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元1508年,王阳明先生于贵州龙场“大悟格物致知”之道。次年,阳明又于贵阳书院“始论知行合一”。从孔子到王阳明的2000年间,中国古代认识史上关于“知”、“行”问题的论争,经历了不断发展的曲折变化过程,不论是儒家、道家,乃至于佛家,无不对此作了详尽而艰辛的探索,经历了一个个认识发展的逻辑“圆圈”,而每一周期,都将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引向了更加深入的层次,并不断增加着对这一问题认识的真理性颗粒。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立哲学体系的人,他除了对当时哲学论争的中心问题——天人之辨,提出了关于天命论的传统主张外,…  相似文献   

2.
王阳明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把思想文化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龙场悟道”是王学的起点,龙岗书院是王阳明最先创办的书院,《教条示龙场诸生》和《龙场生回答》奠定了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并在贵阳文明书院“始讲知行合一”,“龙场悟道,贵阳传道”,王学走遍天下。王阳明教育思想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一是“树人”,二是创新。  相似文献   

3.
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思想是王阳明文化精髓所在,是王阳明一生成就的集中体现,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对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重大方法论意义,对促进社会发展更具有重要当代价值。知行合一是人们的行动指针、精神动力,尤其是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思想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对王阳明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阐述的基础上,对其教育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认为“致良知”是王阳明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目标;“明伦”、“德教”是王阳明教育思想的根本内容;“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是王阳明实践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实践教育教学的根本方法;“趋向鼓舞,中心喜悦”是王阳明儿童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礼乐教化”、“敦厚风俗”是王阳明社会教育思想途径与目的。继而文章在肯定王阳明教育思想的实践绩效和历史影响的同时,认为其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的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建设、教育文化发展等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不同于一般哲学意义上的关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其特殊的意义。首先,知与行的范畴定义不同。王阳明从道德哲学的层面上对“知”和“行”进行重新界说。王阳明认为在表象的道德生活世界之上,存在一个道德的知行本体,正是这个道德的知行本体决定了现实的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能否合乎天理的是是非非、善善恶恶,关键在于能否与知行本体一致。而知行本体的关键在于“知的本体”。  相似文献   

6.
知行关系的哲学范畴从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不同历史时期,知行观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先秦时期孔孟二人对于知行观的独到见解以及宋明理学时期二程和朱熹分别提出的“知先行后”说和“知在行先、行比知重”的观点,对于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思想有很大影响。当今社会,“知行合一”思想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向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陈立胜教授对以劳思光为代表的当代学者关于“知行合一”的论断进行了全新的检讨。他从阳明知行合一的义理系统、知行合一的整体论述以及知行合一作为一种工夫论说三个方面展开分析,认为知行合一既是根源意义上的合一,也是完成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8.
知与行的关系本来就是不可分的,无论在中国的古代,还是现代。中国古人对知、行的界定不同于我们之处,在于知与行不仅仅是认知领域的范畴,同样也是道德修养的范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只有从这一意义上去理解才是惟一正确的。简单地认定“行先知后”是唯物主义经验论,“知先行后”是唯心主义先验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正>"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强调知行一体、躬行实践、自律自觉,由王阳明发扬光大。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在学懂、弄通"知行合一"思想的同时,亦要有做事的责任和担当,即知与行相互贯通、相互促进。那么,如何在学生的心田播种知识、责任和行动,做到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与党的十九大精神同行?不妨以活动为基本方式,活动促知,以知促行,最终实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0.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王阳明通过对"知行合一"的论证,强调了知与行要相互渗透,不能分离开来,道德实践与道德认识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知行合一的观点不仅对当时人们的道德实践有指导作用,而且对现代社会人们提高道德修养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知行合一"的实践思想,曾经多次强调学以致用和崇尚实践的"知行合一",注重研究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思想价值与现实意义。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实践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思想精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实践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是二十世纪名闻世界的伟大人民教育家,他和鲁迅一样,是深受人民爱戴的教育改造家,是改革教育的旗手。他曾信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后超越王阳明,把“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知行合一”思想内涵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理论,分析“知行合一”思想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价值的契合之处,论述“知行合一”思想视角下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若干难点,建议高职院校以“知行合一”思想为视角,通过加强劳动教育“知”的渗透,实现以知促行;做深做实劳动教育的“行”,实现以行促知;完善劳动教育的“评”,实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4.
明代著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主张以知为行,以知代行;强调“践履德行”、“事上磨炼”、知而必行;“不行不足谓之知”,行而后知,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认识和道德修养思想成分,可为我们提供一份吸收借鉴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5.
传统朱子学坚持知行之间存在一由内及外的“异质的时间差”,对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多有辩难,以劳思光为代表的当代学者则否认这一异质的时间差,但又认定知行乃是同一行动之不同的阶段,知行之间实际上仍然存在一“同质的时间差”,知行合一只能取“根源意义”,而不能取“完成意义”。这种将知行合一的意义严格限定在“根源意义”上的做法,从阳明知行合一的义理系统、知行合一的整体论述以及知行合一作为一种工夫论说三个方面看,均难成立。在根本上,知行不是同一行动之先后不同的两个阶段,而是同一行动中交互渗透的两个向度。知行合一既是根源意义上的合一,也是完成意义上的合一,更是即知即行这一跟行动一体而在的“照察意义”上的合一。  相似文献   

