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古代有一句话:“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从者,必兼有威信。”而我们有些体育教师不重视威信效应,片面地强调管卡压的作用,认为只要靠严厉的命令“镇住学生”,就可以使学生服从,因而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态度傲慢,居高临下,发号施令,结果是表面听从,敬而远之,表面尊重,内心却瞧不起的虚假威信。这从反面说明了威信效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正> 教师在学生中有威信,是每个教师的愿望。但“威信”与道貌岸然,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不同。威信的实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是人与人相互关系中由信服而产生的威力。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个人威信是有效影响学生的重要条件,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确信教师讲授和指示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乐于接受教师的讲授和劝导,可以调动他  相似文献   

3.
威信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关键张丁萍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靠班主任的威信施加的,通过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实现的。如果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一种权威,学生自然会“不令而行”。怎样树立班主任的威信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做知识的富豪,学问的大...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威信,也就是教师在学生中的声望和信誉。教师一旦在教学中有了声望和信誉,那么他的教学活动从一开始就可以说已成功了一半。威信不是靠严厉、热情以及一些别的表面文章能做得出来的,而是靠教师自身的知识、思想以至整个的人格去逐步建立;不是靠学生以外的什么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而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理解不准确,目标不明确,心态不平和,就难免会出现“走极端”或者“扭曲”、“变味”的现象。如:为了体现这一“新型”的理念,教师忍痛割爱,放下架子,一味亲近学生,一味迁就学生,一味赞赏学生,以为这样就会缩小师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内心,学生就会感恩戴德地接受教师对其实施的教育,但效果往往并不如意。原因在于:一方面,教师不但没有建立以人格魅力为基础的威信,反而使原有的靠师道尊严撑起的威信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6.
职业院校中的“两课”教育是对学生实施品行教育的重要途径。而教师威信对“两课”教育效果的影响与学生的发展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提高所授内容可信度、从严要求学生等途径,增强和提升教师威信,从而增强职业院校“两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园丁语丝     
园丁语丝△所谓“威信”不是凭空“架”起来的,而是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一砖一石慢慢“垒”起来的。那种一开始的“威信”实际上是一种假象,是学生与教师之间互相不了解,既没有形成“威信”,又没有“威信”的一种状态。威信,无非是为了让学生接受你的教育,取得好的...  相似文献   

8.
刘波 《中学教学参考》2009,(34):117-117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而信其道才能好其道乃至行其道。”“亲师”,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只有拥有这个前提,教师才享有威信,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对学生的教育培养。面对短期内不可能完善的人格缺陷,教师必须适应教学对象的特点,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靠人格的力量增强课堂的凝聚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校长的威信     
校长的威信不是靠“上面”封的,也不是靠权力树的。职权与威信两者同为权力的基本要素,但不能认为有职权就一定有权威。职务产生的力量是一种外来的力,是行使权力、发挥影响力的“外因”,而由一个人内在的实力和人格中自然渗透出来的威信,是行使权力、发挥影响力的“内因”。实践表明,如果校长在教师中丧失了威信,运用权力时就得不到群众广泛、有力的支持,最终校长是有呼无应,举步艰难。相反,有的工作在二线的校长,虽不拥有职权,而德高望重,仍可产生“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教师威信在现实生活中,时常可以听到一些教师这样抱怨:“我们班学生越来越不听话了,你说他一句,他项你两句,好像觉得他有理。”“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大没小,我有时管教他,他还说这个你不懂,有时真的很生气。”诸如此类反映出来的缺失教育效果问题,仔细推敲起来,根本原因就是教师在学生面前缺失威信,这样教师的教育效果一定不会好。由此可见,教师具有威信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条件。马卡连柯指出:“威信本身的意义在于它不要求任何的论证,在于它是一种不可怀疑的长者的尊严,他的力量和价值。”教师的威信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校长树立威信“六误区”云南省宣威市教师进修学校范文礼校长的真正威信,是要靠自己的知识水平、品德修养、工作能力、个性风格、领导作风等优良素质以及正确行使职权来树立的。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校长,却缺少这样的观念,他们对威信的树立往往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步入...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教师的威信呢?我认为:“威”是指人之师表的堂堂正气;“信”即是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尊崇。威信,绝对不是威风。那种动辄指责训斥学生的做法,效果往往不佳。学生当着老师的面唯唯诺诺,老师一走则乱糟糟,这只证明“怕”,而不能说明老师有威信。  相似文献   

