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儿童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涵义、年龄发展特点、形成因素,并提出了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积极行为,而儿童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儿童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趋突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因素,提出了培养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儿童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涵义、年龄发展特点、形成因素,并提出了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儿童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儿重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涵义、年龄发展特点、形成因素,并提出了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儿童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儿童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释了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内涵及国内外发展心理学家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所取得的成果,全面分析了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亲社会行为是社会所期望和赞许的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儿童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途径有许多,而儿童文学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态,体现和寄予的人类的爱心教育。本文阐述了儿童文学中爱的教育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怎样利用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亲社会行为是智障儿童进入社会生存的必要准备,关乎其将来的生活质量,利于增强其将来的批判能力以及自我决策能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为智障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文章着重阐述了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以及如何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培养智障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社会行为是指有益他人与社会的行为,其发展水平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等问题的研究,希望能够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移情则是影响儿童社会化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试图就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与移情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加强儿童移情训练,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对提高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过程,对儿童进行恰当的移情训练提高他们的移情能力,从而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它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已引起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探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涵义、影响因素及培养途径,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将有助于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为儿童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亲社会行为是獐土产歃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分享、助人、合作、安慰与保护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郑重从这几个方面探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起源问题,并结合国外的有关研究资料考察了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一致性和连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它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已引起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探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涵叉、影响因素及培养途径,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将有助于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为儿童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甄莹 《考试周刊》2014,(8):169-170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积极行为。而小学生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无论对小学生三观的形成还是人格品质的养成,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培养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极其重要。而家庭作为小学阶段与小学生联系较大的一个主体,自然对小学生的行为培养产生极大影响。文章应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对家庭对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发现家庭对孩子的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应从有意培养及家庭自身对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无意培养两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5.
刘倩  康丽  苏杰 《早期教育》2013,(11):36-38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烟台市一所幼儿园382名4岁~5岁儿童为被试,探讨了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儿童亲社会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与家庭功能存在相关关系。女孩的亲社会行为显著高于男孩,5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显著高于4岁儿童;儿童亲社会行为与家庭功能的问题解决、沟通、情感介入性及总的功能4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家庭的问题解决功能可以正向预测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6.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儿童亲社会行为受内部因素、外部情境和被帮助者特征三个方面交互作用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内部阻抗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干预策略,旨在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其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亲社会行为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对学前儿童发展具有复杂的生态学意义,在结合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基础上简要对该理论的微观、中间、外层、宏观、长期几个子系统进行阐述,并以此为理论依据,提出利于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培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儿童亲社会教育,是我国德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亲社会行为对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以及影响亲社会行为发展水平的几个重要因素,认为当前我国独生子女日益增多,但他们的家长一般忽视对其子女进行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和训练,并提出五条培养儿童素社会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儿童亲社会行为受内部因素、外部情境和被帮助者特征三个方面交互作用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内部阻抗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干预策略,旨在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其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一、分享行为与分享行为教育"分享"是一个较为模糊的动词,目前为止对"分享"这一概念依然没有形成具体的、确定的定义,但是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分享"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有关儿童分享行为的研究被认为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亲社会行为往往界定为"被所在社会接受和鼓励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