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版传播作为一种社会活动,遵循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保障其健康发展的前提。对出版传播基本规律进行研究,不仅是出版传播理论建设的需要,更是出版传播实践的迫切要求。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说,规律是客观世界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现象以及某一现象内部两个或两个以上方面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单独的一个现象或现象中的单独方面是谈不上有规律的,那些非本质的偶然的现象的联系也不是规律。因此,出版传播规律,是指出版传播活动运行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表现为两个方面:出版传播现象内部要素之间的必然联系,出版传播现象与其外在环境之间的必然联系(主要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我们不妨将前者称为出版传播的内在规律,后者则为出版传播的外在规律。  相似文献   

2.
范庄琳 《青年记者》2006,(20):29-30
传播学是传播研究进入到成熟阶段、能够利用自己的学术范畴、研究方法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科学研究的结果.我们知道,人类的传播活动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人类社会便是建立在人们利用符号进行互动的基础上的.自从人类的传播活动建立以来,对传播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便没有停止.  相似文献   

3.
正"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网络上这句流传甚广的幽默话,深刻揭示了当今传播革命的实质: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有利于远程互动传播的电子媒介的普遍使用,颠覆了人类以往所有传播时代的传播规制和思维方式,人类传播进入了一个以"远程互动"为主要面貌的新时代。笔者尝试在分析远程互动时代传播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其对电视传播的结构冲击和形式影响,进而探讨电  相似文献   

4.
传播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社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从口头传播到文字传播再到电子传播,人类的生活已被媒体层层包裹,媒介的触角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思维领域。麦克卢汉就此提出了“媒介即是讯息”的理念,这对于把媒介理解为传递讯息的载体的观点来说,无疑是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传播的技术手段日益更新,整个世界都被小小的电脑芯片和细细的网线连接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人类传播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产物,它是人类生命运动的一种模式。根据人们对于人类传播特质的认知,人类传播大致可以区分为三个时代,即人类本能传播时代、人类阶级传播时代和人类科学传播时代。人类传播的本质与传播媒介的本质共同受制于人类体质机制,所不同的是在人类体质机制体系内的不同具体体质机制的功能力的外化上。传播媒介的本质是人类视听觉器官功能力的外化;人类传播的本质是人类体质传播机制的外化,或者说是人类体质互动传播机制的外化,是所有社会人的本能,是构成人类生命体的重要机制。传播媒介功能力是各类传媒形态在特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能够展现出来的能力。传播媒介功能力的展现必须具有两个关键性的条件,即传播媒介实体能够直接表现出来的功能力和传播媒介本源体功能力的开发利用度。传播媒介功能力展现的这两个条件,前者是"表",后者是"本"。只有实现了传播媒介实体功能力的"表"与"本"的有机结合,传播媒介实体功能力才能够成为实实在在的传播媒介实体功能力,人类传播的终极目的才能够得到实现,传播媒介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推促作用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传播媒介思维人类传播这一人类生命运动模式的灵魂,离开了科学的传播媒介思维,人类传播就失去了生命力,就是一个对经济社会发展毫无任何意义的摆设。现在,人类传播将进入一个新时代——电子"机器人"传播时代,人类的传播方式将由过去的"单向性"传播→"双向性"传播→"多向性"传播转向电子"机器人"传播,即复合型传播。  相似文献   

6.
阮志孝 《今传媒》2006,(10X):20-21
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传播是一种社会现象,表现为人的传播行为。这种行为和人的其它行为一样,有两个方面:物质(存在)的和精神(意识)的。例如,两个人谈话是一种传播行为,张口发声是物质的,器官运动,推动空气,产生声音;而通过声音和形体交换的信息、思想则是精神的。由此可见,传播有物质的传输也有精神的传通。这种传输与传通是不是一种力,要看它是否具有某种功能,发挥某种作用。两个人谈话,声音对对方的刺激会引起反应,交流的信息和思想也会在双方头脑中构成新的信息结构、产生新的想法,并对双方的态度、情感、进一步的互动产生影响。可见,传播是具有某种功能的。它具有人际交往、社会交往的作用。因此我们说传播能够产生一种力,传播力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新闻采写过程是正确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思维活动。新闻工作,尤其是党报的新闻工作,就是要把自己对客观世界某一事物的认识通过新闻媒介传播于社会,这一工作性质决定了新闻工作要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指导新闻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8.
石珂 《浙江档案》2003,(2):12-13
文化传播是人们社会交往活动产生与社区、群体及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共存关系内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它是人们共享文化的过程,也是社会价值观念不断被传送、强化和人们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档案作为文化的载体,承载了人类文化,有着积累和传递人类文化的作用,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也属于文化传播的一部分。理解文化传播的实现有利于更好的做好档案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一、文化传播是如何实现的文化实现传播是有一定条件的,其条件可概括为四个方面的内容:(1)文化的共享性:文化的共享性是指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其中主要是指对文…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人类共同的主题,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特色,而每个国家为了更有效地宣传自己和借鉴他人,也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跨文化传播。目前人类的传播活动正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与制约,但正如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地球村,合理、恰当、适时地进行跨文化传播,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与融合。文化既是多元的,也是一体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入世几年来,我们加速了对异域文化全方位的接触与了解的进程,同时也逐步体现出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和它对世界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按通常的理解,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信息交换和沟通均称之为传播,它是人们相互联系、结成社会关系的基本方式。新闻传播作为一种信息交换活动,毋庸置疑是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人类社会传播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且从新闻的五要素来看,新闻传播应是最客观、最真实、最严肃,也是最具说服力的一种信息交换活动。但事实上,现在我们从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上所看到的新闻却并不那么严肃,或说是相当的不规范,有一种媚俗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方舟 《视听纵横》2004,(6):38-39
新闻是富有活力的信息,在人类所有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对新闻信息的传播是最活跃的。人作为社会的人,对新闻信息的关注与分享是与生俱来的精神需求。人类经遇或目睹重大事件的时候,第一反应并不是对这一事件进行历史的记录或进行哲学的思考或艺术的再现,而是通过传播来与人分享,讨论这一事件。传播新闻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第一位的反应,而哲学、艺术、历史等则是第二位的反应。  相似文献   

