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人师者应该认真审视自己每一天的教育,问一问自己:我的教育到底给了孩子多少幸福的享受和成功的体验?我有没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我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久?自己是否已学会了静心倾听,学会了慎重评价,学会了用教育的智慧唤起孩子的自信,学会了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2.
每个家长都在不同程度上抱怨过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抱怨,下面提醒大家注意三点:一、不要拿自身的付出抱怨现在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感到身心疲惫,总觉得为孩子付出太多而回报太少,因而陷入一种烦躁的状态.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教育孩子,致使家庭教育出现问题。因此,父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过多地“自我牺牲”。  相似文献   

3.
为人师者应该认真审视自己每一天的教育,问一问自己:我的教育到底给了孩子多少幸福的享受和成功的体验?我有没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我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自己是否已学会了静心倾听,学会了慎重评价,学会了用教育的智慧唤起孩子的自信,学会了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4.
张晓 《家庭教育》2010,(1):58-59
无论是惩罚教育,还是赏识教育,其背后都暗含着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只有如实把孩子真实的表现告诉他,孩子才能认识自己,从而不断提升自己、接纳自己。最后迈向成功。  相似文献   

5.
武宝生 《教师博览》2010,(12):27-27
在美国探亲期间,一开始,我和老伴对侄女及洋侄女婿教育孩子的方法不能苟同。首先想不通的是,他们让自己的女儿贵贵晚上了一年学。其实,侄女和洋侄女婿同样是十分重视孩子教育的。他们也认同:孩子的教育问题,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6.
刘玉玲 《班主任》2012,(6):63-63
正教育是复杂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特的孩子,他们的情况千差万别,即使我们读尽所有教育学、心理学书籍,遍览所有经典教育案例,也不一定能找到一个适合当下这个孩子的教育方法。但有时,教育也很简单,简单到只是一种提醒。每学期的第一次班会,我总会和孩子们一起晒我们的假期生活,写一写对新学期的畅想。我会把假期和女儿一起背的24首古诗词的题目以及读的8本书的书名写在黑板上,把自己写的3  相似文献   

7.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见激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我们更应该注意评价方法多样化,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这是让学生走进生态课堂,走进数学知识的催化剂,如果运用得当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数学教学评价,是一门艺术,在我们倡导生态课堂的理念下,更应该关注课堂评价,让每个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价值和幸福,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会走进孩子的内心,才会激发他们全省的热能,让我们一起在教育评价的智慧里感受孩子们的成长吧。  相似文献   

8.
侯海蓉 《山东教育》2021,(11):62-62
爱是教育的灵魂。一位好老师,他一定是热爱孩子的人,时刻不忘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总会感觉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忧伤,能触动和抚慰孩子的心灵。无论付出多少,无论孩子是否感恩,都始终保有一颗爱心。  相似文献   

9.
刘永花 《成才之路》2014,(21):34-34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以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高中毕业生为主,在大多数人眼里这部分学生成绩较低、素质教差,很多还是问题少年。殊不知正是这样的一群孩子,他们比那些所谓的优等生需要更多理解、需要更多支持、需要更多的“爱”。对于他们的“差”,我们更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一、家长多“爱”他们一点点 近年来,周围的家长都十分重视自己孩子的学习教育,从小让小孩多识几个字,多背几首诗词,会做多少道数学题,认为这个是最为要紧的。多少年来,家长对智力教育也重视了,让自己的孩子参加各种训练班等。家长重视自己孩子的学习教育,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是无可厚非的,作为父母谁不希望孩子掌握的知识多、成绩好,谁不希望孩子聪明啊!但是,很多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忽视了对自己孩子的个性发展教育。个别家长甚至把孩子当作自己梦想的延续,而一旦孩子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他们便会失望、抱怨,随后加之孩子的便是冷眼、辱骂、甚至是责罚,孩子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就会找个出VI去释放,许多孩子的“差”就源于学生家长的“压”。  相似文献   

10.
日前,在北京怀柔区举行的一场亲子教育试验,竟然让家长全哭了。活动一开始,主持人让每个孩子和妈妈都戴上眼罩。在黑暗中,孩子通过触摸妈妈的手寻找自己的母亲。但是有五个孩子没有认出自己的妈妈.当他们把眼罩揭开后,妈妈和孩子全哭了。  相似文献   

