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十名现象”给我们提出了十分严峻的问题,小学时倍受青睐的“好孩子”最终落伍,而不起眼的以分数为核心时成绩平平的孩子却在日后脱颖而出,不得不说,这是片面、呆板的教育评价体系一手酿造的悲剧。多年来,社会、学校、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一直单一的以学生在校成绩为依据,学习成绩包含的内容不全面,而且几乎全部被异化为分数。因此,如果回顾一下自己的受教育过程,就不难看出周武老师发现的“第十名现象”在我们周围是普遍存在着的,在我们身边随手就可以举出一两个自己最为熟悉的例子。“第十名现象”的产生并非偶然,是整个社会评价人才的观…  相似文献   

2.
朱靖祥 《考试周刊》2011,(88):49-49
世界教科文组织成员马利尔德说:“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看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的确,国家的竞争,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竞争,而未来的人才竞争又取决于现在学校教育的竞争。现在江苏省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推出“五严”规范,以确实保护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但由于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我们已形成了许多根深蒂固的经验,“五严”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冲击,学生在校时间的缩短,学科课节的减少,考试次数的严格限制等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矛盾、新的挑战。那么,一线的老师到底如何做,才能既落实“五严”文件精神,又担负起培育祖国新一代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在发展生产力方面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未来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小学科学教育到底要达到什么教育目的?如何进行小学科学教育?这是每一个有志于科学教育的人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会芳 《广西教育》2009,(26):34-35
有一幅漫画中的成功人士让我非常震撼:“他咋有那么多母校”,答案是“上小学时他留级四次、转学五次”。如果我们只是用“分数”这一把尺子去衡量的话,这位校友绝非优秀生,也绝不会走到今天的成功人士行列。那么,是什么让他走到成功的今天?当时的教育给了他什么样的舞台?这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什么样的启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观、人才观、学生观应该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5.
何谓教师?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教书育人的人。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甚至包括教师自己)一般简单地将“教师”理解为教书即教学生知识的人,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育人”这一项内容。由此,给中国的教育和中国的学生造成了几多伤害,我们的教育也就被扭曲成为应试教育,教师为学生的考试和好分数而教知识,学生为考试和好分数而学知识。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正是由于应试教育的盛行,分数成了教师、家长、学生心中共同的宝,这宝中有几许无奈,几许被迫。分数高可以迈进好的小学、中学乃至重点大学,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家长对学生及教师的考核…  相似文献   

6.
陈太琼 《学周刊C版》2014,(12):171-171
在课余时间,我静下心来认真审视自己平时的数学教学.应该给学生心中播撒什么样的数学思想?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在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都明白,学生是具有主观意识的,而不是一个“容纳知识的容器”.我们不能主宰学生的思维方向,他们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可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却把学生当成是“容器”,这是整个社会的悲哀:绝大部分的人对教育的要求只剩下了分数,他们用这冷漠的数字界定学生前途.为了这分数,如今的学生需要付出的已不仅是体力和脑力的透支,更多的是权利的丧失.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们的教育被问及的问题越来越多,为什么我们出不了“大家”?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的学生除了会考试还有什么样的能力?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的教育是到了应该认真进行反思并进行改革的时候了,作为承担教育的主体的——学校,特别是管理者——校长,应首先思考这一问题,我们不能再为了升学而办教育了,抛弃一切急功近利的思想,应让教育回归本真和理性,因为“育人”不是做产品,不能用一把尺子——分数,  相似文献   

8.
何谓教师?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教书育人的人。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甚至包括教师自己)一般简单地将“教师”理解为教书即教学生知识的人,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育人”这一项内容。由此,给中国的教育和中国的学生造成了几多伤害,我们的教育也就被扭曲成为应试教育,教师为学生的考试和好分数而教知识,学生为考试和好分数而学知识。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正是由于应试教育的盛行,分数成了教师、家长、学生心中共同的宝,这宝中有几许无奈,几许被迫。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的着眼点一定是未来人才的当下培养策略,教师以怎样的眼光审视我们的教育对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审视一个国家和世界的未来,所以“学生观”的背后是教师对于未来社会的认识、对于教育本质的理解,它既是每位教师教育实践的起点,也是把人“作为目的”的教育追求。新时代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学生观”?笔者认为,应该包括以下三方面基本内容:“具体的学生”,亦即以差异化标准和个性化眼光来审视每一个具体的教育对象 ;  相似文献   

