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表明,儿童多动症与饮食营养关系密切。患多动症的儿童多数营养过剩,某些氨基酸摄入过多,主要是动物性蛋白质摄取过量。过量摄入蛋白质不仅影响其胃肠消化功能,而且蛋白质的分解产物,如尿素、氨等对身体是有害的,能引起烦躁不安和好动。多动症还和一些儿童生物代谢异常和轻微的吸收不良有关。因此,要使  相似文献   

2.
研究发现,儿童多动症与食物中含有的水杨酸盐类、加入的调品、大量食用受铅污染的食品、玩具及食器等有密切关系。儿童多动症的饮食治疗,可采用下列办法。不吃或少吃含水杨酸盐类多的食物。水杨酸盐类含量多的食物有番茄、苹果、橘子和杏子等,多动症患儿应少吃为宜。限用某些调味品。科学家研究发现,限制患儿食用胡椒油等调味品和酒石黄等食用色素后,大多数患儿多动症症状减轻。不吃含酷氨酸食品。不要给孩子吃含酷氨酸的挂面、糕点及乳类、乳制品等食品。避免铅的摄入。不要给多动症患儿使用含铅的食器;不让患儿吃可能受铅污染和含铅…  相似文献   

3.
小儿多动症除与遗传因素、教育因素等有关外,近来发现,与饮食中所含氨基酸多少也有关。科学家指出,糖摄入过多会引起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4.
儿童多动症医学上称为“轻微脑功能失调”。患多动症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心,情绪变化快,难以控制自己,脾气暴躁,好做小动作,常喜欢搞恶作剧,学习成绩大多不良。专家们研究指出,儿童多动症与饮食营养关系密切。患多动症的儿童多数营  相似文献   

5.
在“儿童多动症”被提出来的100多年中,世界各国的精神病学家、儿科专家、心理学家及教育家曾对此病的成因进行了多方面、长期不懈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因素在儿童多动症病因学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家庭背景不良。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社会经济层次较低下,父母关系紧张等都可促成孩子多动症的发生。父母教育方式有问题。父母管教不一致,经常打骂孩子,父母不能以身作则,对孩子娇惯等也可促成孩子多动症的发生。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较低。据调查,在家庭中地位较低的儿童,正常的仅占被调查对  相似文献   

6.
晓虹 《辽宁教育》2000,(2):44-45
我的侄儿亮亮活泼好动,上学之后。学习成绩一直不很好,有马马虎虎、丢三落四的毛病。前几天班主任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亮亮的父母说他是多动症,让家长领孩子到医院检查检查。当家长对孩子说上医院的事情时,孩子大哭,说:“我没有病”。我听说这件事后深有感想。一方面我们的老师在心理学知识的掌握上已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是可喜的一面:但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7.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其症状以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为特征,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但患儿智力一般都正常或接近正常。儿童多动症发病率在国内的报道为2%-8%,有人估计我国学龄儿童  相似文献   

8.
多动症全称为注意力欠缺多动疾患。主要症状是儿童注意力过于短暂,容易兴奋,活动过多,并伴有学习障碍,品行不良等一系列心理与行为问题。它是儿童期最普遍,最复杂的心理行为障碍之一。多动儿出现率占3~15岁儿童的3—10%,已成为广大家长,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区分多动儿童与好动儿童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正典型案例:奇奇,调皮淘气中透着可爱,智力、想象力一般,做事无持续性,自我约束力差,课堂上没有老师的叮嘱是从来不听讲的,有时还情不自禁地大声说话,我行我素,爱惹事生非,许多同学是他的"猎物",经常受到他的攻击。但我观察了解,这孩子的种种行为不是有意而为之。有些时候,这孩子不自觉地就做出了你意想不到的行为,注意力严重不集中,属于多动症。  相似文献   

10.
1.什么是多动症?儿童多动症又叫儿童多动综合征、注意力缺陷障碍、轻微脑力功能失调、多动性障碍等,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其症状以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等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但患儿智力一般都正常或接近正常。引发多动症的病因有:①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②脑组织器质性损害。③遗传因素。④其他因素。如家长教育方式失当;过多食用人工色素、防腐剂、保鲜剂等;环境污染导致的铅、铝及化学物质中毒等。2.好动与多动症有什么区别?不少家长与老师对平素喜爱活动、较为顽皮或不大遵守纪律的孩子动辄冠以“…  相似文献   

