学翻译以语言意义和文化意象的对等翻译为基础。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文学翻译对等研究,通过考察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探索语言意义和文化意象的对等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功能目的翻译论为框架,选取莫言的《丰乳肥臀》及其葛浩文的英译本中文化因素承载词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翻译目的与翻译策略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译本采取了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目的是基准的策略,对中国文学"走出去"有一定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走出去",要以翻译为媒,中国文学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蕴,是对外翻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实际翻译活动之中,正是因为这种内在的精神内蕴,文学翻译经常遇到文化缺省,译者在处理时,要有正确的翻译取向,辅以适当的翻译补偿策略,才能顺利解决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干校六记》葛浩文英译本的得与失,希望能够为今后相似的翻译情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0、2012、2014年8月,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在北京举办了三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翻译家的对话》( I、II、III)收录了会议的演讲稿?在这些会议上,汉学家、中国学者主要讨论了四个方面的议题: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现状、翻译过程、中外文学差异、针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建议?翻译家的对话为中国文学“走出去”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翻 译选材?目标读者定位、翻译策略、译作传播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既集中反映了跨文化交际的各种障碍,也是译者创造性翻译方法的具体表现。《兄弟》德译本中语言、社会以及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是《兄弟》实现成功译介的重要因素,也为推进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战略提供了具体经验。  相似文献   

10.
西方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发展迅速,而国内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却甚为滞后。中国儿童文学外译应抓住国家"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机遇,迎接挑战,重点译介中国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构建中国儿童文学外译的理论及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文化由输入向输出转型的当口,在中国文化要真正走出去的当代,堪称文化译出典范的林语堂,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都值得学习和仿效。本文从"中国文学走出去"这一现实关切出发,以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操纵派翻译观为基础,并以林语堂西方成名作《吾国与吾民》为例,探讨其海外成功传播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周方珠教授的著作《文学翻译论》概述了文学与文学翻译的本质,分门别类地探讨了几种重要文学体裁的翻译。该书理论具有原创性,表达富有文学性内蕴,实践译例颇有特色,分析细腻、深入、独到,融理论性与实践性、综合性与分析性、文学性与人文性、典范性与创见性为一体,辞约义丰、气韵蕴籍。在弘扬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今天,《文学翻译论》应运而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我国的文化战略决策,而中国文学典籍的翻译是华夏文化向西方传播很好的途径之一。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至关重要。本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分析杨译《红楼梦》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特点和翻译策略以探索中国文化传播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华典籍由谁来翻译,这个问题还存在多元声音。针对该现状,本文结合《〈楚辞〉英译的中国传统翻译诗学观研究》一书,对"翻译主体"进行分析与探讨,侧重比较中国翻译家和西方汉学家在典籍翻译中的翻译选择、翻译策略和特色、译出效果等问题,提出三方面观点:一是谋求多元互补译者模式;二是用"送出主义"和"拿来主义"的双向思维考察翻译动因;三是从"文化传真"和"文化改写"角度透视翻译诗学。  相似文献   

15.
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与译者受动性及其译者、读者、文本之间的主体间性密切相关,本文以《中国文学》创刊号刊载的《新儿女英雄传》沙博理英译本为例进行探讨。在翻译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下,通过分析该译作中的回目、译序、标题、熟语、歌谣等的翻译,让我们了解在受制因素突出的情况下,译者如何平衡、协调制约因素与主体能动性及其主体间性关系,从而确保译介效果。这在当今"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形势下,对于翻译研究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译者模式及其建构是中国文学能否"走出去"的重要因素之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的适应与选择。"翻译适应选择论"是本研究的切入点,从原语翻译环境与译者之间的双向选择与适应,分析当下理想译者模式及建构要素,探究译者葛浩文如何使用翻译策略来适应译语翻译环境,选择合适的译文,从而得出最佳翻译策略。当下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理想译者模式是以葛浩文为蓝本的外国汉学家模式;葛浩文在灵活使用"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基础上有意识地偏向"归化"的翻译策略,同时结合适时的删译,这是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的最佳翻译模式。至于译者的构建要素,也应当像葛浩文那样具有中国经历、中文底蕴和中国情谊。  相似文献   

17.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小说代表作,七十余年来共出现四个英译本并在海外得到广泛传播,在中国文学外译史上享誉盛名。伴随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出现,译者主体性成为了近年来翻译界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在梳理《边城》英译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选取三个英译本(金堤译本、戴译本和金介甫译本)为研究语料,尝试从译者主体性角度比较分析不同译本中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期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长篇小说《长恨歌》的英译本"The Song of Everlasting Sorrow"被誉为"是一部真正的经典"。译者选取了多样的翻译策略,使得原文本中典型的"他者性"适应西方读者的审美习惯和认知能力,作者和读者、忠实度与可读性之间的矛盾和角力转化为十分和谐的共处,令译本呈现出了王安忆文学世界的力与美。对《长恨歌》的译介研究不仅仅是特定文学文本的个案解析,更为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如何走出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论语》的英译本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本文从著名华人译本辜鸿铭《论语》出发,分析译本中"厚翻译"现象的表现形式,探讨影响"厚翻译"的主要因素,以期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身份经历了由蒙蔽到彰显的过程。不少学者开始以译者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探讨,其中有些学者认为汉学家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理想翻译群体。鉴于此,从译者主体性的三个重要特征出发,对汉学家徐穆实关于《额尔古纳河右岸》文本选取的原因及其采用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来探讨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和制约的因素,以期丰富承载民族文化的文学作品的外译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