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同时也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教师是教育劳动的主体力量,学生是劳动对象,教育劳动过程是师生之间双向往来,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协调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热爱学生。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得好:“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成败。教师对学生的爱,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心学生,时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个好的教师不仅在学习方…  相似文献   

2.
刘月良  周汉秋 《教师》2013,(7):40-4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小小歌》中有这么一段话:"人人都说孩子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孩子小的是他的身体,不小的是他的心灵。我们应该认识到孩子的力量,学会赏识你的孩子——学生。学会赏识,就是要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探索素质教育的真谛,去开发学生生命中的潜能,去唤醒学生的自信心。基于这一理念,湖南省宁乡  相似文献   

3.
爱到实处     
苏霍姆林斯基说 :“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 ?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 ,他热爱孩子 ,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 ,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 ,善于跟他们交朋友 ,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 ,了解孩子的心灵 ,时刻都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这就是作为一名好教师的前提、基础。可见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高尚的道德情感 ,是教师获得成功的基础 ,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但是光爱还不够 ,必须善于爱。要学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尊重他们的愿望和要求 ;科学、合理地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这样 ,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一、融入学生生活 ,…  相似文献   

4.
乔永强  沈梦溪 《教育》2022,(4):9-10
《学习的革命》中这样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个别化教育是关注个体发展的教育,是基于唤醒学生个性发展信心与主动需求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针对性的措施,使学生克服自...  相似文献   

5.
我常常思考着一个问题:拿什么来吸引你,我的学生。我没有闪亮的眸子、青春的容颜,但希望我的信念——做个有个性的老师,能构建属于我自己的充满活力的体育课堂。在提倡学生个性张扬的今天,时代要求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知识去教育学生,还必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体育教育的改革,对体育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尝试:一、敞开心扉“爱”学生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不管你是教哪门课的教师,还是哪一类型的教师,始终要求教师首先必须要爱学生。热爱学生是…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越多.在学习中越聪明.眼睛越明,记忆力越敏锐。要培养孩子自己的能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但日前英语课上,大部分都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提问。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教师,要胜任育人的任务,就必须树立以德育为核心的思想和具备育德的能力。可以说,教师的育德能力是由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提升育德能力,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学会“给孩子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但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育德智慧。  相似文献   

8.
“别人打你,你也打他,打不过就咬。”“咱们宁可赔钱,也不能吃亏。”这是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小孩子时经常说的话。近日,天津市妇联等部门举办的“母亲教育与和谐社会论坛”上,来自各地的专家提出:不能忽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特别是孩子们的母亲,要用自己的爱,教育孩子“从善如流”,让孩子从小培养博爱、同情、宽容等品德。专家提出:成人在生活中往往会给孩子灌输“社会如何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如何勾心斗角”等。家长的本意是“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别上当”。可是,这种教育要把握好尺度,如果在成人偏颇甚至错误的引导下,孩子心中善良的…  相似文献   

9.
《教育导刊》2006,(5):63-63
“别人打你,你也打他,打不过就咬。”“咱们宁可赔钱,也不能吃亏。”这是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小孩子时经常说的话。近日,天津市妇联等部门举办的“母亲教育与和谐社会论坛”上,来自各地的专家提出:不能忽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特别是孩子们的母亲,要用自己的爱,教育孩子“从善如流”,让孩子从小培养博爱、同情、宽容等品德。专家提出:成人在生活中往往会给孩子灌输“社会如何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如何勾心斗角”等。家长的本意是“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别上当”。可是,这种教育要把握好尺度。在成人偏颇甚至错误的引导下,孩子心中善良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教师,要胜任育人的任务,就必须树立以德育为核心的思想和具备育德的能力.可以说,教师的育德能力是由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提升育德能力,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学会"给孩子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但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育德智慧.  相似文献   

11.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记得从前听过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了一个姑娘,想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年轻人听了,连忙向他的母亲要那颗心。母亲什么也没说就挖出自己的心交给儿子  相似文献   