12.
传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之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传播是人类确立自我意识,人类社会活动得以建立共同的行动范式,具有共享的文化意义的前提,是人类历史文化赖以建立、生成和延续的基础。传播通过意义的构建活动,建构人类社会文化。传播观念的变化、技术的革命、制度的变迁,直接影响到人类文化的结构和形态。因此,对传播问题的考察,如果仅限于对信息传递的物理运动进行观察和描述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得回到传统形而上学的老路上去,考察传播的本质问题。所以,我们仍然不得不追问“什么是传播”这类基本概念的内涵,解答什么是“传播的意义”的问题,这将有助于我们反思传播的本质,以建立传播学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科技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传媒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由传统的单向度传播,变为复杂的多向度多维度互动传播。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新时代,在新闻传播中的角色既可以是传者,也可以是受者。正是这种角色的转换和互动,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闻伦理失范问题。本文从社会学中角色规范的概念入手来探究新闻传播过程中各类主体的角色行为规范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社会学与新闻传播学跨学科相结合交叉研究的方法,为我们明确新闻传播实践行为道德规范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4.
选择:文献传播的普遍属性和重要法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卿家康 《图书馆》1993,(3):16-18
选择,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似乎可以说,选择不仅为人类和各种生命活动所具有,而且在一切物理一化学系统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存在。选择乃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普遍具有的一种属性,也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法则。选择,同样是文献传播的普遍属性和重要法则。在一切现实的文献传播活动中,为了实现“传播”的目  相似文献   

15.
导游:旅游文化传播的“把关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 《新闻传播》2005,(3):38-39
旅游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交往活动,也是一种传播活动。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旅游活动带动了人员、信息、物资和资本的流动,在这些人类本身和各种资源的流动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会促进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增进各地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传播和融汇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  相似文献   

16.
全丹  张亚楠 《传媒》2023,(7):93-96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将基于大数据的算法与新兴社交媒体的运作深度结合,把社会互动带入智媒传播的新范式。智能技术的深度学习不断增进算法与人性思维的相融,在传播关系层面改变了传媒领域的传播生态,变革了在传播实践过程中的主体性、主导性和相应话语权力构成。本文在明晰智能算法对社交媒体传播的技术赋能和带来的权力转移现象后,重点对智媒传播中主体性虚置的多重表征和权利让渡引发的主导性迁移进行分析,以期对人工智能深度参与传播的规范化、合理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由于全球结构的复杂性变化和国际传播技术的迅速迭代,基于传统媒体内容分析以及国际受众调查框架下解决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问题的研究范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本文以“交往”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进而去理解全球交往、国际传播、国家形象问题的历史与现实。人际、族际以及国家间交往的不断延伸是一种历史发展趋势,在长时段的历史场合中,交往而非隔离是历史的基本规律。因此,马克思主义全球交往观是我们重思国际传播和国家形象问题的重要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8.
市场与责任:西方核心新闻理念的演化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理念,是人们关于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媒介运作的看法和认识,是物化的新闻活动及新闻作品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运动产生的印象长期积累的结果。在不同的新闻传播环境和传播制度下,新闻传播实践形成不同的新闻传播体制,产生了不同的新闻理念。新闻理念既反映新闻传播基本规律,有着对新闻传播实践的普适性指导意义,又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技术的一般概念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实践经验的结晶。每一门科学通常都只是研究客观世界发展过程的某一个阶段或某一种运动形式。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哲学是二者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新闻传播的广泛性和深入性的进一步加强,关注人和体现人文关怀成为新闻传播活动的一个本质和要求,同时也是衡量当代新闻传播工作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准。新闻传播以人文关怀为价值标准,既能真实客观地表现外部世界,倡导回归到人类的真善美,也有助于新闻传播和社会的和谐建设。本文指出了人文关怀在当代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并据此分析了当前新闻传播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意见,倡导在新闻传播中注入真正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