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感是对语言敏锐的感受能力,包括对语音感受、语义感受、语意色彩的感受。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先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  相似文献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艺术领域的划分和目标制定,凸显了艺术感受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对幼儿探索性感受、对比性感受、渐进性感受和个性化感受等的激发与培育,是提升幼儿美术兴趣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何谓语感?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领悟感受能力,是语言训练到熟能生巧的表现。英语语感就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受能力,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和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以及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等。  相似文献   

4.
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  相似文献   

5.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言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  相似文献   

6.
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  相似文献   

7.
傅宝青 《广西教育》2010,(16):33-34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能力不仅是对阅读文本主题内容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还包括对阅读文本表现形式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分钟     
一分钟,可以用来微笑—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一分钟,可以用来看路,可以用来观赏形形色色的小花,可以用来享受柔软如茵的草地,可以用来倾听丁冬作响的水流。一分钟,可以跑,可以跳;可以说,可以笑;可以吟诗,可以作画;可以在家静养,可以在外吵闹。一分钟,可以用来感受—感受焦急的等待,感受忧郁的悲哀,感受凄凉的孤独,感受失败的痛楚;感受甜美的滋味,感受胜利的欢乐,感受人生的意义,感受肩负的重托。一分钟的爱心关注,足以让父母子女、妻子丈夫、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师生同事得到欢乐,感到幸福。这短短的一分钟的爱心关注往往会构筑成永恒。…  相似文献   

9.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包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不同的学生语言感受的深度、广度、美度、敏度各不相同,能准确地听出言外之意,能生动地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创设的情境,让学生领悟英语语感;增加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0.
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因此,我们英语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1.
乡村夜唱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对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写一写对田园风光的感受、体验,或者活动过程中的见闻、趣事等等。可以写自己经历的,也可以写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作文风向标:走进乡村田野,感受独特韵味。  相似文献   

12.
<正>注重感受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特性,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形象和意境,引导学生感受的主要策略有:朗读、对比、想象、移情等。对阅读教学中"感受"的思考和实践需从理论上进行深层的追问,从具体实施策略上进行深入的探寻,使其成为提高阅读教学实效的新的增长点。一、对"感受"对象的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1.感受语言的韵律。教材中有许多语言,或整齐,或参差,  相似文献   

13.
所谓"难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一些学生的主观感受。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印象、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这种感受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因为这位老师感到很难教育的学生,其他教师可能感觉到并不是难教育的。一般来说,老师在看到自己的教育方法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陆蓓红 《文教资料》2005,(26):175-176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写作的个性化,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珍视个人独特感受”,“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相似文献   

15.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脑科学研究发现,大脑活动有4大功能区:感受区、储存区、想象区和评价区,评价区又称判断区.学生对数学知识、方法、思想以及对学习过程的感受,并非只是大脑感受区的事,而是大脑4大功能区密切配合、协同活动的结果.感受的心理过程一般为:"感"→"储"→"想"→"判"→"断"→"象"→"存"→"受".感受的特点主要有主体性、亲历性、过程性、协同性等.感受的心理过程对数学教学有多方面的启示,如数学教学应重视情感体验,激活全脑思维,提倡问题探究,崇尚审美立美等.  相似文献   

17.
王雪艳 《江西教育》2022,(20):74-75
“量感”类似于“数感”“方向感”“空间感”等,是一种直觉、感悟,是一种心理感受、内在感觉,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数学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物质属性进行感受、体验;对单位量、标准量进行感受、体验;对累积量、叠加量进行感受、体验等,拉长学生的“体验”过程,发展学生的“量感”。  相似文献   

18.
感受作为人的内心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核心界面,对人的主观幸福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好的感受能提升个体的健康水平与主观幸福感,不好的感受会降低个体的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心理教师帮助来访学生走进自己内心深处,去碰触那些模糊的或被压抑的感受,挖掘这些感受中的积极能量,进而帮助来访学生疗愈自我、发展自我,重获发现幸福的能力和幸福的体验至关重要。在学校心理辅导的不同阶段有效运用感受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方法:拨开情绪的谜团谈感受,挖掘感受的能量找方向,感受理想的状态促行动。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通过吟咏诵读,让学生获得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感情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通过对关键词的比较、替换、欣赏,理解语句的言外之意,培养学生揣摩语言意蕴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前期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要写好作文,要学会“用心感受生活”.本次作文的学习重点就是使学生养成思考生活的意识,能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教学重点: 1.用心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 2.以我笔写我心,感情真挈,阐明对生活的感受与认识. 教学难点: 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思考. 二、教学目标 1.提高对用心感受生活的认识,养成用心感受生活的习惯. 2.用心观察生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