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学生发展的必须,是民族发展的希望。地理学科具有文理双重性质,就为通过地理教学实施公民教育提供了基础。但是传统的地理学科教育侧重知识和方法的培养,忽略了公民意识的培养。本文旨在从方法和技术之外发掘地理教学中公民教育的成分,为地理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许艳 《教学与管理》2004,(11):60-62
公民教育是指一个国家对本国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期,直到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公民权的范围才普遍扩大,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资格才被确立下来。  相似文献   

3.
4.
人类正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因此,在地理教育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教学活动,改进地理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学生环境保护知识,促进其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5.
乡土教育是现在地理教学中的一个普遍话题,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资源,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所谓地理教学中的乡土教育就是讲授该学校所在的地区区域中的自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以及当地的人文特征,将这些乡土资源融入到课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将课程与生活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6.
陈多 《甘肃教育》2011,(8):44-44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科学发展观"和"绿色GDP"的提出,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将环境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之中也成为社会的共识。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极为密切,其研究对象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且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很大程度上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7.
8.
中学教育的完整内涵应是对中学生传递知识、培训技能和培养素质,三者缺一不可。中学地理教育就是运用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遵循教育规律和原则,使中学生获得地理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填鸭式教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紧密联系当地实际,把地理知识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宗旨的教育。中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地理教学很适于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1.
人类正面临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因此,在地理教育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教学活动,改进地理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学生环境保护知识,促进其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2.
胡惠彬 《考试周刊》2014,(66):131-132
环境和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是给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蓝天,还是给子孙留下金山、银山,是我们一直讨论的问题。对中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帮助中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观念,增强中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地理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公民责任意识教育包括公民政治责任意识教育、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公共责任意识教育和自我公民责任意识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公民责任意识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可以通过不同的教育形式、内容和渠道增强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紧密联系当地实际,把地理知识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甚至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探讨环境问题意义重大,对学生乃至全民进行环境教育,更显紧迫。作为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地理学科本身的指导思想就是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入手,给予学生有关的地理环境基础知识,使学生对如何合理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和保护环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基于这一点,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既是地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又能使学生掌握有关环境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能通过实践培养…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已成为困扰全球发展的严峻问题,如何处理好人地关系,使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相互协调发展,实现人地关系的特续发展战略,是我们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对青少年进行人口、资源、环境、科技的可特续发展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现、资源观、环境观、科学现,形成良好的人口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科技意识,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就必须对中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公民教育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教育主题.中学生未来的角色众所周知,这就决定了中学生公民教育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显然要把学生公民教育摆在思想教育的突出位置上,在校期间就要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养成正确的公民行为习惯。针对中学公民教育的现状,我们有必要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在中学公民教育的目标、环境等方面不断创新,尝试建构针对性更强的中学公民教育体系,为未来培育合格的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环境意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正确的环境意识可以指导人们摆正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位置,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过程,自觉地根据自然规律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进而积极保护和创造美好的环境。地理作为实施环境教育的主要学科,理应担负起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重担。  相似文献   

19.
张英 《地理教育》2011,(7):12-13
一、探讨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与公民意识的意义 当今社会,提高公民素质对个人、国家和社会的意义重大。国际化日益加剧的今天,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世界上很多国家在教育改革中都非常重视使受教育者具备国家公民和世界一员所应有的素质,称之为citizenship。citizenship译为公民资质更为合适,公民资质的形成依...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