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位】比喻论证等论证艺术 ,鲁迅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语文实践、探究侧重于理解什么是“拿来主义”和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并能运用文中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本单元由一篇杂文、两篇散文和一篇悼词组成。背景距离学生较远 ,内容隐晦 ,思想感情含蓄委婉。教学应引导学生对语言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揣摩 ,进而理解课文。【切入】1 .怎样走近鲁迅和这篇杂文 ?课前布置 :对于鲁迅 ,你了解多少呢 ?简要为我们介绍 ;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他不少文章 ,你能分类列举一些吗 ?因鲁迅先生的杂文有很强的针对性 ,结合这几个问…  相似文献   

2.
过去我们教《鲁迅的精神》这篇课文,往往把张定璜和他的《鲁迅先生》说得一无是处。翟秋白说他是“嗡嗡嗡的苍蝇”,课本注释说他的“三个冷静”是“胡说”,他的文章又发表于《现代评论》,还能不彻底否定吗? 最近,从《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册中、读了《鲁迅先生》一文,深深感到我们“想当然”的推论完全不对,即使是“三个冷静”的说法,也未必什么大错。  相似文献   

3.
<正>一、课前谈话——聊聊我所认识的鲁迅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下午,我们一起来读一篇和鲁迅有关的课文。大家预习过吗?这篇课文的题目叫什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师:对,我们要学习臧克家的《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大家先来看一下鲁迅的这张照片。(出示鲁迅照片)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4.
一、名字称代有文章《“友邦惊诧”论》这篇杂文(初中语文第六册),是一篇声讨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政府的檄文。毛主席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注①)这篇驳论就充分地反映出鲁迅的这种硬骨头精神,体现了鲁迅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战斗风格。  相似文献   

5.
一个即将升入高二的学生,暑假来到我家里,跟我聊怎样学语文。他说他感到鲁迅的作品比较难懂,于是把初中学过的鲁迅作品都找出来再读一遍;高中第三册头一篇课文是毛泽东同志的《别了,司徒雷登》,为了学懂这一篇,他把毛选四卷中包括这一篇在内的五篇文章报p1949年8月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对美国国务院白皮书和艾奇逊信件的五篇评论)都找出来认真地读了一遍。我听了以后感到这个同学正在摸索学语文的一点门道。什么门道呢?就是寻找和构建语文学习的系统。我们常说培养能力,这能力从何而来?依我看,恐怕只有掌握了系统的知识之后才…  相似文献   

6.
这篇短诗是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一日写的 ,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日过后不到半个月……鲁迅先生在逝世前不久写的一篇题目叫做《死》的文章里叮嘱过 :在他死后 ,叫我们“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叫我们“忘记”他 ,“管自己生活……”。想想看 ,鲁迅先生为人民革命事业艰苦卓绝地战斗了一生 ,并没有半点个人主义的念头。生前和敌人战斗 ,临死想到的不是个人的身后名而是告诫人民要警惕敌人 ,努力奋斗。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伟大战士。对于这样的战士 ,人民能忘记他吗 ?由于纪念鲁迅先生产生的以上这样一些思想和情…  相似文献   

7.
一、理清内容,把握结构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什么?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师:我悄悄地问一声,这篇课文是写什么的文章?写人还是写事?生:这篇文章是写人的。师:那没写事吗?生:写了,但那是想通过写事来表现人。  相似文献   

8.
张强  宋道晔 《山东教育》2012,(Z4):49-51
一、检查预习(一)解读课题,初识鲁迅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请看课题(师板书课题)。师:从课题中你看出作者和鲁迅是什么关系吗?生:作者是鲁迅的侄女。师:对!作者是鲁迅的弟弟周建人的女儿,叫周晔。既然是伯侄关系,那课题直接写"我的伯父鲁迅"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加"先生"呢?生:这是对他的尊敬。师:对!"先生"是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的一种尊称。本组四篇课文都是与鲁迅有关的文章。昨天我们一起阅读了单元导读和课后资料袋。通过初步学习,我们知道鲁迅的确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不但他的侄女称他先生,所有尊敬他的人都称他为先生。师:让我们带着尊敬之情齐读一下课题。师  相似文献   

9.
姓周的胡子     
一没有这样一撇胡子,更像胡子了。没有这样一撇胡子,更像鲁迅的胡子了。如果鲁迅没了这一撇胡子,他还是鲁迅吗?如果这撇胡子离开了鲁迅,它还是胡子吗?二闭上眼,鲁迅的胡子,是匕首,是投枪。他的一篇篇随笔、杂感,比他的胡子还坚硬,还锋利,掷向敌人,一派刀光剑影。  相似文献   

