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1984年第34期有一篇《澳门赌场一瞥》,看了之后,觉得很有兴味,不免遣思一番。我觉得这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好特写。是作者正确理解党的开放政策的报道。随着党的开放政策的发展,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多报道一  相似文献   

2.
我采写的人物特写《“关大侠”》,去年在人民日报社举办的“金马”人物特写征文中荣获三等奖,这篇特写还被《新华文摘》转载,并收入《“金马”人物选萃》一书。在此之前,报道郑州市治安大队反扒窃“神警”关福昌的文章已发过不少,还有篇幅较长的报告文学。《“关大侠”》见报后,一些读者反映,这篇特写虽不足两千字,但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与上万字的报告文学相比,另具特色。我通过《“关大侠”》的采写,也受到教育和锻炼,深深体会到,只有实实在在地深入基层,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获得鲜活的素材和写作激情,才能写出受群众欢迎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3.
近日翻检旧稿,发现当年应《中学生阅读》杂志之约,写的一篇关于新闻报道中的地名应当怎么写的小稿,并没有刊出。从普及新闻写作知识的角度,似乎并未过时。因而稍作删节,发表于兹。 (一)四川省青神中学文补班刘同学的来信(摘要) 《中学生阅读》(1991年第11期)选载了新闻特写《王诗超人生的最后画面》(以下简称《画面》),同时也刊登了孔祥料同志以这篇新闻与另一篇新闻为例而谈新闻特写的基本特征之文章——《新闻为体,文学为用》,文章简明扼要地谈了新闻特写的基本特征,令人受益匪浅。 但是,孔祥科同志在谈《画面》…  相似文献   

4.
8月3日《中国青年报》一篇人物特写《瞧,这个厂长》写得好。好在不仅为读者描绘了一个新闻人物——改革年代的青年厂长形象;更给读者捧出一个活脱脱的人——生活中常见的、并不陌生的人。  相似文献   

5.
《新闻通讯》正在开展一次有意义的笔谈:怎样认识和采写好而短的新闻?在新华日报《科坛星光》专栏刊出第20篇稿件之际,我们就这组系列短特写的采编过程谈点心得,权作参加这次笔谈。  相似文献   

6.
《英雄携手飞天——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征记》这篇1700多字的现场特写,获得了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篇稿件从采访到写稿,用了不到3小时,但台前幕后值得一说的东西却有很多,也给我和我的同事们带来不少启发。在此,我想着重谈谈“四个妥善处理”,希望对于同行们写好重大事件现场特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今年“两会”期间,许多报纸的显著版面刊载了新华社记者采写的《“我有不同意见”》、《总理的建议》两篇会议特写,并给予对很好的评价。 这两篇特写之所以大家叫好,除了视角独特、写作考究之外,一个很重要而且也是最可贵之处,是它的“鲜活”。“鲜活”,就鲜活在两篇特写所捕捉的新闻事实,都像是刚从地里采摘的菜和水里捞出的鱼,青翠欲滴和活蹦乱跳。  相似文献   

8.
面前放着两篇特写,是我特意从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许多报道中寻出来的。头一篇的题目是《报告之前》,后一篇的题目是《笑声·心声》,新华社播发后,为全国许多家报纸所刊用,这两篇特写顿觉有新鲜之风吹来,不禁连声称好。从特写中可以看出,两位记者采访的取景镜头一改过去只注意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并且对准了主席台的幕后,报道了大会开幕和闭幕前在后台发生在那里的意想不到的事。我记得,人民大会堂自1959年落成后,曾经有四届全国人大的历次会议在这里召开,全国性的新闻  相似文献   

9.
《音乐周报》1991年9月20日刊出的新闻特写《一场告别人生的音乐会》,获1991年度北京新闻奖一等奖,当之无愧!依笔者所见,最主要的因素就在于作者把对主人公王玉田的浓浓之情凝于笔端,写成的文章才重如千斤,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它才不仅仅是一篇新闻特写,更是一篇抒情散文。  相似文献   

10.
阅读新闻特写《“飞天”凌空》,好像欣赏一组色彩绚丽、气韵流动的速写画,更像观看一场慢速放映的形象活脱、声情并茂的立体电影,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这篇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作品的体育报道,是光明日报记者夏浩然、樊云芳1982年11月24日在第九届亚运会现场(印度新德里)采写的,后以“好通讯”入选。从它的写作特点来看,叫它“新闻特写”或简称“特写”更确切一些。不少新闻写作书是把特写从通讯类中抽出单独讲说的。  相似文献   

