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篇文章,是由各个层次各个段落组成的。过渡是文章的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表示连接、承转的方式。过渡在上下文中间起着桥梁的作用,它能使相邻的两个内容,两层意思或两个段落彼此衔接、上下贯通,让读者的思路能够顺利地由前者转入后者,而不感到中间有什么阻隔。 一、用关联词语过渡 有时,文章为了说明原因或转入相反的意思时,常常用“因为”、“所以”、“但是”、“然而”等关联词语来过渡。如朱德同志《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一开始,作者交代了写作动机,紧接着回忆了自  相似文献   

2.
一篇结构严密的文章最主要靠内容上的内在联系。层次段落之间的过渡,大量是靠自然过渡。但是,有的时候,或者由于文章内容丰富,结构复杂,意思的转折较多,不易被人领会;或者内容虽然不复杂,但两层次或段落的意思完全不同,很难自然连接;或者为了更好地分清层次,揭示层次段落间的逻  相似文献   

3.
行文逻辑是写作的着眼点 ,语句间意思的连贯、段落间逻辑的严密及通篇文章的畅通 ,都离不开过渡词语。按写作思路从引入观点、展开观点、总结观点着手 ,将过渡词进行分类归纳 ,可以确保文章行文逻辑的过关  相似文献   

4.
【能力定位】文章的层次、段落要前后连贯 ,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就需要通过“过渡”的手法使其连接起来。“过渡”在文章各部分之间起连接转换作用 ,使文章上下连贯 ,结构严谨 ,层次清楚。“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呼应和说明 ,目的是为了把意思表达得更为完整和透彻。总之 ,过渡和照应都是使文章脉络清晰、文气通畅、内容严密、结构紧凑的重要手段 ,写作者必须熟练掌握这两种写作技巧。“过渡”在文章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在表示各段落或层次间并列、因果、承接等关系时 ,需要适当地过渡 ;在叙事中内容上有转折时 ,需要过渡 ;在总结上文、…  相似文献   

5.
段落是文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由句子或句群组成。从形式上看,段是文章换行的标志;从内容上说,它具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从作用上讲,是为了更加明确地体现作者的思路或文章的层次。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抓好段落的训练十分重要。一是有助于低年级学生从无拘无束写话向有章有法的习作过渡,二是为高年级的习作布局谋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过渡和照应,是文章结构中的重要内容,是文章的内在联系纽带。过渡自然,照应有致,必能使文章脉络清晰,浑然一体。所谓过渡,是指文章段落、层次之间的衔接与转换。文章结构中需要过渡的有以下四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分析文章的结构,领会作者的思路,宜从段落入手。而段落是文章根据内容划分成的部分,它既包括那些把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阐发完整的一般性段落,也包括那些只提出某个意思而不作发挥的特殊段落,诸如总提段、过渡段、总结段、强调段等。这就是意义段与自然段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的过渡问题属于文章结构的范畴,文章结构,是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它不仅是一个写作技巧问题,也是作者的思想认识在写作方法上的反映,是作者“思路”的体现。无论哪一篇文章,它的结构总是和作者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及其思想脉络紧密相关的。作者用文字把自己的认识理解一个层次连着一个层次反映出来,表现在文章结构上便是一个段落接着一个段落。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这种“连”和“接”,有的紧密无缝,成一条直线;有的便不那么笔直,中间有转折,有跳跃。在这些层次之间、段落之间有转折或有跳跃的地方,作者常常采取一定的办法来过渡,承上启下,使层次之间、段落之  相似文献   

9.
段落是文章内容层次的外部表现,是文章的基本单位。要想读懂一篇文章,先要能读懂每一个段落(自然段),能概括出各段的中心意思,在此基础上,对各段意思之间的关系作一些研究,才能弄清全篇的脉胳和主旨。正确地理解与概括段落中心,理出各段内部层次,是一项重要的阅读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对写作的条理也是有好处的。下面分两方面谈谈。  相似文献   

10.
课文层次结构的教学,不仅要引争学生理清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篇文章的层次结构分析,引导学生把握层次结构分析的某种理由或依据,进而获得某种层次结构分析的方法。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当然需要理解文章各个段落、各个部分的意思,考察各个段落、各个部分意思之间的内在联系;但同时,各个段落、各个部分之间语文形式上的联系,也是分析文章层次结构时不可忽视的重要的依据,因为这些语文形式正是作者用来显示和加强内容联系的结构标记,尤其是在议论文之中。  相似文献   