10.
鲁迅一生没有为他的母亲留下文字,对他的保姆长妈妈却倾注了一腔深情,专门写了一篇《阿长与〈山海经〉》以示怀念,而且怀念之情的深切让人唏嘘不已,这说明长妈妈对幼年鲁迅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然而解读文本,我们很容易有这样的感觉,长妈妈对幼时的鲁迅似乎没有特别的爱,而让鲁迅感动的主要原因就是买了一本《山海经》。当然,幼年鲁迅对这本书念念不忘,而目不识丁的长妈妈居然满足了他的渴求,这种感动是铭心刻骨的。我们作这样一番假设,如果没有《山海经》一事,鲁迅会著文怀念长妈妈吗?这当然不得而知。但是如果我们挖掘得更细一些就会发现,…  相似文献   

11.
一、着重讲清逻辑性我们把鲁迅先生著《“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篇课文调整为讲读课文。这是因为我们认为它县有强大的逻辑力量,是一篇典范的驳论文章。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引导学生体会这篇文章的逻辑力量。 (一)一开始批驳敌论,作者以鲜明的阶级观点给“走狗”下了科学的定义。  相似文献   

12.
细节     
[话题]生活中往往有一些细节为我们所忽视,殊不知,有些事情就是因为一个细节而功亏一篑;生活中我们也往往为一些细节所感动,体会到这个世界的爱和温暖。生活中,有没有让你刻骨铭心的细节?你曾为一些细节伤心过吗?你曾为一些细节感动过吗?面对细节你最想说些什么?请以“细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与死亡     
我常想,周家父子真是难做人、做人难:除了血缘,鲁迅几乎不是你们的家人。他的声誉,还有一代一代像我这样的外人,永远拿“鲁迅”这个名字打搅你们全家。扯远了。现在我来说我的话题——“鲁迅与死亡”。鲁迅先生病重那年,写了一篇随笔,叫做《死》。过了一个多月,他真的去世了。这篇质朴的随笔搁在今古所有谈论死亡的文学中,也是绝品,而其中遗嘱的最后两句,真不愧为堂堂鲁迅,拿去和世界上种种著名的墓志铭与临终之言比比看,可谓独领风骚。这两句话,我们早知道的,就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我的问题是:我们果然知道鲁迅先生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4.
止庵 《当代学生》2013,(12):12-15
关于鲁迅的文章,汗牛充栋,止阉照样写出了令人动容的这一篇。与《少年三轮车夫的羞耻》相对应,我们知道,写大人物写小人物都一样,要领是你观察了吗?你用心写了吗?  相似文献   

15.
师:今天我们学一篇古文,(板书“古文”)知道什么叫古文吗?生:古代的文章。生:古时候的人写的文章。师:都说得有道理。古时候的人写的文章自然就是古代的文章了。古文有时也叫文言文。古文和我们现在学的现代文有很大的差别。我们现在学的文章,包括你们自己习作课上写的一些文章,都叫“白话文”——这“白话”可不是你们所说的广东话。你们广东人管自己说的粤语也叫白话。白话文是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始大力倡导的。古文与现在的白话文有很大区别。比如这个字,(板书“之”)谁能把它组成一个词语?生:明日之星。师:对,你们校园墙上就大大…  相似文献   

16.
品味语言就是对语句意义、情态、色彩、分寸和蕴涵的"言外之意"进行细致的揣摩、分析、鉴赏,即据言会意,依言入情.鲁迅先生的遣词造句确实与众不同,这正是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假如我们能由言探意,进入鲁迅作品的精神内核,那么我们就会觉得他的文章是百读不厌.  相似文献   

17.
《一面》是阿累在1936年10月鲁迅去世时写的一篇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阿累只与鲁迅有一面之缘,但时隔四年却仍对当时的情形记得清清楚楚,而且终生难忘。他究竟难忘鲁迅先生的什么呢?毛泽东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以笔为武器,向着敌人冲锋陷阵。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在当时,鲁迅是有志青年的偶像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8.
古语云:“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但忠言必定逆耳吗?顺耳的忠言岂不更易为人所采纳?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篇句句忠言,却又声声顺耳的杰出文章。细加阅读、揣摩,它在表达艺术上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19.
直观导入 (出示地球仪)你们看,这是什么?对了,这就是我们生存的地球。你们喜欢地球吗?说说你喜欢地球的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地球有关的文章——请大家齐读课题。〔利用直观手段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地球不再遥  相似文献   

20.
释《希望》     
鲁迅先生自己说:“因为惊奇于青年的消沉,作希望”。这就是它的主题思想,我们不必另费心力,再去探求。但是,通过这篇散文诗,我们将怎样得出这个结论来呢?这篇散文诗本身的含义,本来就有些隐晦曲折,这就值得多化些心思、好好去探寻的。这里有一句警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而这,也就是全文的结语,——而且,在其他的文章中,鲁迅先生也不止一次的引用这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