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如厕,就是解手、大小便。幼儿如厕能力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实践证明,关注幼儿如厕能力的发展对幼儿的生理健康、排泄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性保护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如厕是人的一种本能,是幼儿生理成熟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然而就目前家庭和幼儿园两个方面来说,我们对幼儿如厕能力的培养都缺乏一定的重视以及科学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2.
章莹 《考试周刊》2014,(8):189-189
2~4岁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家长应抓住这个时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习惯越易成功。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对幼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家庭、社会有深远意义。培养小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十分重要,应通过游戏,激发兴趣;通过示范练习,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因材施教,提高技能。  相似文献   

3.
黄瑞芳 《宁夏教育》2012,(10):27-27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增强,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方面提出“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目标角度,分析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方面的误区,从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促进幼儿动作能力发展及培养独立个性等方面阐述了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劳动能力。在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问题上,我国家长存在意识淡漠、方法不当、耐心不够的问题,直接导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因此,家长要转变观念,避免包办代替,给幼儿创造条件和机会锻炼,与幼儿园共同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需要,是幼儿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是培养幼儿独立个性的需要。幼儿园应激发幼儿生活自理兴趣,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提高幼儿自理能力,让幼儿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还应加强宣传,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指导家长育儿方法,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劳动。  相似文献   

7.
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期正是孩子各方面能力迅速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家庭和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两个重要场所,这两方面的教育直接影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家庭和幼儿园应密切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采取恰当的教育手段,同步开展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只有家园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开展对幼儿的教育,有效促进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自我服务能力的养成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可利用晨间谈话、主题活动、区域游戏、离园赛事等环节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培养,并通过加强家园合作来最终提升小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自理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托儿期是幼儿迈入集体生活的第一年,在托儿期培养生活技能,能够为他一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更主要的是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是幼儿一生的财富。因此,在对托班幼儿的情况进行分析后,针对托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笔者开展了一些活动,来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3—4岁。生活自理能力伴随幼儿一生,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将终身受益,在日常生活中就要逐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家长、教师的共同培养和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11.
吴明珠 《学周刊C版》2020,(2):177-177
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3—4岁.生活自理能力伴随幼儿一生,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将终身受益,在日常生活中就要逐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家长、教师的共同培养和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发展,社会上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一个有能力的人首先需要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较早地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幼儿进入小学大有裨益,也有利于较早培养幼儿自信心、责任心、自尊心等良好的品质,对其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技能都是后天形成的,所以家长要时常给予孩子们正确的指导和耐心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专家指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关键期是在学前期。因此,主要对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与给孩子相应的知识同样重要。自理能力是提高孩子生活能力、学习能力的前提,也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根本。自理能力的提高,能够增强幼儿自信心,发掘其潜能。  相似文献   

14.
3~6岁是幼儿心智启蒙发育和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指导幼儿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教师应因材施教,开展家园合作,遵循幼儿教育原则,促进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和行为观念的建立,促进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发展,达到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5.
刘淑英 《现代教育》2014,(2):110-110
幼儿时期具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因素,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幼儿期是孩子从完全依靠父母,开始向自理自立过渡的阶段,是培养和训练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时期。俗话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也充分说明了幼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的影响。而对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养成独立性,建立自信心,培养责任感和意志力的重要途径,是形成幼儿自我意识、自我形象的基础。家园应该如何共同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刘芸 《教师》2016,(6):14
幼儿阶段是儿童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对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要从幼儿抓起,使幼儿具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本文就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生活自理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指人们在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幼儿生活中的进餐、睡眠、着装、盥洗、如厕等能力都属于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范畴。这些能力的发展从幼儿有了自我概念时就已经开始了,其中3~6岁是关键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在这个时期尤为重要。让幼儿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9.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动手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奠定基础。但现在大部分幼儿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弱,以致很难适应新环境。因此,新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能使学生形成责任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