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和(桃花扇)》用的是比较批评的模式,说明了它们的借鉴关系,《(红楼梦)里竹与梅》用了人类学批评的模式,写出了竹与梅的“有形存在”及“象征意义”。由于批评模式的不同,使得结构上、人物形象上、主旨的理解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1.按下面的要求,写出你所知道的古代诗句。(安徽池州)(1)相信你此时坐在考场上一定充满信心。还记得李白《行路难》结尾处那鼓舞人心的两句诗吗?请写出来,鼓励一下自己:,。(2)人们常说“站得高看得远”,含有这一道理的古代诗句有不少。请写出其中连贯的两句:。2.请按下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李白《行路难》中“多歧路,今安在”一句,课本注释:“(世上)道路艰难,我今置身何处,意思是找不到应该走的路。”其它选本的注文大致相同.这种注释值得怀疑:说“多歧路”表示道路艰难,莫非李白在担心自己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4.
请看案例:为“被学生问倒”叫好:有一位老师到外地执教公开课《早发白帝城》。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他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向老师提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的问题:李白写了多少首诗?李白的诗歌有什么特点?李白这首诗是怎么来的?李白的酒量有多少?李白有儿子吗?李白死在什么地方?这首诗是李白什么时候写的,青年、中年还是晚年?江陵是什么地方?现在叫什么?请老师给我们谈谈古体诗都有哪些形式特点好吗?李白那个时期还有哪些诗人?李白有个好朋友叫杜甫,能谈谈杜甫的诗歌特色吗?李白与杜甫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吗?我听说这是李白在被流放的途…  相似文献   

5.
袁茹 《学语文》2006,(5):17-18
《行路难》(其一)是体现李白思想特征的重要诗篇。前人对《行路难》的评论意见颇为统一,但仍有分歧,焦点集中在对该诗最后两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解。本文试图以此为切入点,对《行路难》中所体现的李白思想特征进行重新确定。首先我们来看不同名家学者的评说。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第六册有李白《行路难》(其一)诗.课本对其中“直挂云海济沧海”注为:“意思是说自己一定会排除困难实现远大理想.”我以为此注有悖文意,不妥.从“沧海”一词看,《十洲记》说:“沧海岛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万里,四面绕岛,各广五千里.水皆苍色,仙人谓之沧海.”可见“沧海”是指传说中的仙人所居岛名.诗人为何要去“沧海”?我们知道,这首诗是写于天宝三年李白被撵出长安的时候.这时的李白精神上受着沉重的打击,深感官场险恶,人生难料,无法摆脱自己远大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他  相似文献   

7.
多角度思维“学而不思则罔”.启发思维,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变活,转化为能力,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学了《病梅馆记》,结合《松树的风格》,以“梅(竹、松、石)”为题,让学生写篇象征性文章。我先广泛搜集古今以“梅”为题的诗文,从中选出几首(篇)有代表性的印发给学生,指  相似文献   

8.
信鸽往来     
《中学英语园地》2004,(1):47-48
问:relyon和dependon都可以作“依靠”讲,它们两个之间有什么区别吗?下面对话的空白处应填哪一个?—Howmuchdoesthegoldringcost?—Itthequalityofthegold.(河南信阳王友梅)答:relyon和dependon都有“依靠”的意思,但它们的用法有所不同。relyo作“依靠”讲时,依靠的对象往往是主语期待着的能有助于取得成功的一个因素。例如:Werelyonourownefforts.(我们靠自力更生。)Werelyothestrengthofthemassesandthecollective.(我们依靠群众和集体的力量。)dependon有“依靠,依赖”的意思,“依赖”的对象往往是一种主语能够赖以生存或取得成功的原…  相似文献   