16.
王阳明(1472—1528)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集大成者。在他的著作中,有关知行关系问题的论述占有相当大的份量。他的“知行合一”说在中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从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总体上来看,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但对于他的“知行合一”说要辩证地看待,决不能全盘否定。我们应该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吸取它的合理成分,抛掉它的糟粕。因此,如何正确分析和评价“知行合一”说,以及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庐陵知县任内开导人心向善,巡抚南赣以军事与政治结合取胜,平宸濠之乱善用反问奇计,总督两广、江西、湖广军务,怀德纳降,因随时代研究王阳明等方面对王阳明其人进行论述。认为要研究、认识王阳明,不仅仅认为他是一个哲学家,还应看到他是兼有政治家、军事家天才的人物,只有这样才能说清楚阳明“知行合一”之说,“致良知”之教,以及在实践中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致良知”是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晚年提出的一个思想命题,它的提出标志着阳明心学思想体系的最终形成,也是其思想宗旨和最终归趣。从其心学的思想立场出发,王阳明赋予良知以多方面内涵,验证其先验性、普遍性和绝对性。天赋良知通过“行”由本然之知转化为明觉之知的过程,就是知行合一并进的致良知的过程。他对良知与致良知关系的规定,显现其统一先天之知与后天之致的思路,同时又构成了本体与功夫的逻辑前提。王阳明致良知的理论把心与理、知与行、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融为一体,将孟子的“良知”与《大学》的“致知”相结合,表达了宋明理学“本体与工夫”结构的基本内涵,对当世和后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其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狭义朱子学与阳明学的发生、发展及其基本内涵的阐释,揭示朱子学与阳明学的现代意义。朱子学说最重要的部分是“格物致知”的理论,其明显的特色是极力为人求取事物的知识的活动确立一个地位。“心即理”、“致良知”是阳明学说的主要哲学命题,“知行合一”则是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朱子学强调读书学习的性格,为现代“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对于大学的“通识教育”,朱子的思想是孔子之外最重要的思想资源;朱子学提倡“主敬”所代表的自我约束、严肃认真、勤勉专一的工作态度,对于保持东亚社会积极的工作伦理,仍能提供重要的资源。阳明学强调实践,体现于王阳明一贯提倡的“知行合一”,“住事上磨练”,这样的哲学精神合于19世纪以来实践哲学的发展,与近代哲学是相通的;王阳明关于“万物一体”的观念,对于人类的和平发展,以及生态和环保也可提供一种伦理的支持,具有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从阳明学到新心学的思想轨迹——论贺麟知行观的新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麟认为,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说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他把王阳明的"率真的知行合一说"发展为"自然的知行合一说"。新心学继承了陆王心学的主体性原则,并自觉地从现代哲学的角度加以论证;继承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并且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加以发挥,赋予其现代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