12.
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相似文献   

13.
语录     
《中国德育》2014,(20):5-5
正@代荣柱:父母勤奋,孩子就明白了努力:父母艰辛,孩子就学会珍惜;父母尽责,孩子就明白做人要担当;父母冷静,孩子就学会观察;父母认真,孩子就会学会方法:父母宽容,孩子眼里计较的事就少了:父母开怀,孩子眼里快乐的事就多了:父母仁爱,孩子的心一定是宽广,善良,充满阳光的。@顾明远:真正的爱是要让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他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健全的人格、开朗的性格,这样才能有幸福的人生。@罗静: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曾说"大抵童子之性,乐嬉游,而惮拘俭,如草之始萌芽,舒畅之,则  相似文献   

14.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文坛巨匠高尔基也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要表现在言语上,更要身体力行地融入到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爱的阳光.  相似文献   

15.
<正>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抓契机,让机智的火花在课堂时刻绽放,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一、细致敏锐的发现能力和灵活自如的变通能力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敏锐的发现能力是教师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表现熟视无睹,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想有敏锐的发现能力,善于捕捉来自孩子的信息,就要和孩子一起真正投入到每一个活动中去,倾听孩子、  相似文献   

16.
本学期,我校教师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从表面上看,好像都很重视了。实际在教师思想上,并不是都有了完整的正确的认识。最近,我采用个别漫谈、听课,研究毕业生思想情况等方法,发现教师们的劳动教育思想,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六年甲级的王老师对我说:“千句话做一句说:我总认为劳动教育,是专为解决小学毕业生升学思想的一种权宜之计。既然是一“计”,当然也就不能不重视。”接著他还问我:“你说,如果今天高小毕业生全能升入中学,要不要加强劳动教育呢?”六乙的胡老师说:“又要叫学生学得好,又要加强劳动教育,这个矛盾究竟如何解决呢?”由於他有这个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中、法“做中学”研讨活动中,一位中国教师向法国专家雷纳先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您认为一个优秀的‘做中学’教师应具备哪些条件?”雷纳先生的回答是:“第一要爱孩子;第二要相信孩子的脑子里不是空荡荡的;第三不要认为不知道是可耻的,要学会说‘我不知道’。这一点非常重要。”法国专家的观点是:教师要学会“闭嘴”,特别是在研究的起步阶段,不要孩子一问便给出答案。教师给孩子的帮助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他还告诫我们不要给孩子太多的答案,关键要抓住教育契机,让孩子知道什么信息能起什么作用。他说,这对孩子的思维训练是极其重…  相似文献   

18.
在孩子的德育实践中,教师、家长的影响是最大的,他们的言行在孩子心中是偶像,是标准,是规范。如果成年人,尤其是教师、家长的言行稍有不慎就会给孩子道德观念的形成及德育实践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下面的几个德育实践细节就是例证: 细节一:一天,学生午餐时,值日生向老师报告说,一名学生将喜爱吃的都倒到自己碗中,其他学生意见很大。当老师对他进行教育时,该生语出惊人:是妈妈让他这样做的,妈妈还说集体生活中你不这样做不行。  相似文献   

19.
<正>当校长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当好一位校长。如何当好校长呢?这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不同的人,当着不同的校长,看法也不尽相同。在思索中摸索,在摸索中思索,我对如何当一位好校长产生了自己的想法。一、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情怀,就没有优秀的教师和优秀的校长。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动物的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圣人。我觉得,作为校长,不仅要爱学生,也要爱教师,不仅要爱优秀教师,更要试着去爱与你作对的教师,去爱那些有这样那样缺点、错误的教师,爱教师这个职业,爱校长这个职位,爱让校长学会包容教师和学生。爱往往让我们创造奇迹。大家能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父母、爷爷奶奶的百般呵护,万般疼爱,以至于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有人代劳,长此以往养成了懒惰、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甚至认为别人为自己做什么事都理所应当,用不着感谢,用不着珍惜,连一声“谢谢”都不会说。作为教师要让孩子们学会说“谢谢”,学会感激,学会珍惜。有一次,我们班一个学生由于水壶盖打不开了向我求救。我费了好大劲儿才帮他打开。当我把水壶递给他时,他却冲我嘻嘻一笑走开了。我问同学们:“他忘记什么了?”同学们疑惑地看着我,不解地说:“没忘什么呀?”于是我在黑板上用红笔写上“谢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