9.
有一位老师到外地执教公开课《早发白帝城》。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他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向老师提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的问题:李白写了多少首诗?李白的诗歌有什么特点?李白这首诗是怎么来的?李白的酒量有多大?李白有儿子吗?李白死在什么地方?这首诗是李白什么时候写的,青年、中年还是晚年?江陵是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0.
《行路难》是乐府诗古题.《乐府解题》说;“《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李白《行路难》共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李白经常用乐府诗题写作,表现了他对乐府诗的喜爱和擅长.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老师到外地执教公开课《早发白帝城》。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他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向老师提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的问题:李白写了多少首诗?李白的诗歌有什么特点?李白这首诗是怎么来的?李白的酒量有多大?李白有儿子吗?李白死在什么地方?这首诗是李白什么时候写的,青年、中年还是晚年?江陵是什么地方?现在叫什么?请老师给我们谈谈古体诗都有哪些形式特点好吗?李白那个时期还有哪些诗  相似文献   

12.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解]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阅读训练] (1)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 (2)《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  相似文献   

13.
李白——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一千二百多年来,他那跌宕纵横、流云走月的《将进酒》、《行路难》,闪幻险骇、气魄雄伟的《蜀道难》、《远别离》,以及其他无数脍炙人口的篇什一直在吸引着广大读者。人们喜爱李诗的豪迈奔放:“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喜爱李诗的奇丽壮阔;“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由于李白诗歌描写奇特,想象丰富,有着浓厚的幻想色彩,因此,一直享有浪漫主义的盛名。过去,我们对李白诗歌有过许多分析和研究。但是,大都注重其诗歌的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14.
人生南北多歧路!因此,李白慨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因此,“阮籍哭穷途,杨朱泣歧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竹与古代文化结有不解之缘。早在人类蒙昧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曾高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弹歌》)。宋代以来,文人雅士就将竹与梅、兰、菊一起尊称为“四君子”,又与松、梅一起合称“岁寒三友”。人们爱竹,不少精练生动的成语也同竹紧密相联。形容男女儿童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可比作“青梅竹马”;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  相似文献   

16.
课前预热———(学生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古诗。接着,师生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随后,教师出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引导学生有节奏地诵读,并引出“推敲”的典故。)师:我们还学过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请读读,注意读出古诗的味道啊。生“:松下问童子……”(老师辅以手势,学生读得很有味道)师:像这样“不遇”的诗很多,比如邱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李白的《访戴天道士不遇》。(课件出示这几首诗)除了古诗,还有古文《雪夜访戴不遇》。读读题目,你发现了什么?生:题目都含“不遇”这两个字。师:有意思…  相似文献   

17.
真君子     
5月7日 晴 “君子”一词常用来形容品德高尚的人,那么“真君子”又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代表什么呢?是“岁寒三友”松、梅、竹,是迎风怒放的菊花,还是别的什么。在我看来,它们都称不上真君子,只有水才可以称之为真君子。  相似文献   

18.
陆鉴三同志在《语文教学通讯》1983年第9期《<唐诗二首>备课指要》一文中,对李白《行路难》一诗里的“垂钓”、“梦日”二个典故的运用做了如下的解释: 《行路难》诗中一连用了“垂钓”“梦日”“长风破浪”三个典故,都很贴切自然,用意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志向。李白此时,尽管对今后的去向产生了茫然的心情,但并未消沉颓唐,他想到今后可能会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课后练习题第四题是这样的: 人们往往赋予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比如“荷花”象征清白,“菊花”喻义高洁,“松树”代表坚贞.你还知道哪些?搜集一些吟咏花木的诗句,说说它们的象征意义,与同学们交流.  相似文献   

20.
在鲍照的乐府诗中,《拟行路难十八首》历来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它作于何年?主旨何在?对于这些,学术界至今有不同看法,迄无定论。故本文不揣翦陋,特提出加以探讨。 (一)《拟行路难》作年考辩。 关于鲍照的《拟行路难中十八首》的作年,目前学术界一般有两种看法,一是“少作”,一是“非一时所作”,近又有元嘉二十一年之说。 最先提出“少作”说的是陈祥明,他在《采菽堂古诗选》中说:“《拟行路难》诸篇,应是明远少作。”其后又有陈沆,他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