13.
“威信”历来是教师的生命线。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 ,的确不能没有权威。《中国大百科全书》把“权威”界定为“在社会生活中靠人们所公认的威望和影响而形成的支配力量”。那么 ,被视作“教师生命线”的权威力量从何而来呢?许多专家、学者、教授已从理论方面作了深入地阐释 :1.教师的权威源于教师的民主作风 ,没有民主 ,老虎也没有威信 ;有了民主 ,熊猫也有威信 ;2.教师的威信源于教师的学识水平和人格魅力 ,而不是靠“少说话”、“保持神秘感”、“不流眼泪” ;3.影响教师威信的因素很多 ,但决定教师的个人威信最重要的因素却…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威信不能靠施加压力来取得,否则,表面上好像对学生起到了一时的震慑作用,实际上这种威信只是威而无信。真正的教师威信,是有信才有威,它受四种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校长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监督者,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指导者。作为学校的校长,要能领导教职工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不仅应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工作能力,而且在群众中还要有较高的威信。威信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正如毛泽东同志说的,威信靠实践,而不靠权力。威信靠实践,威信不靠宣言。顾名思义,“威信”落脚是“信”,“信”是基础,只能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校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  相似文献   

16.
冯家芬 《广西教育》2005,(1B):85-86
“情感教育”与“法治(班规)教育”的互动是打开班级管理之门的金钥匙。作为班主任,在学生中有三种威信:权力威信、能力威信、情感威信。其实情感威信就是爱心,爱心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同事之间的友爱。那么班主任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17.
校长的威信,是校长以自己的德、才、学、识在领导行为中外化出来的令人信服的最有效的影响力。辞海云:威信就是“威望与信誉,众所共仰的声望。它是以“信”为前提的,“信”就是俗话说的“信得过”、信任、信服。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不失信用,就会有名望和声望,有了名望和声望,就会产生一股巨大的影响力,这就是说有了威信。所以威望和信誉是互为影响相互促进的。威信与凭权力使人望而生畏的“威力”,与装模作样、人为严肃的“威严”,与凭籍权势摆出来的“威风”,都是格格不入的不同概念。  相似文献   

18.
斟词酌句     
风速单位统一了好“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位梦华《气候的威力》,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71页)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通过列数字来说明南极的风大,从而支撑“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这句话。它是从一般、特殊两个方面来介绍的。但令人费解的是,前一个单位用“米每秒”,而后一个却用“千米每小时”,如果不换算,还真难分辨两个数字的大小。这句话不但影响读者的阅读,而且作为教材,对学生的写作也是一种误导。所以我认为还是把单位统…  相似文献   

19.
浅议教师威信的构成黑龙江肖兴林,刘雪雁,张淑芹所谓威信,是指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或依赖感。从本质上说.威信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复杂情感。一个教师有无威信或威信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形象认同心理,直接影响位育效果。教师威信的构成大致可分为如下三...  相似文献   

20.
一位体育教师有没有威信,在其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效果是不大一样的,有威信的教师在开展群体活动中,学生会亲而近之.且组织有序;有威信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学生纪律良好,精神饱满,学习认真,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没有威信的教师恰恰产生相反的结果,所以,体育教师的威信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树立威信呢?笔者认为主要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工作中靠自身的努力去逐步树立。我在多年实践工作中总结了以下几点共大家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