11.
12.
多动症全称为注意缺乏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rity disorder,简称ADHD),是儿童注意力缺乏,唤起过度,活动过多,冲动性和延迟满足困难等核心症状,并伴有儿童学习障碍,同伴和亲友交往关系障碍,人格心理健康障碍,品行不良等派生症状的一系列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总称。它是儿童期最普遍、最复杂的心理与行为  相似文献   

13.
多动症全称为注意缺乏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rity disorder,简称ADHD),是儿童注意力缺乏,唤起过度,活动过多,冲动性和延迟满足困难等核心症状。并伴有儿童学习障碍,同伴和亲友交往关系障碍,人格心理健康障碍,品行不良等派生症状的一系列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总称。它是儿童期最普遍、最复杂的心理与行为  相似文献   

14.
小飞任何时候好像都在动。做作业时,一会摸摸这,一会摸摸那,就是静不下来;上课的时候一会儿找同学说话,一会儿又玩东西,注意力怎么都集中不了。看他最喜欢看的动画片,也是不停地跟着电视里面的人这样动一下,那样蹿一下。小飞的爸爸妈妈很着急:这孩子怎么这么喜欢动啊?后来经人提醒,带小飞到医院检查,才知道他是患了儿童多动症。“多动症”医学名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症状较轻的患儿只是学习不能专心,不主动学习,造成学习成绩下降,行为不能自控,表现幼稚。症状较重的患儿,则会成绩明显下降,扰乱秩序,干扰他人。多动症的主要表现1.活动过多。这类孩子不论在何种场合,都处于不停活动的状态中,如上课不断做小动作,敲桌子,摇椅子,咬铅笔,切橡皮,撕纸头,拉同学的头发、衣服等。平时走路急促,爱奔跑,经常无目的地乱闯、乱跑,手脚不停而又不听劝阻。由于自控力差,这类孩子常说一些使人恼怒的话,好插嘴和干扰大人的活动,常引起大人的厌烦。2.这类孩子胆大,不避危险,不计后果。尤其在情绪激动时,可出现不良行为。敢翻墙爬高,喜争吵打骂,常称王称霸。由于自控力差,又特别冲动任性,不服管束,常惹是生非。当玩得高兴时,又喊又叫,又唱又跳;当不顺心时,容易...  相似文献   

15.
儿童多动症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上海某儿童心理咨询机构,在 6个月中接待了 2064例被老师和父母怀疑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占前去咨询人数的 90%以上,经诊断只有 700例被确认患有此症,只占被怀疑对象的 34%。可见,多动的儿童并不一定都患有儿童多动症,家长和老师需要对儿童多动症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以便区别出儿童的活泼好动和由于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儿童的多动。   1.儿童多动症的概念   由于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关于病名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几经更易,至今尚未完全统一。在国内…  相似文献   

16.
17.
四、多动症的诊断由于多动症的病因比较复杂,因此在判断儿童是否患有多动症时,必须十分谨慎,不能只根据外在表现而轻率地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另外,儿童精神病、癫痫、器质性脑综合症、儿童焦虑等也有类似于多动症的症状。还有研究表明,创造力和多动症有着潜在的、共同的生理、认知及气质基础,一些有创造天赋的人同样正忍受着类似于多动症的困扰,而这些人常常由于被错误地当作多动症治疗,而无法真正成为一个高创造性者。因而在诊断时除了向家长、老师了解病史及症状外,还要进行行为指标、生理指标、心理指标、动作指  相似文献   

18.
儿童多动症的鉴别与矫治天津市教育学院李慧生与成人相比,儿童都是好动的。但与同年龄的孩子相比,有少数儿童显得特别好动,且难以控制和管理。这一部分儿童常常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许多麻烦,诸如破坏课堂纪律,学业成绩令人失望等。对这样的儿童,一般的说服教育,强制...  相似文献   

19.
对于许多家长和老师来说儿童多动症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上海某儿童心理咨询机构,在六个月中接待了2064例被老师和父母怀疑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占前去咨询人数的90%以上。经诊断只有700例被确认患有此症,只占被怀疑对象的34%。可见,多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婴儿时期爬行的姿势不正确,或爬行的不够,会使孩子产生一种名叫STNR(对称颈紧张反射动作)的行为障碍,并因此患上多动症。这些“多动症儿章”坐不住,连简单的作业也小肯做,家长和老师往往把他们看成是小听话的孩子,调皮捣蛋,不可救药。其实,由于STNR的缘故,这些孩子不能控制自已的身体,他们必须付出几倍的努力才能完成对正常孩子来说是很容易的动作。因此,“多动症儿童”被误解被伤害得很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