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生为本是中职数学教学的重要前提,如果能在以生为本的前提下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而且还能丰富老师的课堂内容,从而更快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标。但是当下的中职数学课堂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措施,希望在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最基本的理念。然而,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现以生为本,确是一个令人费思的问题。前不久,本人有幸又当了一回“小学生”,参与了课堂学习。课毕,思绪难以平静,感想颇多。身临其境地再次作为学生,使我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数学课堂究竟怎样体现“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和不足,依据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评价的要求,我们提出应当构建以生为本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方式解决数学问题。教师要加强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教师还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数学作业本质上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数学活动,是数学课堂的延伸与补充。教师要设计多样化、自主化、层次化、项目化的数学作业,让作业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开发潜能和表达交流的场所,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激起学习能力、激励学习水平、激活学科素养,让学生在作业中巩固基础、形成能力、提升技能、发散思维,让每一个学生主动、生动、谐动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庞妙娟 《广西教育》2013,(30):52-53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长期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课本)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教会学生课本中的知识是教师的最高目标”的倾向,忽视学生的接受程度。为此,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问题“预设”,对学生的现状要心中有数,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遵循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是”“不是”“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的、学生不假思索就可以回答的问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设计课堂提问要以生为本,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初中数学教学要“以生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新吾 《考试周刊》2009,(33):88-88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以学生为本来实施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8.
教育评价价值观决定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领域之一。新时期.我国存在两种鲜明的学生评价价值观:“以分为本”的学生评价价值观和“以生为本”的学生评价价值观。本文在深入分析“以分为本”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学生评价价值观.并提出了学生评价如何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相似文献   

9.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学生是教学的对象,研究教材,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发展学生思维是教学的核心目标.通过确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感受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一种积极参与活动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杨苏 《大学时代》2006,(11):191-192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创新实践过程,而自主教育、自我管理是其重要特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素质教育,不仅要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相似文献   

12.
"以生为本"的数学教学,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鸡兔同笼"一课教学为例,从教材、前测等方面分析本课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的突破点,旨在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方法,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13.
"以生为本"是现代教学倡导的重要教学理念之一.现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一些"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8,(1):69-70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关于如何体现以生为本,构建学生发展的数学课堂,结合案例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教学目标体现学生全面发展;二,教学实践引导学生个性发展;三,作业设计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尊重学生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和最终追求。教师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感知,从而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童心数学"课堂要求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身上,即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经验自我需要和兴趣,把学生主题活动的组织与创造视为教育活动的本质。要尊重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构筑理想的"童心数学"教学模式,首先我们应深入分析思考以生为本的实质,从而探寻实效性的"童心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真正考虑儿童的课堂需求;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让儿童在生活中体验与理解数学;从儿童的心理特征出发,让学生真正感受数学的美好,让"童心数学"的实践与研究实实在在地向前迈一步。  相似文献   

17.
“以生为本”不仅是对传统的“师道尊严”师生观的挑战,也是现代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师生关系和谐所必须。以生为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学生当成学校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处处为学生着想,一切为学生服务,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品格。有一种提法“今天学生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学生为荣”,此话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18.
李广仓 《教育文汇》2010,(11):39-39
学生和教材,是备课应关注的两大要素。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关注教材有余,关注学生不够,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  相似文献   

19.
"以生为本"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行为,只有尊重了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要从教学的细节着手,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来获取知识、积累经验,从而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学习活动。如果我们不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忽视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那么开展的课堂教学只是“表面活动”,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没有了兴趣,就会显得比较被动,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合理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效运用学生学习起点进行教学,会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