11.
细节如椽     
这是一篇特写,只有450个字。450个字,却成功地记录了香港回归这样一件大事。这篇特写出自美联社记者之手。在我看到的当时记录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所有的新闻报道中,我认为这一篇是写得最好的。新华社的《参考消息》曾两次刊载此文:1997年7月1日刊载过一次,2001年7月纪念香港回归4周年时又刊载了第二次。  相似文献   

12.
发表在1994年4月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新闻特写《尼克松告别人生》,是一篇颇引人入胜值得借鉴的好作品。 充分报道富有特征的新闻事实,从内容上吸引读者。人生是一个大舞台,每一个角色在与它告别时情况各不相同。曾经是风云人物的尼克松7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3.
情与景的交融特写︽联合国风雨送加利︾点评陈特安新年伊始,人民日报六版国际版于1月2日刊出了《联合国风雨送加利》一文,这篇国外特写不仅深受读者青睐,而且新闻单位领导同志和报界同仁也交口称赞,认为是一篇“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的佳作”,是一篇很值得...  相似文献   

14.
翻阅三月份的新华日报,在《今日快讯》专栏中喜读几篇小特写。文章简短,字数寥寥,但读来兴味甚浓,亲切感人。因此,人们称赞它是《今日快讯》中的一朵色彩艳丽的奇葩。如:三月六日的小特写《宾馆点心上街头》,写的是在文明礼貌月中,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闻界和文艺界关于新闻特写的概念与前苏联及西方均有别。前苏联有关“特写”的界定相当于中国的“报告文学”,西方所说的“特写”则指“非纯新闻报道”,范围甚广。 五十年代,我国新闻界和文艺界曾用高尔基、波列伏依的基本观点来界定“特写”的概念,并加以发挥,刘白羽写的《论特写》(见《新闻战线》1958年第1期)是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他写道:“近数年来,特写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从苏联介绍过来的。”“特写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是应当和诗歌、小说、戏剧  相似文献   

16.
黄炳琦 《中国广播》2012,(6):80-82,84,83
广播特写《8点15分,第三手术室,髋关节整体置换》是国际广播特写领域闻名遐尔的经典作品之一。它与以音响为动力的音画不同,是一部没有解说,只以采访对象的讲话(独白)为基础,通过三条线的交叉、组合来揭示一台手术的来龙去脉以及它给人的启示。本文通过分析这篇特写成功的原因,介绍了广播特写创作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7.
我在《大公报》工作了几十年,开始是外勤记者,要说“印象深刻的一次采访”,我得举出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战初期,我匹马单枪去访问我军最高司令部这件事。当时经过无数折腾,我都出以最大的耐心,终于遇到了好机会,结果在8月17日《大公报》上海版发表了一篇《司令部中》的“独家”特写,虽然曾被新闻检查所检扣了许多内容。  相似文献   

18.
黎巴嫩自从1975年发生内战以来,成为国际新闻界注意的焦点,对它的报道不计其数。今年1月6日,科威特《火炬报》周末版刊登的新闻特写《贝鲁特:每条街都有悲伤的故事》以其新颖独特的表现手法而别具一格。这篇特写篇幅虽短,不过八百来字,却从几个侧面反映了黎巴嫩错综复杂的教派冲突与奇特的经济繁荣景象,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黎巴嫩的社会现实。这篇新闻特写构思巧妙。作者以烈士广场上枪战现场的描写开始,写出了黎巴嫩战乱景象与人民的思想感情,“这儿真成了烈士广场”。然后眼光一转,  相似文献   

19.
在保定地区广播系统评选好稿活动中,围绕一篇推荐的录音特写——《记一次五好家庭座谈会》能否被评为好稿,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不少人认为:录音新闻只要内容真实,在广播的表现形式上,编辑记者导演、播音员扮演其中的人物,是为了发挥广播特长,为了更好地表达新闻的内容。对此我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20.
苏州报从去年5月起,在一版新辟了一个《特写》专栏。一年多来,基本坚持每周六刊出一篇,并办出了特色。为了扩大报道面,苏州报对办好《特写》专栏的基本要求是:要新,即采写一周内发生的,具有政治意义和读者关心的新事;要快,当周发现当周采写,决不拖延;要活,写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