10.
《教育科学论坛》2006,(9):52-66
一、“我们究竟应该拿什么样的尺子来量学生?” ——关于评价的标准问题探讨 1 从一则访谈说开去…… 为了解和掌握当前中小学教师的人才观、质量观,判断他们在以什么样的要求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评价并引领学生的发展。在调查过程中,每到一处,我们都尝试着对教师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您最看重的是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11.
时下,社会上流传着一种“第10名现象”颇耐人导味,出处源于教育界:即当年在校学习成绩在10名前后的学生,进入社会后表现出色,成长为“栋梁型”人才,而那些当时备受教师宠爱的“尖子”学生,跨入社会的大门后就“明珠暗投”,了无生气,反映平平了。“优秀的学生未必一定是优秀的人才”,这如果只是一个偶然情况倒也无可厚非,但形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后就不得不让人寻根求源,思量揣摸了。《世说新语》中有句名言: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指一个人年幼时聪慧有加,成年后却未必成才有用。此言正是“第10名现象”的最好诠释,但缘由何在呢?一些…  相似文献   

12.
改革学生考试和评价方法,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教育部在《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中重申“小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取消百分制”。长期以来,在“分数至上”的人才观和质量观的影响下,过分强调考试的选拔功能,考试往往成为唯一的评价手段,分数成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考试被异化为追求的目的,极大妨碍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小学各学科的考试和评价,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个体能力水平为归宿,这就要进一步发挥考试的反馈、引导功能和评价、激励、发展功能,真正利用这一教学评价手段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因为从某种意义而言,考试结果是一种来自于学生的信息反馈,对教师、学生都有一定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是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一大战略举措 ,是我国教育的一场深刻革命。实施素质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中小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本人通过学习有关文件 ,加之自己多年的教学、管理体会 ,浅谈一些拙见 ,以期共同探讨。一、澄清模糊认识 ,扫清思想障碍中小学要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要澄清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 :“应试教育”是以考试升学为唯一的目的 ,教师为考试而教 ,学生为考试而学 ,学校的各种活动为考试服务。其结果是选拔了少数尖子 ,淘汰了大批有各种潜能的学生。社…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不知为什么,我几乎每天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教育是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尽管我们高举着“以学生为本”的大旗,可我们到底为学生做了些什么?我们手中的旗帜把学生究竟指向了何方?我们真的在为学生的成长奠基?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月,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课题《关于建立有利于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监督机制与教育督导制度的问题研究》在南岗区正式开题。雷锋小学有幸成为13所实验学校之一,校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研究,确定了以“运用多元化评价手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子课题的研究内容。经过尝试、探索和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收获和感悟。现总结如下:一、有效的评价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基础———对课题研究的认识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夯实基础、发展个性、培养能力的重要时期。什么样的学生才能成为未来社会高素质的人才,通过怎样的…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本人认为应从以下途径入手。  一、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素质教育的意识  要充分认识到应试教育这种教育异化现象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把考试的成功等同于教育的成功 ,造就了少数尖子 ,丢掉了大多数学生 ;抓了智育 ,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甚至以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改变旧的教育观念 ,不断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变面向部分学生为面向全体学生 ,变传授知识的教育为全面发展的教育 ,促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二…  相似文献   

17.
教育有考试,但是考试分数并不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指标。然而分数却被很多人视为评价一个学生、一名教师、一所学校的试金石。评选优生只看考试分数,评价教师只论考试分数,评价学校只谈考试分数,基础教育只产分数不育人,出现了分数拜物教,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背离了教育的本质。片面地追逐考试分数的做法严重地阻碍了教育改革的步伐,教育必须重新确立科学、理性的评价机制。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要看他能否教出“好学生”;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要看他考了多少分。稍微懂得一些教育常识的人都能够判断出这种思维是有失偏颇的,但是很多人就是这么骛信骛行的。  相似文献   

18.
走进大学     
不论考试把你送进大学还是挡在校门之外,你都要走进大学,因为,考试只不过是决定了你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走进大学。如果我们不仅仅是为了一纸文凭,如果我们有必要为自己的一生着想,就必须这样考虑问题。事实上,在当代社会,大学已经成为我们的必修,而大学后教育也正在成为人们的终生需要。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让人们更看重大学教育,同时也更不仅以学历取人,自学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成为更重要的“学历”。因此,不管你以什么样的形式走进大学,最终决定命运的是那个更重要的“学历”。  相似文献   

19.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这是无可辨争的事实。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教育质量弱化为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又蜕变为考试成绩。当考试名次成为评价学校的重要依据,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的神圣砝码时,考试评价便成为学校久远而又沉重的话题,成为学校发展进程中永远的“痛”。在成绩主宰的校园里,考,成了领导和老师的法宝;分,成了学生和家长的命根。千军万马竞过“独木桥”,演绎着一场淋漓尽致的分数大战。分数,想说爱你不容易姑且不说中考、高考中那些触目惊心的作弊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最普通的小学考场。还是从几件亲身经历的事情说起。一次期…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考试是考查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方法,它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四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考试已由学校走向社会,成为各行各业选拔人才的有力手段。因此,积极开展考试优研究,不仅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的需要。近年来,在高等学校的考试中,出现了“分数贬值”,即获得高分与“秀”的学生不断增加,而得低分与“不及格”的人次明显减少。在学籍管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