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灵与肉--试比较田汉与郁达夫对唯美主义的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汉和郁达夫与日本唯主义、西方唯美主义都有比较密切的接触。从他们对唯美主义接受的实际情况来看,田汉往往吸收的是唯美主义中“灵”的因素,似乎更偏向于西方唯美主义;郁达夫则更多地选择唯美主义中“肉”的成分,更偏向于日本唯美主义。  相似文献   

2.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其创作对我国现代作家有着深远影响。郁达夫就曾深受日本文学的影响。谷崎润一郎与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中对唯美的文学观以及民族传统美的追求,既有相同之处,又各具特色,为唯美主义文学增添了不同的情趣。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对唯美主义的选择,主要受独特个性气质和传统审美文化心理的影响。由于时代和地域的制约,郁达夫选择唯美主义文学思潮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个性化和民族化的过程。郁达夫对唯美主义的选择可以使我们更清晰的认识中国二三十年代唯美主义文学思潮的产生和流变。  相似文献   

4.
从郁达夫审美主体接受心理及其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出发,探讨郁达夫对唯美主义的选择及变异。认为郁达夫在个性气质、人生经历及传统文化心理方面与唯美主义有着精神上的联系,但对它的吸收有选择性和差异性,特别是赋予颓废以新的内涵,将它转化为对现世反抗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中国现代历史剧作家郭沫若的史剧观做了综合的分析与评价 ,指出了他诗、史结合的创作方法对中国现代戏剧的理论贡献 ,揭示了其“失事求似”的史剧理念的合理性 ,但对其在艺术实践中的偏颇和失度 ,予以客观分析和批评 ,勾勒了他由唯美主义的艺术观念向阐释学批评转变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6.
从郁达夫审美主体接受心理及其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出发,探讨郁达夫对唯美主义的选择及变异.认为郁达夫在个性气质、人生经历及传统文化心理方面与唯美主义有着精神上的联系,但对它的吸收有选择性和差异性,特别是赋予颓废以新的内涵,将它转化为对现世反抗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中国现代历史剧作家郭沫若的史剧观做了综合的分析与评价,指出了他诗、史结合的创作方法对中国现代戏剧的理论贡献,揭示了其“失事求似”的史剧理念的合理性,但对其在艺术实践中的偏颇和失度,予以客观分析和批评,勾勒了他由唯美主义的艺术观念向阐释学批评转变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8.
唯美主义批评由法国而英国,这是其主流.而俄国的"纯艺术派"、意大利桑克蒂斯的形式主义批评以及以邓南遮为代表的颓废派则是唯美主义批评的支脉.叔本华和尼采的诗学实践,虽然与唯美主义批评多有相近,但并不属于唯美主义之列,而仅能归为唯美主义批评的同路.  相似文献   

9.
奥斯卡·王尔德的童话故事《快乐王子》从形象、情节、语言三方面,反映出王尔德唯美主义文艺观的丰富内涵。王尔德的文学创作并非都是“为艺术而艺术”,《快乐王子》既是唯美主义又具有现实批评主义性质,是两者的巧妙融合。  相似文献   

10.
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主张为艺术而艺术,醉心于追求艺术形式美,并体现在其服饰、装饰、语言上。郁达夫对唯美主义的接受受到过王尔德的影响,却又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诠释。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自叙传”小说借鉴了日本私小说“三位一体”的叙述方式,但同时,由于社会环境以及作家的创作心理和审美标准的影响,郁达夫在叙述人称与视角的使用以及文本中叙述时间的安排上,体现出不同于日本私小说作家的艺术追求,达到了一种特殊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韩愈研究从唐代就已开始 ,而到了宋代则更有了长足的发展 ,其中又以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朱熹四大家的影响最大 ,尤其是王安石对韩愈的批评更是引起了后人足够的关注。但学界对此的评说又往往多有歧见。文章则认为应该历史地、发展地去看待王安石在不同时期所持的韩愈观。王安石在入仕之初虽然也曾竭力崇扬韩愈 ,但主要的是尊崇韩愈在“时乎释、老”的大气候下 ,己独不然的大无畏精神 ,也即捍卫儒道 ,力排佛、老的所谓“真儒之效”方面 ,至于韩愈之论“性”“道”以及历史观等方面多有微词。文章还就王诗多效法韩诗而对韩愈诗论又多有贬抑的现象作出了深入辨析 ,并对当前学界颇为流行的两种观点作了恳切的商榷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是20世纪取得巨大成就的作家,但是他的文学史地位一直和他的文学成就不相称(至少在中国大陆),他一直背负着“消极颓废”和“结构松散”的评价。因此,从文化禁忌和结构观念这两个方面探讨制约郁达夫小说评价的因素,可以看出对郡达夫的评价一直处于理性话语的压抑下。  相似文献   

14.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学史上独具魅力并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家。他的早期创作比较明显地受到了日本自然主义的影响,这充分体现在其作品中的自叙传色彩,自我告白的行方式以及富有日本传统“物之哀”韵味的感伤情绪上。同时,郁达夫又超越了日本自然主义非社会的狭隘的自我世界,发出了对社会、时代的呐喊。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是“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但是,郁达夫作品中的浪漫主义并不等同于西方浪漫主义,作家对西方浪漫主义是有所选择和取舍的:浪漫主义思想中的对古典陈规的反叛和对个性自由的理想追求成为郁达夫反抗封建制度的有力武器;在艺术追求上,郁达夫自觉地选择了浪漫主义文学中最适合表现痛苦和悲伤的感伤情调,注重创作中主观自我的表现,从情感表现角度选择与接受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初性压抑被视作现代性征候之一而被中国知识界的精英所接受。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现代知识分子郁达夫,他的性欲望生成与表达就不仅仅是个体生理的事件与趣味爱好,而是与国家民族的现代性建构和男性现代性别主体生成缠绕在一起。郁达夫小说中有关个人情欲的狂热迷乱与苦闷压抑的妓女叙述就具有了现代性的意义。通过书写中国留学生在异国他乡嫖娼的创伤性记忆,郁达夫宣泄了作为弱国子民建构自己民族身份的焦虑以及在强势民族面前自我身份被女性化的屈辱;而通过叙述知识者与本土底层妓女充满苦闷与愤怒的交往,郁达夫释放了自己作为一个在政治经济上处于劣势的男性知识者性别身份的不安。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曾被人称为“中国的佐滕春夫”。郁达夫最崇拜的日本作家佐滕春夫在创作上对郁达夫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他的“私小说”《田园的忧郁》,然而由于生活环境等的不同,郁达夫的作品与佐藤春夫的作品有本质的区别,透过一样的自我暴露和抒情式的表现手法表面,我们看到的是郁达夫作品中严峻的现实感和深刻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