11.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象许多小眼睛……"每个孩子在唱起这首儿歌时,或许都曾幻想过在浩瀚夜空找到自己的位置,做一颗独一无二的小星星,放射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辉!  相似文献   

12.
刘莉 《江苏教育》2014,(8):F0002-F0002
教育是什么?教育的目的又是什么?刘莉园长坚信:教育是一首田园诗,不是固化,是生活,是创新;不是训练,是唤醒,是发现;不是管束,是期待,是梦想!在百家湖幼儿园,教育是孩子、老师和家长共同成长的“三色果”之梦!  相似文献   

13.
做什么事都得讲究效率,教育孩子也应该如此。如果你有心你也会发现:快乐教育总比枯燥教育效果好;感觉不到在教育他的教育总比气氛庄重态度严肃的教育效果好;孩子自己教育自己总比大人出面教育效果好。下面是一位年轻妈妈让孩子自我教育的实践活动。妈妈是教师,孩子上小学二年级  相似文献   

14.
<湖南教育>综合版2008年第2期卷首语刊登了永州市第九中学严丽荣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一文.文章开篇以新加坡7岁男孩阿尼安·塞莱斯特·考利6岁已能答对相当于高中毕业会考水平的化学科目的全部试题,新加坡的一些大学却拒绝了神童入校的愿望,由此引出了<教育是慢的艺术>的主题.继而又指出:三岁的孩子要背<唐诗三百首>,四岁的孩子要上幼儿英语学校,五岁的孩子要学弹钢琴,未满六岁的孩子要读一年级,属教育的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相似文献   

15.
天底下的家长没有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由于从事教育工作,在用教育理论教育学生的同时,也用它来启发自己的孩子,但实践起来也有不顺利的时候。由于孩子上高中住校,一个月才回家一次。对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时候我也就采用了说理的方式。抓紧在饭桌上,  相似文献   

16.
乐善耀 《家庭教育》2005,(10A):42-42
家庭教育在哪里?有人说:它看不见。摸不着。因为家庭教育“隐藏”在家庭的吃、喝、玩、乐之中。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家庭教育是什么?有人说:家庭教育是一种化。她千姿百态,色彩斑斓,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化。所有的孩子无不打上家庭化的烙印。哪一种教育方法是高明的。哪一种教育方法是拙劣的?哪一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哪一种教育方式却是拔苗助长?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有反思才会成长。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丁丁”,也一定会有很多“冬冬”。在“丁丁”和“冬冬”的背后就有那么多的爸爸妈妈。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他们不是在进行正确的教育。便是在进行错误的教育。愿普天下的父母,在子女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从中感悟家庭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卫如 《江西教育》2006,(5):17-18
在当代家庭中,最牵动家长心的问题便是“如何教育好子女”。从孩子咿呀学语开始,家长就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教孩子背故事,学算术;孩子再大一些,家长就把孩子送进经过慎重选择的学前班,让孩子学舞蹈,弹钢琴;上学后,更是为了把孩子送进好一点的学校,  相似文献   

18.
在一次骑车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位家长,家长对我说:"老师,请您帮我教育教育我家孩子,我们现在几乎无法沟通,孩子压根不和我交流,我说什么她都不听,孩子自己说他就听老师的。平时我只要一说她,她就烦我,就乱摔东西,气得我一点办法都没有。"听了家长喋喋的话语,我答应了她的请求。  相似文献   

19.
《小乌鸦爱妈妈》是一首以动物为题材的儿童歌曲。叙事性的歌词,讲述了小乌鸦对妈妈的热爱,教育孩子要尊敬、热爱自己的妈妈,从小就要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忘妈妈的养育之恩。  相似文献   

20.
在我家正对大门的墙壁上,贴着一棵彩色塑膜剪成的树——棕色的树干、黄色的树枝、淡绿的树冠。这是我们给孩子种植的一棵“成长树”。孩子7岁了,教育他成为我们的一大难题。对于孩子在成长中出现的一个个问题我们常常感到束手无策。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每个孩子都喜欢鼓励,何不给孩子种一棵“成长树”,让孩子随时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