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贯彻落实"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文章初步探讨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贯彻落实"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3.
"互联网+"时代,推动课堂教学模式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是当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我国各大高校致力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已有实践表明促进"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是切实可行的.探讨了高校将"互联网+"的理念与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意义及具体措施,以全面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革新.  相似文献   

4.
“荣”、“辱”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践履“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良好风尚,要坚持“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5.
农村寄宿制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寄宿学生的增多,给学校的日常管理及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学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做到“五结合”,即与学校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的特点相结合,与日常德育工作相结合,与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与政治素养。  相似文献   

6.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主席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本文通过对"八荣八耻"内涵的解读,对"八荣八耻"的重要性进行思考和概括,并最终提出如何贯彻落实"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7.
《宣武教育》2006,(5):43-44
近日,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发表后在宣武区中小学学生教师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区教工委员中心组集中学习了总书记的讲话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决定在全区中小学中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付力  杨杰 《文教资料》2007,(1):198-199
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提出了新时期的荣辱观,是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承担着院校人才培养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发挥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因此,认真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扎实推进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八荣八耻”的提出,既是党和国家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上一贯态度的体现,又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深刻化和具体化。“八荣八耻”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提供了新的契机和保障条件,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指导,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内涵和价值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理论与实际的统一上,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八荣八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价值,认为它是正确"三观"的生动体现,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丰富发展,是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思想基础,是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时代标尺.  相似文献   

11.
对“八荣八耻”与良好人格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指出践行“八荣八耻”是完善大学生人格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八荣八耻”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和保障条件,也是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指导,要把“八荣八耻”内化为信念,落实到行动。  相似文献   

13.
“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坚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我党的优良作风,要坚决反对和鞭挞一切社会丑恶现象,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青年大学生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加强人格品质锤炼,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代进步潮流做出榜样。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战略性与前瞻性、继承性与创新性、全面性与系统性等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5.
任何社会都需要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来处理自己与他人及社会这个共同体之间的关系。然而,对于中国而言,社会整体正处于转型的特定历史阶段,转型期的特定历史现实,导致了社会主导意义系统的缺位。在这种情况下,“八荣八耻”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它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社会主导意义系统缺位的不足,并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社会主导意义系统所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的视角来解读荣辱观不仅有利于践行,而且能够从思想传统和现代精神的层面来加深认识,使全社会更加自觉地理解和弘扬。“八荣八耻”提出的文化意义,就是用正确的、积极向上的荣辱观去引导人、培养人,去规范人的行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传统精神的凝练,是新时期道德规范的提升与创新。社会上存在荣辱观颠倒现象其文化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缺失、“文化大革命”反文化的危害和多元文化撞击的负面影响。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荣辱观,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示范作用,要加强纪律、法律的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浅论"八荣八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繁 《鄂州大学学报》2006,13(4):6-7,10
该文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性、针对性、德育的价值指向、德育的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在大学生中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当今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一贯精神和基本价值方向,是“五爱”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规范的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体现了“道简易行”以及对道德主体性的高度重视。实施“八荣八耻”的有效途径是循末以及本、谨外以养内以及分层次建设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先秦儒家提出的以"仁"、"义"为标准的荣辱观为新时期"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新时期"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主体是人,即我国现实的全体公民,其价值客体包括:人、其内容和社会效果。"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显现出来的一些不健康、不文明、不协调现象,围绕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从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时代风范、构建和谐社会作了初步探讨,全面推进高校的德育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