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花山岩画"申遗"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如何使花山岩画"申遗"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和产生应有地影响,如何挖掘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文化价值,如何开发与保护,等等。探讨和研究这些问题,对促进花山岩画"申遗"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花山岩画文化地位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山岩画是世界岩画的极品,花山文化是壮民族文化形成的标志,是中国岭南土著文化的缩影,是连接中国—东盟的文化桥梁。政府和学术界对花山岩画文化地位的关注和研究,可以为花山"申遗"营造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3.
作为古骆越文明的重要标志,花山岩画以其特质和价值,在中国乃至世界岩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岩画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认可的世界文化遗产,看待花山岩画的视阀必须立于世界遗产的高度,理清其坐标.花山岩画申遗具重要的意义,但其机遇与困境并存,需多管齐下,既要政府和研究机构积极有效地保护,又要加强宣传,增强当地民众在保护中的主体地位,更要加强对外合作,扩宽申遗之路.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左江花山岩画始终创造着重要的文化价值、旅游价值与艺术价值,运用在各种领域的文化景观设计与展示方面都独具特色。基于左江花山岩画的起源和图像符号分类认识,着重论述左江花山岩画图像景观造型元素被广泛运用于各个现代化领域中的艺术化应用。  相似文献   

5.
花山岩画及其传说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壮语PYALAIZ,音为岜莱,意即绘有画纹的山,意译为花山。花山岩画传说是对花山岩画这一著名壮族历史文化遗迹的艺术诠释。本文在对花山岩画传说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归纳的基础上,从花山岩画和花山岩画传说两个层面展开对其研究史进行了总结,初步廓清了其研究的脉络。这对于进一步从多学科视角挖掘花山岩画传说的文化意蕴及从民间文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本体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花山岩画是壮族先民杰出的文化创造.1985年多学科、大规模考察花山岩画以后学术界关于花山岩画研究的成果呈现出新的风貌.通过对近30年来花山岩画研究情况进行概述性回顾,认为人们对花山岩画的研究有高峰期,也有低谷期.而研究的冷热程度与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为2016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唯一项目,使针对左江岩画的保护、传承等研究开始热起来。然而花山岩画在网络传播中表现并不突出。针对花山岩画网络传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花山岩画传说的网络传播呈现出以下特点:传播空间相对集中;审美娱乐功能相对突出,其他功能相对弱化。这主要是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的相对固定化使然。事实上,花山岩画传说和其他民间文学作品一样,具有多元的文化价值。要发扬其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尚有可作为的空间。就网络传播而言,可考虑开辟新的广阔空间,传播主体应重视其多元价值的挖掘。  相似文献   

9.
广西宁明县花山岩画遗存上千年,是壮族先民创造的人类文化奇观,存在较多的未解之谜,同时也为世界留下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花山岩画以偏居南疆国门一隅的悬崖峭壁,历上千年而不衰,从未停止传播壮族人民的神灵信仰观念、人生礼仪旨趣以及文艺审美观,可谓壮族瑰宝和人类文明。其传播研究成果值得与此情形类似的文化艺术和文化遗产借鉴。  相似文献   

10.
花山岩画表现的壮族原始体育,产生于图腾崇拜,其基本图形是具有蛙形动作和韵律的身体语汇。对岩画内容的分析表明,在岩画制作的时代,原始体育与娱乐、宗教祭祀活动相互交融,是与原始信仰、舞蹈、强身健体等结合在一起的文化形态。作为一个历史参照物,花山岩画使人们看到当今壮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以宁明花山为代表的崖壁画文化是壮族先民西瓯骆越人创造的璀璨明珠,这颗明珠应该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让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花山及广西有关项目申报世界遗产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运作过程将充满着竞争和变数。必须政府支持,部门操作,各方协调,特别是应当大力发挥专家学者和文化人的聪明才智,用智慧和力量推动申报;抓住机遇,奋力拼搏,使花山、灵渠、壮锦、嘹歌等一批广西文化项目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遗产或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花山崖壁画画幅庞大,内容丰富,为左江崖壁画群的代表。通过对崖壁画中的人物图像、画面内容、象征符号加以分析,试图揭示历经沧桑岁月的花山崖壁画的社会价值——本地区民众的自我认可和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13.
作为远古时代的文化载体、民族祖先生命之遗韵,岩画对于文学的影响,从古到今,不可低估。近10年来,文学桂军在中国文坛迅速崛起,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学景观。文学桂军边缘崛起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花山岩画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桂西南是壮族文化的重镇,那里有闻名于世的花山崖壁画,也有世代传唱的壮族民歌。因为地处中越边境,自古以来与越南就有着悠远的交流史。而这些都为桂西南作家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桂西南小说家的代表陆地和陈肖人,他们以各自不同的创作风格,体现出不一样的壮乡风情。相同的是,他们都以质朴的笔墨,怀揣着对壮乡真挚的感情,通过他们的作品,体现出壮族人民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珍贵品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国书画一脉相承的中华精神、文化品格、审美价值、人文理念、艺术状态、时空意义等的表述,从而对中国书画所涵有的文化渊源、艺术品性、审美情愫、格调水准、价值意义、民族精神等原创性、学术性、审美性、价值性的标准进行确认,最终形成"古代书画"品评、"书画同源"新解、"中国书画"之内涵、"中国书画"之创作、"中国书画"之评判、"中国书画"之展望等六方面的语论。由此,充分展现中国书画多元、独特的文化艺术精神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周氏山作、周氏大荒兄弟在20世纪80年代初受广西花山远古崖画的启发,创作了"花山组画"系列作品,在当时中国画坛酝酿着思想观念的变革和艺术形式的突破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下,无疑给画坛带来一股清新而强劲的新风。在其深具现代形式感和充沛表现力的作品中,显示了他们如初生牛犊般的探索胆略和青春盛气。  相似文献   

17.
花婆神话是壮民族原始集体意象的表征形式,花山壁画与花婆神话有着内在的联系,通过与花山壁画的对比,发现其中所蕴涵的壮族基于人神同构关系而缔结的生态伦理秩序与原理.对花婆神话与花山壁画的比照解读对当代生态伦理学话语的历史建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生活在今天左江地区的壮族人,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创造了较为文明发达的文化。随着花山文化艺术节的举办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启动,花山文化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开发花山文化资源和打造花山文化品牌,应重视发掘、重构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突出民族特色,确立大文化圈意识,彰显国际性特色,走创新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9.
品牌文化的核心是文化内涵,即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文化品牌的生成与拓展必须在内涵的深度发掘与外延的合理确定两方面同步进行。在着力于花山文化品牌的生成与拓展的工作中,为获得文化效应与经济效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最佳效果,需要对其品牌文化创构的核心内容、历史渊源、原生区域的明确及在今后一定时期内辐射和影响范围的厘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