11.
周启群 《初中生》2013,(23):20-22
批改手记写文章,若能天马行空、行云流水,可谓达到佳境。于是,很多同学模仿起来。批改时,我发现,"模仿"之作大多让人觉得云里雾里、一团乱麻。同样是思接千载,为什么有"东施效颦"之感呢?其实,这是文章缺乏必要的过渡造成的。所谓过渡,是指层次、段落之间的衔接与转换。它犹如桥梁,有了它,文章承接紧密、文路清晰。需要过渡的地方有:内容转折、时空  相似文献   

12.
写文章要做到圆合严谨,浑然一体,体现出高妙的艺术性。下面以课文为例列举文章圆合八技: 1.利用过渡文章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讲究衔接和摔合。做得好,文章会联络到一起,成为有机的整体。如何才能做得好呢?这就需要利用过渡,成功的过渡将使文章很好地圆合。如茅盾  相似文献   

13.
在文章的层次之间、段落之间,经常要通过词语、句子、段落和其他事物把上下文连接起来,这就是过渡。过渡是文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正是因为有了过渡,才使得一篇文章环环相扣、自然完整、浑然一体。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过渡有两种方法:明过渡和暗过渡。所谓“明过渡”,指的是在文章中通过一些词语、句子、段落把上下文连接起来,而这些词语、句子、段落又都是很醒目地出现在课文里的,让人一看便知。明过渡有三种形式:1郾过渡词。就是在相关的上下文之间插入一个起连接作用的词语,这类词语常见的有“此外”、“因为”、“所以”、…  相似文献   

14.
结构,简而言之就是文章的框架。结构完整,就是要求作文的思路展开井然有序,用清晰的思路、合理的层次、严密的照应、完整的段落、巧妙的过渡组织安排写作的内容,使文章形成一个完美统一的整体。要做到结构完整必须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课文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短小的自然过渡段。它们好比一舟一桥,把文章的段落层次恰到好处地联系起来。过渡段一般不大引人注目,易为教者所忽视。实践证明,研究文章段落过渡的奥妙所在,对搞好过渡段的教学和段落结构的训练,是大有裨益的。过渡段教学,有课堂讲读问题,也有段落划分和写作练习问题。这里只就前者举几个例子来谈谈。一般过渡段都比较短小、简练、概括,意义显得抽象。这就需要教师补充讲解,丰富内容,疏通渠道,添设跳板,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  相似文献   

16.
段落突破式例谈江苏金湖县实验小学殷光黎以课文的某一段落作为教学的突砷破口,是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常用的段落突破式有:1.上挂下连式过渡是文章段落、层次之间连接转换的绪构方式。许多课文段与段之间巧妙地运用了过渡段,不仅勾连上下,使文章结构严谨,而...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段落层次、语句层次、过渡、照应、主次详略、标题、语言表达等方面论述了写好公文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作文要做到前后贯通、层次分明,起承转合要自然流畅,波澜起伏要张弛有致。巧妙的过渡和恰当的照应,是文章达到境界的关键。一、过渡过渡是指文章内容(即段落  相似文献   

19.
文章总由一个个段落组成,好文章的段落如一个个构造精美的机器部件,经得住推敲,而劣质文章的毛病又往往集中在某些段落上,比如段间衔接不紧、段内层次混乱,前言不搭后语,词语缺少表现力、语言形式的选择与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不吻合等等。可见,段落写作是十分重要的事。无论记事、写人、状物,还是抒情、说明、议论总要一段一段地写,一段写一个方面的意思或一层意思,需要写的几个方面都写清楚了,写好了,并且注意段间的衔接,才具备了构成一篇好的文章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文章的每一个段落,好似一列火车的每节车厢。车厢之间需有“搭钩”连接。为了使文章的段落之间能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整体,也需要“搭钩”,即文章的过渡。 文章中事件与事件、层次与层次之间,往往有过渡。有的单独成段,有的出现在一段的开头,有的出现在一段的末尾,也有的出现在一段的中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