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教学手段得到了丰富,教师能够借助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使得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又高效有趣.学生需要在物理学习兴趣的推动下参与到初中物理的学习活动之中,并且在实验操作中锻炼一定的个人物理实验操作能力.教师需要重视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推动学生积极启发个人的初中物理学习思维,培养初中物理综合素养.本文主要研究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如何融入信息技术,从而打造更为活跃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融入物理课堂,激活了物理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化抽象为具体,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师只要恰当地选准信息技术与物理  相似文献   

3.
计算思维是当前国际计算机界和教育界较为关注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是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十分关注的内容。该文阐述了计算思维的概念与内涵,结合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指出计算思维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作用。根据计算思维包含的算法思维、评估、分解、抽象、概括这五大要素,分别设计了基于计算思维某一方面培养的单个课堂活动,通过具体介绍英国中小学计算课程的一个培养计算思维的课堂实例详细分析如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落实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最终总结出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方法与策略,期望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科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学科素养。尤其是初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教学,很多学生初次接触物理知识内容,容易出现学习盲区和学习难点,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与热情。而借助问题链教学法,有助于课堂上师生的沟通交流,教师也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而且借助问题提问,还能进一步帮助学生打破思维认知局限,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物理学科思维,为学习发展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5.
物理作为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出具有"创新思维"特点的情境,设计出具有"创新思维"导向的素材,并引导学生体验具有"创新思维"元素的过程,从而构建创新思维课堂,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而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主要学科,近年来也越来越受重视。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初中信息科技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强化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深度融合,以信息技术促建高效课堂,在学生沉浸课堂的过程中培养其计算思维,彰显初中信息科技学科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7.
物理作为初中教学体系内的重要组成学科,对于培育和提升中学生的缜密思维、科学素养、实验能力等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物理教师要积极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与灵活性,有效激发学生在物理课堂的探索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为学生高效的学习与掌握初中物理知识与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积累,对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探讨,希望能为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高中物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将之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课堂容量,同时能展示物理学科的思维活动过程,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作为教者,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结合起来,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l生,笔者认为应关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王秀梅 《学苑教育》2021,(12):73-74
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设计思维属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活动中,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把信息技术课堂活动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学会创造性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做到学以致用、由此及彼,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之后的信息技术知识运用奠定扎实的基础,师生之间共同构建高效、和谐的信息技术课堂。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本文主要是针对设计思维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方法进行探究,希望对信息技术教学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物理是一门逻辑紧密、思维抽象、理论性强的学科,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在课堂中恰当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将物理课堂变得更加直观、有趣。以问题情境的设计原则为切入点,以学生的认知特征为核心提出有效的问题情境设计策略,通过问题情境的有效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发掘学科思维、加强深化理解,以此推进学生物理成绩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正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教学中,教学会更加有直观性、趣味性、参与性.作为物理教师,我重视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视创设富于趣味性的课堂,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模式,穿插物理学史进行引导教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演示操作性难的实验,凭借动态画面调动学生思维,改变运动速度  相似文献   

12.
对于初中生来讲,物理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也是初中阶段难点学科,尤其是在物理实验模块,初中生因为物理思维有限,所以在实验模块所呈现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为了改善物理课堂教学现状,教师应重点加强实验教学模式创新,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多种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物理实验水平。鉴于此,笔者主要围绕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展开有效分析,希望能够为广大物理教师优化实验教学,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何洪辉 《天津教育》2022,(17):102-104
<正>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学科所呈现的育人地位日渐显著,教师需坚持落实大声表达的育人准则,引领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本文主要就教师课堂限时讲授和学生实践表达的两个层面出发,就具体的小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展开合理探索。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综合实践地方性课程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操作和探究性能力培养,强调实践能力的有效培育,突出“计算思维”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中学生而言,初中物理课程是他们在物理学科上的启蒙,对培养学生物理思维和应用物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是初中物理课程学习的关键一环。本文结合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对教师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效率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洪长金 《物理教师》2007,28(4):22-23
为了培养21世纪创新型人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对此,物理教师可结合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运用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阶段的课程体系中,物理学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科不仅向学生传达着事物的规律,还向学生展示了科学研究的一些成果。物理学科所具备的这些特点需要教师能够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把物理现象及规律等传授给学生们,教师如果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罗军 《教育艺术》2021,(4):32-32
物理是逻辑性很强又比较抽象的一门学科,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会遇到一定困难。而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课堂讨论法由此诞生,将课堂讨论法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物理课堂的参与度,为其他学科学习奠定基础。一、结合教学内容设定讨论主题在传统的物理教育教学模式中,通常是教师按照书本上的内容和思路进行台上讲解,要求学生对公式进行死记硬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导致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去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18.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转换角色,培养学生喜爱物理学科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创新物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生成,让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9.
正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大潮正在涌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如何实现物理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以信息带动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在信息技术前提下如何构建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每一个中学物理教师极为关注的问题。众所周知,在中学物理课堂上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将那些抽象的物理概念以及物理变化的形成过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更加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这一内容突出体现于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计算思维,在编程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已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共识。目前课堂"重步骤、偏模仿"的编程施教方法与国家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因此在Scratch教学中融入计算思维,旨在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